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焱 《新湘评论》2006,(9):45-47
在湖南21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上,到处是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湖南大地情韵如诗,瑰丽似画:绿水青山随处可见,映山红、芙蓉花到处盛开;湘楚人文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始祖陵寝、雄伟名楼、千年学府、明清古城……从而引发出名士骚客“不到潇湘岂有诗”的感慨。  相似文献   

2.
艾迪 《党课》2014,(1):106-107
在当下,人们正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人们精神的危机感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强烈。在中闲,原本就具有某种宗教功用的诗歌,此时恰好可以起到填补信仰情感真空的作用。有诗人在描述当下“诗歌热”时概括为“借诗还魂”,确是一语中的。  相似文献   

3.
吴志友  王琳琳 《前线》2010,(12):60-61
近日,我市出台《关于大力推动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以孔庙、国子监为中心,打造国学文化展示区。对孔庙、国子监进行文化功能复兴,修建高规格、高品位、高质量的“进士题名碑展示廊”和“十三经碑林展示廊”,进一步提升文物环境和基础设施品质,建设世界儒学研究、传播中心,举办有影响力的弘扬国学活动,传承国学文化。  相似文献   

4.
有没有“旅游诗”这一说。似乎还没有荣获诗坛的认定,可是作为出版物,“旅游诗”已经迈上了书坛。我非诗中人,但我却以为“旅游诗”这一说是可以成立的。何谓旅游诗,顾名思义,就是旅游中应用之诗。诗与旅游本来就有不解之缘,很多名篇、名句。是诗人们在山水之间“游”出来的,又叫山水诗、田园诗。借景抒情,以情写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诗是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诗和旅游结合起来,并没有降低诗的身份。反而是让诗回归了大自然。  相似文献   

5.
张怀武 《共产党人》2008,(14):49-51
近日去邻省考察,参观了一所壮观的园林建筑——德化廊。德化廊中间是一幅孔子巨像,两边是行书大字朱子治家格言,再两边墙上则分别镶嵌着雕刻精美的彩色二十四孝图。德化廊是当地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德化人而新近打造的德政工程。据我所知,全国不少地方,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仍把“二十四孝图”作为德化世人的样板。在宁夏寿佛寺大殿前的栏板上,就有一组雕刻生动的“二十四孝图”。  相似文献   

6.
近日,《四川省长江经济带旅游发展规划》新鲜出炉,《规划》以“一廊、一心、三带”为依托,“一廊”即长江上游干流走廊,“一心”指成都世界旅游目的地中心,“三带”则为金沙江、岷江和嘉陵江畔的藏彝、藏羌和圣河旅游带。《规划》中备受瞩目的是,四川将构建大熊猫旅游品牌集群,以大熊猫基地、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建大熊猫生态旅游环线,该线路中既有熊猫小镇、熊猫森林,还有熊猫营地。值得关注的是,未来四川还将启动大熊猫申遗。  相似文献   

7.
“一柱南天百战身 ,元帅本身是诗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元帅和豪情磅礴的诗人 ,在其戎马生涯中写下了大量壮丽的诗篇。他从少年时代起就爱好诗歌 ,参加中国早期的革命文艺运动 ,其后一手拿枪 ,一手握笔 ,既是伟大的战士 ,又是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具有多方面的美 ,既有艰苦征战的壮歌 ,大雪压青松的豪情 ,也有花前月下的倾谈和慈亲至爱的叮咛。我们从陈毅元帅的家庭诗事中可以窥见诗人的真性情。“青海设帐启幼蒙”最早把陈毅引入中国古典诗词殿堂的是他的父亲。陈毅的父亲陈昌礼在 5兄弟中读书最多 ,诗词歌赋、琴棋…  相似文献   

8.
<正>历代很多文人都将清明节作为诗词歌赋的对象。如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学界基本上肯定是一  相似文献   

