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一张张“红桃A”、“黑桃K”,到《赌神》、《赌侠》,再到美伊战争中的“通缉令”,无论是生活还是电影,一副小小的扑克总能在人们手中被演绎成精彩纷呈的画面。时至今日,没有任何一种娱乐工具能像扑克一样,被大到耋耄之年,小到垂髫稚子的全球各种肤色、各个民族、各类阶层的人们所广泛接受。这些时常被人们把玩在手的扑克,不但是人们茶余饭后不可或缺的娱乐游戏,  相似文献   

2.
玛丽莲·梦露已去世40周年了,全世界的男人都在缅怀她的美貌。如果她活到现在,会老成什么样子?美人迟暮是最令人心碎的,美人只是朝露,否则,她最后会担当不起曾经美丽的压力,因为老年的西施和老年的无盐是没有什么分别的。自古红颜多薄命,“风中之烛”是歌唱梦露的,也是悼念王妃戴安娜的。长相酷似张爱玲的刘若英在面对媒体的问题“聪明、坚强与美貌,你会最先选择哪一个”时,她毫不犹豫地说:“美貌。”于是大家哄堂大笑,因为她不造作,很真实。平凡的相貌其实给了刘若英更多的机会,她自己也总结说,因为平凡,别人在听她的歌时,会觉得是在唱他们…  相似文献   

3.
她曾执鞭三尺讲台,坚守乡村代课教师的岗位。也曾走下讲台,走出乡村,慷慨肩负家庭重担。1997年,她踏上一条艰难坎坷打工路,以街道为床,以桥洞和仓库为家。但她却满怀艺术梦想,从夜总会驻唱一路飙歌星光大道。在演唱了《雨花石》、《云上山歌》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后,她首开在黄河壶口瀑布开演唱会的先河。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5日是周总理诞辰纪念日,当年对我妻子魏喜奎和她创立的曲剧的关怀,我至今历历难忘。作为一个大国的总理,他对一个演员细致入微的关怀,以及对艺术的深入了解,都是令人深深钦佩的。1951年底,曲艺艺术家魏喜奎参加第一届赴朝鲜慰问团回国,进行汇报演出,周总理听过她演唱,给以好评。1962年,中国文联举办的纪念曹雪芹诞生200周年、“红楼”鼓曲演唱会上,周总理听完她唱的《宝玉娶亲》后说:“这个段子很好,比我以前听你唱的《宝玉哭黛玉》还动人。但是这个段子开头,直接进入故事叙述,显得太突然。也应该像《宝玉哭黛玉》那段一样,前边铺垫…  相似文献   

5.
习惯     
诺拉有很多习惯。比如她上网肯定会做两件事:听光良的《第一次》和蔡琴的《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然后看看自己的邮件。通常她的邮箱里没有专门发给她的邮件,但是她还是看。我知道是因为曾经有一个人专门给她发邮件,而现在不了。她是想重温当年的感觉呢,还是想有一天发现奇迹?她从来不对外人讲。但是她怎么能瞒过我呢。诺拉不喜欢唱歌。但是她这个人有一点古怪。她自己一个人唱歌时,唱的很用情,很好听,但是一到了人前,她就不好好唱了,要么改词,要么换调,嘻嘻哈哈,跟玩似的。我知道她会唱。可她就是不好好唱。有一天,那是很久以前了,她打电话…  相似文献   

6.
周鹏程 《新青年》2005,(1):38-39
从《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到《一米阳光》,从《花腰新娘》到《女才男貌》,印小天就这么成为了娱乐圈的“四小天王”之一。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四川省政府在成都锦江大礼堂举办的一场文艺晚会上,主持人正介绍川剧《白蛇传》选段《水漫金山》时,舞台后却斜刺里走出一位俊俏的洋姑娘来,她走的台步一板一眼,令主持人和台下观众吃惊不已:“你来干什么?”“我是来表演川剧的。”“你会表演川剧?”主持人将信将疑:“那你表演什么内容?” “我表演《水漫金山》里的鲢巴郎……”萍姑娘骄傲地说。那位姑娘说完就像模像样地表演起来,她  相似文献   

8.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2,(11)
一名男子喝得醉醺醺地回家.刚到家门口就被太太发现,她相当不悦,以为他又和什么野女人去鬼混了。“你整夜都死到什么地方去了?”她质问道。“在新开的那家很棒的沙龙。”丈夫说,“金色沙龙,什么都是金色的。”  相似文献   

9.
侯宝林先生的相声作品中,有一部《歪批三国》,其中说刘备在逃亡的路上,看到有人“弹剑作歌”,为什么弹剑呢?因为不知道那个年代有什么乐器,所以用剑代替;唱的什么歌?汉代古歌;怎么唱的呢?“春天里来百花香,啷里咯啷里咯啷”,因为这个“啷里咯啷”呀,很像宝剑声.  相似文献   

10.
收梢     
简宽 《新青年》2015,(2):28
一、一开始,她还是带着青涩和紧张,直至一路披荆斩棘,站到舞台最巅峰。她长舒一口气,神情极其放松,似乎一切皆可放下了,无论结果。她首次参加这种大型比赛,青歌赛,茨仁央宗。在此前,百度里几乎搜寻不到她的名字,她的大眼睛里,闪烁着草原姑娘特有的质朴、单纯的美。最后一首歌曲是,《天路》,没有选择自己的主打歌,诸如《坐上火车去拉萨》、《为你等待》等。她说,在家乡,西藏,这首歌,大小场合都会有人唱,大人小孩都会唱,谢谢那条神奇的天  相似文献   

