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蕴 《党史纵横》2001,(5):11-12
20世纪70年代,在东方文明古国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中国培育成功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杂交水稻,已增产了几百亿斤粮食,并在世界许多国家推广成功,被公认为是继墨西哥矮秆小麦培育成功之后又一项对解决世界性粮食短缺有重大意义的科学发明.90年代末期,在国际"超级稻"概念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技术路线,且取得良好效果,再一次引起国际上的高度重视.为获取这一胜利立下头功的,就是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相似文献   

2.
李汉俊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创始人之一,他参加策划筹备召开党的“一大”,并提供会场及服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前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吴晗的一生,有许多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早在清华读书期间,就因研究明史而名扬史学界;40年代,坚决反对国民党统治,成为坚定的民主战士;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1月即当选为北京市副市长,为首都的文教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十年动乱前夕因写《海瑞罢官》遭到攻击,成为第一个被批斗对象,及至1969年10月被迫害致死……吴晗的明史研究,早已世有定评,他在这方面研究具有开拓之功。但是,人们可能很少知道,吴晗研究明史的时间,起于1931年冬,到1937年夏止共5年,其中有两年半是学生时期,须学习各种课程;他又是工读生,要给学校做工作…  相似文献   

4.
黄埔英杰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众多的高级将领中,陈赓大将可算得上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14岁投奔湘军,21岁入黄埔军校;此后,南征北战,惊风雨,泣鬼神,叱咤风云,戎马一生。黄埔同学赞誉他为黄埔三杰之一,周恩来则毫不掩饰的夸耀陈赓是他最为喜爱的知识分子出身  相似文献   

5.
蔡畅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运动的杰出领导者。她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站在斗争的最前列,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她“与众不同”的出身,雷厉风行的处事风格,敢想敢做的个性特点,知人善任、慧眼识才的优秀品质以及那博大深沉的母爱,都使她犹如一盏明灯一般照亮了人们的心田,赢得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尤其是妇女群众的爱戴和尊敬。  相似文献   

6.
邹蕴 《党史纵横》2001,(5):10-11
黄镇,1909年1月8日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县的农民家庭,自幼喜爱艺术.20年代初期,"五·四"运动兴起的进步思潮,激荡着青年一代的心弦,他也受到强烈的感染,憎恶旧社会的黑暗.他在1925年离开家乡,到上海高等美术学校读书.毕业后从事艺术教育,在中学作美术教员,以后参加革命.1931年12月底在江西参加著名的宁都暴动,随同起义的二十六路军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且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以后,黄镇一直在北方解放区工作,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担任许多职务直到将军.建国以后,他长期在外交部工作,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  相似文献   

7.
刘子健 《广东党史》2010,(10):30-33
<正>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陈独秀三赴广州,指导、建立了广州的党组织,并进行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陈独秀到广州为创党主要做了以下十项工作:一、创新教育,开启民智陈独秀抵达广州后,随即在《新民国报》刊载他关于教育方面的计划,开展宣  相似文献   

8.
青春是灿烂芳华,青春是激情岁月,青春更是奋斗人生。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90后”是一支让人暖心、令人赞叹的生力军。衡山县东湖镇马迹卫生院药剂组副组长宋英杰,用他的担当、坚守、牺牲,为青春点亮了永不磨灭的绚丽光芒。2月3日凌晨,宋英杰在许广高速东湖出入口完成疫情防控工作,回到宿舍后猝然辞世,因公殉职,年仅28岁。  相似文献   

9.
“送你一束沙枣花,塔里木来安家”这是60年代每一位上海支边青年都会唱的一首欢快而热情奔放的新疆歌曲。上海青年“八千里路云和月”,从东海之滨来到西部边睡新疆,他们身穿统一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战士服装,唱着这首愉悦动听的歌曲来到天山南北屯垦、安家,几十年来,他们为新疆的建设事业贡献了青春年华,贡献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上海青年大批地来到大西北支援边疆、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地方建设,是从60年代初开始的。而首先倡导上海青年支援边疆建设的则是王震。195O年元旦前夕,王震司令员对六军党委的同志说:“同志们,毛主…  相似文献   

10.
问英杰其人     
我认识问英杰是1983年9月底在北京开始的,以后随着工作上的交流,感情上的融洽,逐渐成为同行业上相互信敕的挚友。 那年,我在北京搞全国农垦第二届摄影作品展览,9月28日下午农牧渔业部农垦局保卫处突然来电话叫我监视29日10时由新疆来京的问英杰的一切行动,至于为什么,他们简略地向我讲了问英杰要持刀杀害《大众  相似文献   

