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指出:"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正日益成为‘新乡贤’的主体。"面对当今乡村现代化过程中的发展困境,"新乡贤"的回归有其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组织人事学研究》2014,(6):F0003-F0003
为加大全省乡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根据省委常委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要求,由甘肃省委组织部负责、  相似文献   

3.
乡土文化传承:价值、约束因素及提升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土文化是乡村特定区域环境下所酿生的共性文化积淀,反映特定时代的民族传统文化.乡土文化传承具有认同价值、美学价值、人文价值和商业价值.乡土文化传承过程中面临认知水平低、消费不足、资金短缺、人才缺乏等约束因素.更好地传承乡土文化,必须强化教育,提高民众对乡土文化的认知能力;拓宽乡土文化市场,提高不同群众的消费能力;创新投资主体,解决乡土文化传承的资金问题;培育乡土文化传承人才,提升对乡土文化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乡村环境合作治理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乡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正遭受日益严重的破坏,乡村生活垃圾、水污染、土壤污染、工业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治理乡村环境,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合作治理体现了乡村环境治理的核心逻辑,突出了合作主体的多元化和平等性的特征,是应对乡村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是维护乡村公共利益的必要举措。加强环境教育、建设生态型政府、完善合作治理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合作治理保障机制是乡村环境合作治理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人生隽语     
《民主》2018,(11)
正任仕君:乡村教师不但需要学科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还需要有对乡土的热爱、对农村的感情、对改造乡土社会的责任感。乡村教师必须要具有乡村教育专家、关心并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的知识分子双重身份。霍力岩: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前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系  相似文献   

6.
别在家乡乱“参政”湖南蒋佩私笔者近期走访了许多乡村,不少乡村干部反映如今的基层干部难当。即便是乡村的计划生育、收缴各种提留、分派村民义务工这些农村的日常工作,也受到在外工作的干部的干扰。这些“参政”者不是直接打招呼,就是间接打招呼,要为其在农村的亲属...  相似文献   

7.
《组织人事学研究》2009,(8):F0002-F0002
8月10日至12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侯长安深入甘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县乡村,看望基层干部,慰问党员,与党员干部座谈,共同研究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对策。侯长安强调,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理清思路,采取切实措施抓好基层党的建设,确保藏区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下,我国社会结构已然从“乡土中国”变迁更迭到“城乡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逻辑理路也应发生结构性调整:从前期外在“赋能”到当下内在“价值实现”,乡村价值需要被全面认知。从根本上来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本质就是乡村内生性发展的建构,这就需要对乡村价值在充分认知基础上进行活化、挖潜和实现,需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建设重要农产品供给区,彰显乡村生产功能;推进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显化乡村生态功能;发展乡村产业发展新业态,显化乡村教化价值;构建乡村治理现代化新格局,凸显乡村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实践促使"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转变。介于城市社区与乡村社会之间"村改居"社区共同体形态已不同于传统乡村共同体。"村改居"社区的"居住空间"与"交往空间"的变革直接导致"村改居"社区共同体的社会资本流失、社会记忆离散及社区关联断裂等实践困境。为此,强化社区治理主体能力、借助市场力量辅助推动、凝练共享型社区"新传统"等成为再造"村改居"社区共同体的三个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农村发展困境的重要抓手。就地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具有较好的耦合性,在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传承乡土文化、改善乡村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就地城镇化存在许多现实藩篱,制度不完善、权责不匹配、产业失衡、利益多元等因素严重阻碍了就地城镇化进一步推进。鉴于此,推进制度改革、优化权责配置、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统筹多元利益就成为推进就地城镇化建设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上半年宣传思想战线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成效显著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事件多、突发事件多。南方低温雨雪冰冻自然灾害、拉萨3·14事件、奥运火炬境外传递遭袭、4·28胶济铁路特别重大交通事故、汶川大地震等,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程度不同的影响。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宣传思想战线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积极主动、沉着应对,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及时充分报道党和政府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部署,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8,(10)
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千百年来一直孕育着一方乡土风情、提高村民文化素养、凝聚乡村人心。十九大提出振兴乡村战略,在分析乡村文化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方面、增强乡村的振兴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铁锴 《理论导刊》2012,(6):21-24
乡镇政权扮演着国家利益的代理人和谋求自身利益的行动者的双重角色。自利性的冲动使得乡镇政府行为出现明显的选择性。在逐利性冲动与制度性约束之下,乡镇政府行为选择既受到包括乡镇政府的行政理念、行政目标取向、行为动机、行政能力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包括乡镇政府的体制机制、财政资源、乡村制度环境、传统乡土文化以及乡村社会的潜规则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要使乡镇政府在乡村治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调适和规制乡镇政府行为。现实可行的路径应该是通过制度、文化与主体的多维建构来推进,即革新现行县乡体制,优化乡村制度环境;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设现代治理型政府;化育现代农民,树立社会主义乡村新风。  相似文献   

