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张际春同志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领导者之一。他从1938年1月28日抗大总校第三期调入抗大,到1943年1月第八期离开抗大,一直是抗大总校的主要领导者。在这6年当中,他先任总校政治部主任,后任总校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曾和罗瑞卿、滕代远、何长工等同志一起,对抗大的建设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建立巩固的东北革命根据地,党中央派大批干部到东北工作。 1946年2月 4日,在东北局组织部工作的陈洪随东北局迁驻海龙县(今吉林省梅河口市),并担任中共海龙县委第一任组织部部长职务。 陈洪来到海龙县以后,便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他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情况,并发动群众对一些罪大恶极的汉奸、地主、恶霸进行清算斗争。 第一个被清算的对象是海龙镇汉奸、恶霸地主王文超。王文超绰号“海龙王”,他有1000多垧土地和许多房屋,每年收地租高达2500多石。王文超拥有“东兴成”…  相似文献   

3.
我和李立三同志在工作上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接触。那是1945年11月,我们从延安随中央组织的工作队去东北,起先我在第三大队任党支部书记,在张家口经过调整以后,由我带领一个队到了东北局,被派往哈尔滨负责遣返日侨的工作,于1946年七八月间到达哈尔滨。当时直接领导这项工作的遣侨办事处主任是山  相似文献   

4.
《奋斗》2017,(4)
<正>《东北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解放区创办的第一张地区报纸。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东北日报》经历了整个解放战争时期,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1945年11月1日,《东北日报》在山海关创刊,先后随军在沈阳、本溪、海龙、长春等地出版。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同年5月28日报社迁到哈尔滨。1946年12月18日,《东北日报》启用了毛泽东题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是我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从1946年到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哈尔滨成为我党当时在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哈尔滨的青年运动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民主青年联盟”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产生,成为哈市甚至整个东北青年运动的核心组织,在我国青运史上和哈尔滨市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民主青年联盟”的成立1945年8月20日,苏联红军和东北抗日联军解放了哈尔滨。哈尔滨的解放,掀开了哈市青年运动的新  相似文献   

6.
一张1948年11月4日的套红《辽宁日报》报纸,以“解放沈阳,全歼守敌”8个特大号字为竖排标题,以“东北解放战争大功告成,更加加速全国解放!”为通栏横排的口号式标题的新闻,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它登载了来自新华社沈阳前11月2日的急电.电文中说:“东北野战军今日完全攻克沈阳,东北全境已庆解放.我军于辽西打(大)虎山以东地区歼敌主力廖耀湘兵团后,即以急风骤雨之势,相继收复沈阳外围卫星据点新民、铁岭、抚顺、本溪、辽阳、鞍山、海城等处,追击并截断企图由沈阳南逃之敌,我先头部队则于十月二十九日,攻克沈阳东北之东陵及北陵飞机场,随后主力  相似文献   

7.
正如今的"沈阳东站"是当年"奉海铁路局"旧址,名列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在沈阳东站大楼标注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字样。史料上记载:奉海铁路全长251.2公里,1925年7月开工建设,自奉天古城大北边门外毛君屯起,东北行经抚顺、营盘、南杂木、梅河口到吉林省海龙县,于1927  相似文献   

8.
在东北解放40周年前夕,笔者在沈阳总医院的一间病房里,采访了当年解放沈阳时的“独胆英雄”、现任解放军沈阳炮兵学院副院长黄在山同志。谈起当年的往事,这位年近花甲、身经百我的老战士十分激动,侃侃而谈,仿佛又回到了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我出身贫寒,1945年11月我14岁那年在锦州老家参加了解放军,先在三五九旅政治部当勤务员,后来,到四野主力的二纵四师十团三营当通信员。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辽沈战役已经过去整整40个年头了。1948年11月2日,以歼灭沈阳守敌为标志的东北全境解放,震惊了世界,使国民党在全中国的统治趋于履没。近年来,我反复学习《陈云文选》中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写的文章,不禁使人抚今追昔。1945年到1949年间,陈云同志在东北先后兼任过东北局  相似文献   

10.
杨树  李青 《共产党员(河北)》2021,(7):F0002-F0002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创办的培养军政干部的最高学府,毛泽东同志亲自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1939年,抗大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离开延安,挺进华北敌后办学,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创造了世界军事教育史上的奇迹。1940年11月,抗大总校转移至邢台县(今信都区)浆水镇一带,开始了正规化建设,指导全国各分校改进工作,培养了二十余万名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  相似文献   

11.
一 1945年8月的一天,我冀鲁豫军区回民支队刚从黄河返回驻地甘泉县王庄沟,就接到教一旅旅长杨得志的通知:要我跟他赶紧去延安。几天后,彭真同志在窑洞里会见我们。他说,东北已经解放了,急需干部,中央决定从回民支队抽调百名干部,由我带队  相似文献   