9.
胡居成 《党史文汇》2007,(12):15-19
最近,笔者重读了中国共产党英烈传,革命先烈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常常催我泪下,启我奋发。特别是烈士们的“狱中诗”、“绝笔诗”、“就义诗”,更是令我心情万分激动,振奋不已!”血性文章血写成,党人风格万年贞”(郭沫若诗)。这些遗诗既是我们最好的精神食粮,也是我们怎样做人的历史样板。现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10.
魏晔玲 《前线》2013,(4):48-50
今年人春以来,2月28日、3月9日两场大风,使本已明显改善、很少被人们挂在嘴边的北京风沙问题再次成为热点。自2000年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来,春季北京风沙的强度和频率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高峰时期的2002年全年出现17次沙尘天气降至2011年全年出现3次。今年春季频现沙尘天是否正常?北京在对抗风沙危害方面是否有底气?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走进北京三大风廊之一康庄一南口风廊,深入了解我们在防风治沙方面所做的工作。据了解,北京大风带来的沙是由外来沙尘和就地起沙两部分组成。外地的沙主要通过康庄一南口、古北口一潮白河、永定河河谷这三大风廊进入北京,其中康庄一南口风廊是北京西北最大的风廊。据资料显示,北京城60%的风沙都是从这里进来的。延庆康庄是外地风沙进京的第一道“屏障”,而昌平南口则是风沙进入北京平原的最后一道“关卡”。  相似文献   

11.
在湖南21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上,到处是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湖南大地情韵如诗,瑰丽似画:绿水青山随处可见,映山红、芙蓉花到处盛开;湘楚人文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始祖陵寝、雄伟名楼、千年学府、明清古城……从而引发出名士骚客“不到潇湘岂有诗”的感慨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0,(24):114-117
10月上旬以来,一则关于“北半球将遭遇千年极寒”的报道迅速流传,并在商品及资本市场上掀起蝴蝶效应——煤炭、棉花价格飙升,经销商们大量囤积羽绒服,一大批所谓的“千年极寒”概念股大受资金追捧……目前,已有权威专家学者出来辟谣,“千年极寒”并没有科学依据,只是一出夸大其词的闹剧。  相似文献   

13.
叶子 《广东党史》2011,(8):9-14
“延安五老”,指的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五人。“延安五老”这一称谓,缘自朱德总司令1942年写的《游南泥湾》一诗,诗中有“轻车出延安,共载有五老”等句。诗传开后,“延安五老”便在中央领导和全体机关干部中叫响了。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来给大家讲几点党的方针政策”,这样的话语已经在乌江阃廊仙女名山回荡了整整8年。  相似文献   

15.
我也集孔     
李仁凤 《奋斗》2006,(12):64-64
集句诗是集前人诗文的成句,联缀成篇。宋人叶大庆称好的集句诗,“机杼真若己出”,“浑然天成,初无牵强之态。往往有胜如本诗者”。集句诗以晋人付咸的集七经诗为最早。上海古籍出版的《趣味诗三百首》中就有付咸的《集〈论语〉诗二章》:“守死善道,磨而不磷。直哉史鱼,  相似文献   

16.
《当代党员》2011,(10):F0003-F0003
大渡口区按照“城乡一体化、城市森林化、通道林荫化、水系林带化、社区园林化、村庄生态化”的要求,以公同建设和通道林带、城周森林屏障、农村森林工程、森林文化建设为重点,伞力推进“两带七廊四十二园”建设。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终其一生,对他的知己、夫人、战友杨开慧烈士,真可以说是情有独钟。这不仅表现在对烈士亲友乃至保姆的悉心关照中,而且凝聚在《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蝶恋花·答李淑一》三首诗词里。毛主席诗词横空出世,大气磅礴,上下千年,纵横万里,宇内寰中,尽行包举。但直接抒发个人感情的并不多。然而,在这类有限的长短句中,直接涉及到杨开慧的,就有3首。在所有已发表的毛主席诗词中,除《七律·答友人》中有“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这首对家乡的怀念诗中,也包含了对开慧的眷恋)之外,绝少出现“泪”字…  相似文献   

18.
怀古,还是要有条件的。从主观上说,总得识几个之乎者也,读过些诗词歌赋,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历史、传说,多少也须有些印象。否则有何“古”可“怀”,又如何去“怀”? 从客观条件说,自然要有足以引发“思古之幽情”  相似文献   

19.
周良英 《新湘评论》2007,(12):38-38
周敦颐,湖南道县人,中国宋明理学开山鼻祖之一、濂溪学派创始人。早在近千年前,他就主张“阴阳里而后和”、“天地之气感而太和”、“政善民安则天下之心和”,并从“天道合一”、“宽容”、“无欲”和修德四个角度,系统论述了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自身身心和谐。周敦颐“和”思想中的精华,历经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深深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于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苏轼有较多关于“穷”与“工”关系的思考,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诗人例穷”、“穷能工诗”、“诗能穷人”。苏轼这一思想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其中抒发了强烈的身世之感。苏轼还对欧阳修“穷而后工”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