14.
郁大海 《学理论》2010,(14):16-17,158
乡土社会衍生传承了各具乡土特色的民俗文化生活形态,有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和魅力特质,是乡土社会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的式微是社会变迁、传统与现代文化割裂和文化体制制约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需要从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制度供给和培育新的乡土文化入手,重构乡村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5.
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通过对湖北省H村的美丽乡村调研发现,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与村庄治理共同体构建有重要的耦合性。研究发现:从党建引领视角来看,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党建通过积极党员的组织动员、多元主体的协商治理和村组织联动的利益连带,实现了村庄党员、乡村精英、普通群众等乡土资源与行政资源的有效对接,进而实现了乡村善治。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实践表明,通过构建村庄参与网络、再造信任网络和重塑规范网络,将乡土资源转化为治理型社会资本是构建村庄治理共同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价值观的重要滋养在于文化。乡土文化既构成了乡村未成年人的生活场所和精神家园,也有利于丰厚乡村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提高乡村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的说服力。现代文明冲击下的乡土文化,逐步走向衰落和瓦解,也造就了乡村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的文化困境。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需要从增强文化认同,强化价值引领,培育乡村公共文化,加强学校德育,凸显家庭教育等方面入手,突破价值观教育的困境,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完善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干部激励和保障机制,是保持干部队伍相对稳定,激发干部队伍内在活力的现实需要,也是当前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们就完善科级以下基层干部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作了一些探索,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乡村软治理是乡村治理模式的创新,是基层治理转型进一步深化的模式选择。作为社会治理的一种表现形式,软治理可以以隐蔽的形式使政府的治理方式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柔性疏导、协商民主、文化挖掘、乡贤治理等多种社会微领域的机制创新,依靠共同体的威信、信誉和舆论加以保障,改进乡村治理。乡村软治理自古有之,但随着乡土社会的变迁,基于历史—治理—文化视角,软治理正面临内外资源分化割裂、协商治理迟缓乏力、乡土文化衰败断层的再造困境。新型乡村治理的实践优化应从加强治理主体治道变革、创新“三治”融合机制、重建乡村文化体系三个方面实施,实现软权、软法、软术之治,以期实现村社善治。  相似文献   

19.
白杰 《学理论》2009,(17):179-180
作为新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路玉香对改革开改以来中国乡村生活的变革发展予以了真切而深刻地关注,诗歌既洋溢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又饱含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诗集《诗苑鸟语》将时代精神与乡村生活紧密相拥。将道德诉求与艺术技法浑然交融,诗风朴实而灵动,不仅集中体现了新田园诗歌的艺术特征,更以厚实的文学实绩有力推动了当下新农村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与乡土社会密不可分,乡土性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继承和扬弃中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传统社会的乡土特质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存续的基础;乡土化的儒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发展相对缓慢的乡土社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了庇护。在现代化和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只有深刻理解"传统文化在乡村"的要义,才能明白"乡愁回归"的社会事实,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真正坚持传统文化的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