12.
我是1945年10月随中央机关干部大队进入东北的。早在1941年蔡畅任中央妇委书记时,我就调到中央妇委,在蔡畅直接领导下做妇女工作。到东北以后,1917年蔡畅兼任东北局妇委书记时,我作为东北局妇委一名成员,又在蔡畅身边工作了好几年,直到1950年调回广东才离开了妇女工作岗位。在  相似文献   

13.
1946年2月,我们30多人告别了延安炮校首长和战友,奉命赴东北战场去发展特种兵部队,壮大人民自己的武装力量。我们来到东北我军于1945年12月1日成立的一个坦克大队。当时,只有从沈阳日本关东军坦克修理厂搞到的一辆日式十五吨坦克。不久,大队转移到通化进行集训,人员逐渐增加至80余人,东拼西凑增加到5辆坦克。这些坦克机件严重缺损。就在这种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仅用  相似文献   

14.
李剑白 《奋斗》2001,(7):61-62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在党的旗帜下,千百万中华儿女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前仆后继,浴血奋战,逐日寇、打老蒋、解放全中国。新中国建立之初,全国人民又经历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抗美援朝、反对高饶反党联盟,以及一系列的斗争。东北人民同全国一样,经历了那些难忘的岁月。我于1945年秋随陕甘宁边区绥德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派往东北,亲身感受到斗争的艰难曲折,革命和建设的成果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5.
1937年11月叶挺军长、项英副军长到延安向毛泽东主席、中央军委请求为组建新四军配备司、政、后勤等机关全套干部,中央军委决定从军委机关和抗大总校抽调一批经过长征的干部,我有幸成为其中之一。我们这批人中有担任新四军副参谋长的周子昆、军政治部主任的袁国平等,以及几位地方工作干部,一共60多人。12月20日,我们一行人从延安出发,经西安、汉口,于1938年元旦那天到达南昌。我们一到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陈云在南满     
霞飞 《党史纵览》2007,(12):12-16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开始了争夺东北的斗争.考虑到东北地区我党力量比较薄弱,中央决定派一些重要领导干部去东北领导工作.陈云就是其中之一.陈云于1945年9月去东北,至1949年5月回到中央工作,一共在东北工作了将近4年时间.在这期间,他与我党其他领导人一道,为创建和巩固东北根据地,创造全国解放的基本条件,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陈云在南满的那一段岁月,展现出了他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相似文献   

17.
王锐 《党史纵横》2008,(4):40-43
1945年8月,陶铸奉中央之命,惜别延安,日夜兼程,辗转数千里,来到东北。在1945年9月到1948年12月东北解放战争的三年时间,陶铸先后担任中共辽宁省工委书记,辽西、辽吉、辽北省委书记和沈阳特别市工委书记兼军管会副主任等职务,他生活和战斗在东北大地上,参与和领导了建立和巩固东北根据地的伟大斗争,为创建和巩固辽吉根据地、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和东北全境的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三七年秋,中央决定将中共湘鄂赣省委撤销,成立中共湘鄂赣特委,隶属长江局领导(后划归江西省委领导)。特委书记是涂正坤,组织部长罗梓铭,黄耀南任统战部长,罗其南任青年部长,我任宣传部长,后我调江西任修水中心县委书记,宣传部长改为黄耀南。一九三九年二月,特委把我从修水中心县委调到平江县委任书记。不几天,我就到了平江县城,找到了李淑陶和县委的几个同志,在李淑陶家里开了一个会,决定我任县委书记,钟旭任组织部长,李国清任宣传部长,李淑陶任统战部长,黄淑仪任青年部长,县委驻地确定在西郊四马石门框曾执泉家里。平江县到一九三九年上半年止,全县建立了十八个区委,五十八个党支部,发展党员六百多人,比得合作前,增加了四百多  相似文献   

19.
黄卫东 《党史纵横》2012,(10):50-52,59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苏联红军从东北进入沈阳,随即军管。与此同时,在党中央的指示下,我东北人民自治军进入沈阳,建立了沈阳市临时人民政府。不想.苏联红军依照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条约》,决定将沈阳移交给国民党南京政府,并要求我军立即撤出沈阳。同年11月25日,我沈阳市临时人民政府和武装力量撤离沈阳市区。  相似文献   

20.
李炳侯 《党史纵横》2014,(5):7-8,24
正"1948年11月2日,将是我们永远记得的日子。三年来,在爬冰卧雪、冒死忘生的时候,我们所想望、所争取的这一天,终于实现了。解放沈阳就是解放全东北,这解放在历史暴风雨席卷下出现了……"这是1948年11月2日,特派记者刘白羽发给新华社东北野战军总分社的电讯稿前面的一段话。此日,沈阳被我军攻克,新华社东北野战军总分社历时52天对辽沈战役的日夜报道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