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民族》2010,(3):61-61
(一)少食。每顿饭不宜吃得太饱,科学研究表明,适度饥饿能使人长寿。(二)多食全价蛋白质食物。蛋白质营养要丰富,必需氨基酸要全面。主要有蛋、奶、鱼、肉、大豆及其制品、食用菌等。  相似文献   

2.
早餐与健康     
刘晓丽 《现代人事》2000,(11):40-40
早餐对人的健康极为重要。现代生理学家研究表明,人在空腹时的正常血糖水平为80~120毫克/100毫升血。如果血糖水平过低,便会感到饥饿和疲乏,甚至出现头晕,站立不稳或心悸。体内血糖水平的维持主要取决于一天当中第一餐的进食种类和数量。人们经过一夜的睡眠,胃肠内的食物已经消化殆尽,如果不补充食物,不吃早餐,就很难维持体内正常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3.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09,(9):60-60
只要世界上有一个饥饿的人,就像我们自己在饥饿;只要世界上有一个贫穷的人,就像我们自己在贫穷。  相似文献   

4.
田土 《北京观察》2006,(5):56-58
一场“非典”灾难,一时间不仅使餐饮业受到极大打击,也极大地唤起人们对“吃”的反思。我们应该趁此总结人类食物选择和优化的历程,反思我们饮食观念的误区和陋习,弘扬和发展科学健康的饮食文化。食物选择的原则人类作为最聪明的动物,几十万年来已经对自己的食物进行了全面、科学、卓绝的选择和优化。有学者认为,人类几十万年一直处于“饥饿时代”,大多数人吃饱肚子不过才半个多世纪。在生产力很不发达的漫长岁月中,人类几乎把充饥活命当成活动的中心,这才有了“民以食为天”的格言。古人在挖掘食物资源,开发食品种类方面的努力和规模岂止是…  相似文献   

5.
李光 《今日广西》2010,(15):38-40
低碳生活是指低能耗和低污染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特点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中的低碳食物则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也有利于人的健康。但是,低碳食物有两种概念,一种是指粮食产品生产过程的低能耗和二气化碳排放量低,二是指含碳水化合物少的食物。这两种食物的相同点都有利于人的健康,但却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无痛楚的健身运动,近来在美国非常流行。下面是界定思维——身体类型的参考标准,因大部分人都是多种类型的混合体;所以可适当选择混合运动。医型此类型的人轻盈理谢矫健,皮肤干燥及怕冷.不定时的感觉饥饿,消化不规则。实易吸收及遗忘知识,时常会化成、便秘及睡不安稳。理想的运功:缓慢及平环的运动,如散步、助伽和游泳、骑马及太太剧烈的健身#。中型中等身材人卜,做动作时速度适中,伯热,最受冰冻的食物和饮料。以举人共甘绍忠m四连仲体速.故不可错过仔们一管、以中等速度吸收新知识。善于公仆演说,有创意.常觉得别人根须优…  相似文献   

7.
三千万人忍饥挨饿。美国塔夫茨大学饥饿与贫困问题研究中心2000年1月20日公布一份研究报告称,今日美国有7.2%的家庭的食品得不到保障,有15.2%的家庭的儿童忍饥挨饿;在16.3%的家庭中,6岁以下的儿童没有足够的食物。该中心主任拉里·布朗说:尽管美国经济目前处于繁荣时期,仍有3000多万人生活在食品得不到保障的家庭里。四年来,这个国家忍饥挨饿者的数量没有下降。(据路透社1月20日美国梅德福德电)169名流浪汉死于旧金山街头。美国旧金山市有14000人无家可归。这些流浪汉大都超过45岁,其中相…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政》2014,(11):50-51
火爆的“冰桶挑战”给慈善活动开创了一种新的方式,改变了人们参与慈善活动的感受。然而这种方式是否可以复制,是许多媒体和舆论关心的话题。10月,中国扶贫基金会在世界粮食日和首个国家扶贫日期间开展了“饥饿24小时全民公益活动”,倡导16~60岁有条件的人于10月16日20时至10月17日20时切身体验饥饿,以此表达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饥饿人群和贫困弱势人群的关注。该活动引发众多网友关注,不少网友表示要参与,但也有很多质疑之声。  相似文献   

9.
佚名 《中国减灾》2012,(8X):38-38
<正>胃部释放出的激素能够刺激大脑反馈系统,使我们更去购买高热量的食物。英国经济法的第一条就规定超市手推车中食品的数量要与购物者的饥饿程度相当。那些空腹就出门的购物者都知道面临的危险是什么,但却不知道饥饿会对大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一项对大脑受饥饿影响的研究中,神经科学家将大  相似文献   