11.
刘汉 《新青年》2005,(7):24
经常,幸或不幸总是在你毫无准备的时候,突然闯到你的面前。时,我在一个书店购书,不经意间,一位女孩走过我的面前,就像一股超强力的磁场把我的视线吸住了。“惊艳!”我感到两腮发热,心跳随之加速。她可能也感觉到了什么,猛一抬头,然后狠狠地瞪了我一眼。看到阴谋被揭穿了,我索性露出一脸天真的“坏笑”。“你很漂亮!”我说。“关键是,我很漂亮跟你有什么关系?”她可能想用那种美女所特有的高傲把我吓退。为了显示我足以与她抗衡,我继续保持微笑:“可惜,漂亮得太野。”或许是我对一个陌生女孩自以为是地评头论足令她恼火,又或是我的大胆像个不…  相似文献   

12.
《北京社区报》的总编辑王小娥,20多年前我就认识,那时她刚到《民政之声》报工作,她是年轻的副刊编辑,我是被约稿的作家。但读小娥的散文却是近两年的事,她在副刊上开了个“临窗絮语”的专栏,至今竟然坚持了300多期两年之久。于是,这300多篇“絮语”的精华部分,汇集成散文选《临窗絮语》(新华出版社),我也从小娥的作者变成了小娥的读者。  相似文献   

13.
小幽默(二)     
气回娘家有一个年轻妻子,她丈夫每晚连续看电视里的拳击节目,什么也不顾。她一气之下回到娘家。一进门,只见父亲一个人坐在电视机前,也在看拳击节目。她问:“妈妈呢?”她父亲头也没回,说:“到你外婆家去了。”两只酒杯小幽默审判员威严地问:“被告,你为什么向那人扔了两只酒杯?”“因为第一只没有打中他,审判员先生。”小幽默(二)  相似文献   

14.
沈培艺作为中国当今舞坛寥寥无几的耀眼人物,可谓饱领风光。有许多公众的评价可以为她定位:《人民日报》称她有“一流的表演才华”;《光明日报》评她有“卓然不凡的艺术功力”;香港《文汇报》辟专版赞她是“中国古典舞蹈的杰出代表”;香港著名妇女刊物《清秀》杂志、新加坡《新明日报》、《联合晚报》誉她是“中国学院派舞蹈权威代表”、“体现了中国舞蹈家的最高水平和中国当今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水平”;许多外国舞蹈同行称她是“用心灵塑造人物的世界第一流的舞蹈家”……这位丽人用她优美的舞姿在舞台上划下了一条闪光的艺术轨迹。…  相似文献   

15.
她叫舒晴,一年前她和大多数人一样,是一名80后的年轻妈妈;一年之后,她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首位分手师,并将电影《非诚勿扰2》的“离婚典礼”搬入了现实生活中.舒晴被称为分手师,但实际是“劝和”不“劝分”,虽然公司成立不久,但是在她的公司的调解下,已经有数对濒临离婚的夫妻破镜重圆.舒晴自己也调侃道,她是“最不称职“的分手师.不甘平凡,自主创业舒晴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和大多数80后女孩一样,2004年大学毕业后的舒晴,顺利进入了一家不错的单位工作,两年后结婚,与丈夫定居石家庄.一年后,舒晴夫妇喜得贵子,这样平静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2011年年初.婚后的舒晴虽然与丈夫过着甜蜜而平静的生活,但她总觉得人生中少了些什么.这是我要的生活么?舒晴一遍一遍的问自己.在很多个深夜里,舒晴看着身边熟睡的丈夫和孩子,想着自己稳定的“铁饭碗”,思量着幸福但平凡地度过余生是不是她最终的梦想.  相似文献   

16.
《兽医科技杂志》1982年第2期《寒湿困脾与胃寒证不应混同》(以下简称《寒文》)一文,对拙文《平胃散能否治胃寒》(以下简称《平文》)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为澄清是非,明辨真伪,特再申明如下。 (一)究竟如何理解方剂的多功效 什么是方剂的多功效?这要从方剂的分类谈起。《素问·至真要大论》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复方。”后人引申其义,定名为“七方”。事实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什么?是被附体的灵魂,它四处游荡,直到找到听懂它们的人--于是借尸还魂,音乐再生了,听音乐的人,也被升华. 最初听音乐是流行歌曲.邓丽君的《甜蜜蜜》、《小城故事》、《月亮代表我的心》……刚听时不过十四五岁,只是觉得好听,如今被翻唱出来,特别是齐秦又唱《月亮代表我的心》,真是柔情万千,不过《甜蜜蜜》唱得最好的人永远是邓丽君.  相似文献   

18.
1982年,一部长篇传记小说《画魂》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形成了一股“张玉良热”,也可以说是刮起了一股“画魂”旋风。石楠就是这股旋风的中心,因为她就是《画魂》的作者。石楠系国家一级编剧、安徽作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政协常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的到来讲坛文坛两丰收1976年10月,一支《祝酒歌》唱遍了神州大地;打倒了四人帮,拨正了中国航船的方向。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深深地体会到:“舒心的酒啊!浓又美,千杯万盏也不醉。”那时的尹世霖,正值年富力强。他全身心地投入育人和写作之中。  相似文献   

20.
由“红楼宴”,我也联想到作家和他成长的环境,不是我们写不出,不是我们不会写。这是要请读者原谅的:一个没有三代为官,只吃过猪头肉,只吃过炸酱面的平民社会中走出来的作家,要他来写满汉全席,那是很困难的。其实,文学史上的作家,像曹雪芹这样世家出身,也不是很多。因此,《三国演义》里,曹操、刘备、孙权,怎么吃,吃什么,基本上是空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关云长,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被款待着,都宴些什么东西,也就只有鬼知道了。《水浒传》里,除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这个响亮的口号,除了花和尚鲁智深怀里那条狗腿,除了孙二娘黑店里的人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