11.
1931年4月,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顾顺章叛变。中共情报战士钱壮飞、李克农、胡底在紧急关头为营救中央机关立下了不朽功勋。这一传奇性的真实故事早已为众所周知。 这年8月,奉党中央指示,三位情报战士撤离上海,先后抵达中央苏区。在江西瑞金,原三人情报小组成员见而了,大家高兴得互相拥抱起来。中央工农民主  相似文献   

12.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周恩来为纠正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左”的偏差付出了巨大努力。他在1962年广州会议上宣布为知识分子脱“资产阶级”之帽,加“劳动人民之冕”的正确主张,有效地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是我国国民经济以及科技教育艺术等事业经过三年“大跃进”的严重挫折后,能够比较顺利地恢复与发展的重要原因。一 1956年1月,为迎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中共中央召开知识分子会议,专门讨论研究有关知识分子的问题。在这次会上,周恩来全面分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状况,作出知  相似文献   

13.
作为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创始人之一的青年陈公博,面临着思想认同和政治认同的难题与考验。起初,陈公博受到民治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双重影响,主要青睐于伯恩施坦和考茨基的社会民主主义。他提倡民主选举与地方自治、强调教育改革要面向社会、发展工会团体并从事经济上的工人运动。与此同时,广东党组织推动着社会主义在广州的传播,并对广州工人运动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与实践,为广州带来了“后五四时代”的一场“新文化运动”。然而,陈公博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底色使其难以完全认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其书生气息也令他无法彻底服从革命政党的铁律,这是其日后脱党的思想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4.
三十年代以来,闽粤边区一直传颂着一位令人敬仰的革命母亲、红军“阿姆”——李梨英。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是她,为了党的事业,鞠躬尽瘁,呕心呖血,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五个亲人;是她,在几十年漫长的革命征途中,无论是艰苦卓绝风雨如磐的游击战争岁月,还是白色恐怖魑魅横行的地下斗争中,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总是那么忠贞、坚定、勇敢、顽强,始终如一地服从革命的需要,从事着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她以自己不朽的业绩,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凯歌。  相似文献   

15.
吕坪 《广东党史》2005,(3):48-52
“虹虹歌咏团”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3个年代,她也培育了3“代”人:从1939年2月9日成立起到1941年12月25日日军攻占香港止,被人称为抗日战争年代的“虹虹”;从1946年抗战胜利后在香港恢复活动起,到1950年被港英当局无理禁止活动止,被人称为解放战争年代的“虹虹”;从1984年6月在广州恢复话动起到现在,被人称为社会主义建设年代的“虹虹”(简称当代“虹虹”)。  相似文献   

16.
1949年11月27日,亿万翻身解放了的人民群众还沉浸在新中国成立的万分喜悦中,重庆解放的炮声也已隐约可闻,盘踞在四川的国民党反动派准备南逃之前,对囚禁在歌乐山“中美合作所”的革命者进行了疯狂的屠杀。在300多个死难的烈士中,有一位年仅34岁的共产党员,他叫许晓轩。 1916年10月,许晓轩出生在江苏省江都县。父亲因生活艰辛忧愁苦闷而早死,母亲领着他和兄妹艰难度日。这些,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烙下了永不忘却的印记。 1935年,许晓轩到无锡一个民族资本家办的“公益铁工厂”当会计。当  相似文献   

17.
1978年金秋9月,天各一方的顺平县田氏三姐妹同时被选为第四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在妇女的“娘家”——中华妇女联合会召开会议的人民大会堂团聚,小妹田莉的一首清脆圆润的河北民歌《回娘家》,更是唱出了三姐妹和全体代表的心声,赢来了满堂喝彩。 50多年前,在太行山脚下完县(今顺平县)北街一  相似文献   

18.
张建好,广州市的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全国十大女杰之一.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她"好姐"."好姐"好在哪里?好就好在她大胆创新,锐意改革,敢为人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带领全村群众走上了富裕之路.从此,她的名字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9.
英姿飒爽的彭杨干校政治部主任张琴秋1904年诞生于浙江省桐乡县石门镇的一个小商贩家庭。1924年4月加入共青团,同年11月转入共产党。1925年底,他和爱人沈泽民受党的指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她将刚出生不久的女儿玛娅安顿在国际儿童医院,和沈泽民奉命回到上海,从事秘密的白区地下工作。由于她的活动引起了特务注意,党组织又把她和丈夫沈泽民派到了鄂豫皖苏区,由此开始了戎马倥偬的战斗生涯。张琴秋被分配担任彭杨军政干部学校政治部主任。这是一所为纪念已牺牲的革命家彭湃、杨殷而命名的以培养红军基层干部为主,兼轮训地方干部的…  相似文献   

20.
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 2013年10月,在国家民政部、国台办等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由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络部建设的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在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落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