10.
正"它是饥饿人的食物,哀愁人的兴奋剂,失眠人的酣睡,冻得发抖的人的炉火。先生,普天之下没有任何香草象它一样。"这几句英国作家的名言至今还刻在英国加位赫烟草公司的墙壁上。戒烟,不只是烟民与尼古丁之间的"一个人的战斗"。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依赖,是烟民戒烟难的内因,需要吸烟者控制好身瘾和心瘾,同样也不能缺少外部环境的支持。试想,在一个可以自由吸烟或以吸烟为时尚  相似文献   

11.
上好感恩教育这一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由衷地认可,并真诚回报的情感和行动。每年11月的第4个星期四是西方的感恩节,人们在这一天开party,用时令鲜果招待亲朋好友,还送食物给那些饥饿的人,以此来感谢上帝在过去一年里的恩惠。“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不报非君  相似文献   

12.
《上海支部生活》2010,(3):63-63
老年人的消化功能日益减退,难以消化吸收所吃的全部食物,如果每顿饭吃得比较多,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增加心、肾的负担。但如果吃得过少,每日摄入的营养很可能不足,难以满足机体的正常消耗,出现饥饿、头晕、乏力、胃痛等不适症状。所以最好是少食多餐,每天四顿饭。  相似文献   

13.
饥饿仍在折磨着人类22年前,与会各国代表在世界粮食会议上庄严宣布,“在10年之内做到没有儿童忍饥挨饿,没有一家无隔宿之粮,没有人的前途和能力因营养不良而受到全方碍”。但是,这一目标至今没有实现。饥饿和营养不良仍然像恶魔一样折磨着人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表明,目前在全球8亿多饥民中,亚洲人数最多,达5亿多,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亚,其中南亚营养不良的儿童人数就占全世界的58%以上,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有25亿饥民,占本地区总人口的4O%以上,是全世界饥饿程度严重的地区。即使在富裕国家,也…  相似文献   

14.
《当代广西》2008,(21):60-60
上个世纪60年代,新加坡的城市也是小商小贩充斥街头。李光耀在回忆录中对此有描述:“数以千计的人在人行道和大街上售卖食物,完全不理会交通、卫生和其他问题。结果是街道垃圾成堆,造成堵塞,腐烂的食物散发出恶臭异味,四处凌乱,污秽不堪。”  相似文献   

15.
隐性饥饿     
《时事报告》2010,(12):69-69
人体缺乏某种维生素或矿物质,但是因为其他营养成分的过度摄入而暂时表现不出来,从而产生有一定隐蔽性的“饥饿”症状,就叫做隐性饥饿。70%的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都与营养素摄取的不均衡有关,最常见的隐性饥饿有铁、碘、锌以及维生素A、D等的缺乏。常易发生隐形饥饿的除了儿童和青少年,还有用零食替代正餐以追求减肥效果的人群。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观察到,人的喜怒哀乐与所吃的食物有较密切的关系。有的食物能使人愉快、恬静、安宁,有的食物可令人焦虑、愤怒、悲伤、不满、恐惧、狂躁。研究发现,吃了碳水化合物的受试者比吃其它食物的更感到精力充沛和舒畅。研究人员推测,这是由于碳水化合物消耗时,使大脑中一种类似化学“信使”的5一羟色胺的物质将信号转送到大脑的神经末梢,促使人的心情变得安宁、愉快,甚至可以减轻疼痛c而狂躁抑郁症患者的大脑里通常没有足够的羟色胺,这是他们悲观压抑的原因之一。许多失眠者都有这样的经验,睡前喝一杯糖水或热牛奶,或吃一片面包,…  相似文献   

17.
大家都怕失去工作,没饭吃,没有温饱。可是看看这个世界物质是如此丰富,水果,蔬菜,粮食,都是充裕的应有尽有的,可是为什么,有些人却忍受着饥饿和不安的折磨?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宣布,东非约有2000万人食品严重匮乏。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持续的干旱、战争和局势动荡,这些因素严重破坏了东非大部地区的农业生产。  因战争和双边争端受害最大的国家有安哥拉、布隆迪、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塞拉立昂、索马里和苏丹等。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干旱最为严重。肯尼亚约有350万人面临因干旱造成的饥饿,已有一些儿童因营养不良死亡。厄立特里亚有150万人需要援助。苏丹有240万人靠食品援助生活,特别是在南非。而安哥拉有260万人处于食不果腹状况。肯尼亚这个大粮仓连续4年干旱缺雨,政府不得不制…  相似文献   

19.
读书是什么     
读书是什么?这似乎不成其为一个问题,然而在许多人的脑子里,这问题并没有解决,因而有议论一番的必要。我觉得读书是精神用餐,人之一日三餐是解决肉体饥饿的需要,而读书则是为了解决精神饥饿的需要。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思涩,言语无味,面  相似文献   

20.
一、冷酷的现实饥饿和营养不良正对一半以上的人类进行着打击。我们中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这一冷酷的现实,但只有少数人估算到它的真实数字。当我们在许多富裕的地方去周游世界时,经常有人问到底每年有多少人死于饥饿和营养不良。对这个问题难以直接回答。因为缺少对那些死者国家生动的真实的调查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