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2 毫秒
1.
苏苗罕 《法治研究》2013,(12):40-46
2012年,黑龙江省人大制定的《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条例》引发了广泛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气候资源国家所有、气象资源探测行政许可和探测资料汇交制度的规定。但是,气候资源的特性并不适合设定所有权,地方性法规也无权规定国家所有。无论是气象数据科学性还是国家安全的角度等理由都不足以支持规定气候资源探测许可,而气候资源探测资料强制汇交制度容易让气象部门与探测企业之间产生利益冲突。气候资源立法应摆脱重审批重管理的惯性思维,多为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扶持和激励。  相似文献   

2.
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位于西安市东北方向、临潼区西南,区域面积27.33平方公里.作为践行陕西"文化强"战略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重大示范工程,临潼国家度假区以享誉世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引擎,以"文化先导、旅游主导、生态先行"为开发原则,创新发展思路,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和"国际品牌引进"双重战略,致力于打造陕西、西安文化旅游的国际新品牌、世界文化休闲新地标.  相似文献   

3.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维护海南旅游秩序具有特殊价值。海南旅游"宰客"行为严重损害海南旅游秩序,具有特殊的严重社会危害性。海南"宰客"行为具有:欺诈-威胁-一般暴力-压制性暴力的模式,应当按照具体情况,依法进行刑事责任追究。以商品价格或者服务欺诈性"宰客",按照诈骗罪构成要件审查定性;以言辞或者一般性威胁"宰客",按照强迫交易罪或者敲诈勒索罪构成要件审查定性;以压制性暴力或者压制性暴力相威胁,按照抢劫罪构成要件审查定性。海南"宰客"行为成立犯罪的,量刑一律在法定刑范围内从重。  相似文献   

4.
赵荣  张驰 《法制与社会》2016,(4):266-267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伴随着"一路一带战略"的实施,西部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进一步得到开发。本文对宁夏和甘肃的旅游资源的分析,提出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整合战略,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对策和建议,以保障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市场的繁荣以成熟的旅游纠纷解决机制作为保障。在旅游过程中,当旅游者的人身财产安全、知悉权、自主选择权、求偿权等被侵害时,因旅游消费的特殊性,考虑到成本等原因,多数的旅游消费者选择沉默或"弃权"。虽然,新制定的《旅游法》参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群体诉讼的模式规定由代表人诉讼来解决旅游群体性纠纷,但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功能在解决大型侵害纠纷上发挥得最佳,在解决"小额多数"性的旅游群体侵害纠纷上发生功能错位而不能完全满足旅游消费者群体性侵害纠纷之解决的需要。通过比较、分析各国群体诉讼形态之功能,本文指出德国式的职权型示范诉讼更能够有效的解决"小额多数"的旅游消费者群体性纠纷。  相似文献   

6.
《司法业务文选》2013,(21):10-12
1.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2.国办发〔2013〕10号《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求,促进旅游休闲产业健康发展,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制定本纲要。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明山名园·梅县东方银隆旅游度假村以梅州原生态的自然山水为依托,是粤东地区乃至海峡两岸经济区著名的生态型"文化旅游度假特色区"。明山名园·梅县东方银隆旅游度假村位于梅县西阳镇明山村,毗邻梅州城区25分钟车程,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雅。主要发展项目:客家文化休闲公园、客家特色风  相似文献   

8.
刘超 《政法论丛》2014,(3):55-63
近两年来,气候资源所有权的立法引发诸多争议,学界从法律依据、资源属性和制度逻辑等几个层面批评了气候资源国家所有权的规定.这些批评的依据与分析的进路存在着可商榷之处:气候资源本身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并不妨碍其作为国家所有权的客体,从《宪法》等法律相关条文规定上检讨气候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法律依据是法条主义进路.气候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制度逻辑可以克服气候资源的自由获取悲剧,实现气候资源国家管理和公益保护的社会功能.气候资源国家所有权在立法价值和社会功能上不同于民法所有权,需要更新其权利结构,除了具体化和更新传统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的内涵,还需要引入保护权能和管理权能.  相似文献   

9.
冯灼兰 《中国审判》2013,(12):50-51
<正>为有效化解旅游纠纷、保护旅游资源、服务旅游经济发展,福建省武夷山市人民法院以"司法随行、高效护旅"的理念为引领,经多年实践积累,逐步形成了"513"涉旅游审判工作机制:"5"即五项涉旅游审判工作制度,"1"即一支专业化的涉旅游审判队伍,"3"即与游客、企业、主管部门的三个对接。"513"机制让该院的涉旅游审判工作开出了"绚烂之花":3年来,审结涉旅游案件159件,标的额达1380多万元,为旅游企业追回资金900多万元,所有案件无  相似文献   

10.
《旅游陷阱防范60例》作为《旅游法》的配套解读书籍。本书主要从游客的角度出发,运用《旅游法》的法律规定,分析说明旅行社、导游员、从业者在旅游接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违规、违法行为,作为可能存在的旅游陷阱防范措施一一列举,以旅游纠纷案例作为解读对象,随后附上《旅游法》对应的法律条文,并且有旅游从业律师的案例点评和法条解析。  相似文献   

11.
《旅游陷阱防范60例》作为《旅游法》的配套解读书籍,本书主要从游客的角度出发,运用《旅游法》的法律规定,分析说明旅行社、导游员、从业者在旅游接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违规、违法行为,作为可能存在的旅游陷阱防范措施一一列举,以旅游纠纷案例作为解读对象,随后附上《旅游法》对应的法律条文,并且有旅游从业律师的案例点评和法条解析。  相似文献   

12.
《旅游陷阱防范60例》作为《旅游法》的配套解读书籍,本书主要从游客的角度出发,运用《旅游法》的法律规定,分析说明旅行社、导游员、从业者在旅游接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违规、违法行为,作为可能存在的旅游陷阱防范措施一一列举,以旅游纠纷案例作为解读对象,随后附上《旅游法》对应的法律条文,并且有旅游从业律师的案例点评和法条解析。  相似文献   

13.
《旅游陷阱防范60例》作为《旅游法》的配套解读书籍,本书主要从游客的角度出发,运用《旅游法》的法律规定,分析说明旅行社、导游员、从业者在旅游接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违规、违法行为,作为可能存在的旅游陷阱防范措施一一列举,以旅游纠纷案例作为解读对象,随后附上《旅游法》对应的法律条文,并且有旅游从业律师的案例点评和法条解析。  相似文献   

14.
赵翔实 《法制与社会》2012,(32):231-23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在原有浏览化"一站式"旅游的基础上得到了深化与发展。它在为人们展现文化表象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文化的精神内涵开发,逐渐满足了人们对文化的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本文试探究文化旅游的内涵及其发展,并进一步通过实证分析,找出文化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宜川县把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来抓,确立了"文旅兴业"的发展战略,形成了"发展大旅游、开发大市场、建设大产业"的发展思路。2000年收入188万元,2010年3139万元,2012年达5078万元;带来了1.2万个就业岗位,每年3.5亿元的综合收入、200万的旅游人次,人均8000元旅游收入的骄人业绩。  相似文献   

16.
旅游格式合同从产生之初,就对我国旅游业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旅游格式合同既符合我国现代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又有"霸王条款"侵害旅游者权益的弊端。全文从旅游行业视角出发,运用法律分析方法分析旅游格式合同的弊端,并针对性提出了平衡合同双方当事人利益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中国"入世"后的现状,从五个方面提出旅游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中国旅游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给旅游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倡导全社会重视旅游法制建设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旅游营业人违约给旅游者造成损害的问题日益突出。由此本文从精神损害范围角度出发,论述在旅游合同立法中应当规定违约责任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支持旅游者在旅游合同纠纷中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不仅有利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而且符合法律追求公正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9.
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来,各国纷纷对非物质文化表示关注,我国也倾注了极大热情,出台了一系列抢救和保护措施。本文从旅游与非物质遗产的关系角度出发,阐述了旅游业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20.
第一部分 "圈地"引出"保卫战" 在浙江沿海开放地区,经营性的旅游项目开发势头正猛,投资商不失时机地进行"圈海"、"圈地"行动,掀起了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的高潮.杭州宋城集团就是其中之一,他们的目标是把滨海旅游产业这块蛋糕做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