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农村青年》2008,(7):56-57
1999年,福建永安市燕北街道飞桥村俞道灿等农民种下了1300亩莴苣,从此带动了全村、全市农民家家户户种莴苣。2002年,当地种植的莴苣通过了无公害认证,接着又注册了“飞桥莴苣”品牌。如今,莴苣种植在当地已发展到6万亩,年产量13、5万吨,产值1.05亿元,带动种植农户18550户,种植农户人均增收1560元。飞桥莴苣产业已成为永安市及周边县市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
《农村青年》2008,(1):60-60
近年来随着种植模式的多样化,农作物品种也逐渐丰富。以往炙手可热的“樱桃番茄”、“佛手瓜”、“紫甘蓝”等已不再稀奇,农民朋友要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就要不断更新种植品种。下面就介绍几种高效特色作物。  相似文献   

3.
《农村青年》2006,(1):55-55
万寿菊是一种原产墨西哥的菊科植物,在黑龙江大庆市等地方随处可见,以前只是作为美化市容的一种绿化植物,可近年来,万寿菊却成了当地千家万户农民致富的“万寿宝”。据专家介绍,万寿菊中提取的叶黄素近年应用十分广泛,由饲料添加剂向医药、化妆品、食品、营养品等领域迅速发展,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叶黄素不但是近视的天敌,还可以防癌抗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因此叶黄素油膏在国际上十分畅销。2003年,大庆市首次引进万寿菊种植,一亩地可以增收300多元。大同镇农民李财2004年种了10亩万寿菊,纯挣5000多元。2005年他一下种了20多亩,忙时雇人摘花,全部送到厂家,收入近万元。祝三乡农民田志云看到别人种植万寿菊来钱快,也念起“种花”经,今年种植了20亩,由于品种新,管理到位,秋后竟然收入2万多元。现在黑龙江许多地方建立了万寿菊种植基地,农民把万寿菊称作“宙裕花”“小康花”,农民们说,“一亩万寿菊,效益胜过大苞米两三倍”。  相似文献   

4.
在沂蒙山区已有悠久历史的沂州海棠是山东省临沂市市花,这几年,因沾了市花的这一光环,当地很多花农都纷纷种植起沂州海棠,因此,临沂海棠的种植规模开始逐年扩大但在众多种海棠的花农中,惟有该市河东区汤河镇后东庄村村民刘建国种植海棠的规模最大。20多年来,他心系美丽事业,重视生态农业发展,坚持发展海棠种植产业,从一亩两亩种起,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他种植的海棠规模已超过2000多亩。这些年,刘建国不仅自己痴心种海棠,而且还带动了本村及周围村庄的众多种植散户,使这些种植海棠的花农走上富裕之路,更使家乡展现出生机勃勃的生态文明景象。  相似文献   

5.
2008年3月15日,记者收到浙江省上虞市章镇镇章家埠村200多农民联名写来的投诉信。这封信是以速递的形式寄到北京的,上面说,村干部在拍卖78.9亩沙涂、22.1亩土地时,弄虚作假,采用“偷梁换柱”的手法,伪造村民代表签字,严重侵犯了村民的正当权利。村民代表为此多次找镇政府,并且到上虞市和绍兴市国土资源局、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上访,  相似文献   

6.
《农村青年》2007,(12):58-58
今年,山东省商河县张坊乡黑皮冬瓜种植面积3000多亩,收入可达700多万元,“黑娃娃”一样的黑皮冬瓜成了当地农民致富的金娃娃。  相似文献   

7.
《农村青年》2008,(4):61-62
玉竹是药、食两用药材,在全国各中药材市场均有药商经营,是畅销品种之一。据专营商介绍,玉竹5-6年前历史最高价15元,这刺激了农户种植积极性。种多了,造成产品供大于求,2002年价格跌至12元,2004年、2005年、2006年8月前,在4.5元左右低价运行。而过低的价格,打击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农村青年》2009,(7):55-55
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突出核桃种植产业,以此为农民促增收、增效益,不但成果显著,而且还调动了广大村民的种植积极性,而推广的核桃树下种花生模式,更是成为该县的主导产业,还一举为村民带来了诸多的实惠,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9.
山东成武县大田集镇是大蒜之乡,全镇每年种植大蒜10多万亩,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大蒜产业示范镇”。该镇的农民依靠大蒜产业,走上了小康之路。新形势下的该镇农民,靠着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财富,像那些“獭兔上网卖、效益真不赖”、“批发往外走、再贵不零售”、“大棚种野菜、效益成倍来”的“农事新说”也就见怪不怪了。  相似文献   

10.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丁思成做“村官”2年6个月了。2009年4月,她在全区114名大学生村官中率先自主创业,承包5亩地.建起了“小村官葡萄园”。之所以没有“安分”地等到3年期满报考公务员,而甘愿在似火的骄阳下挥汗如雨地“折腾”,是因为两年多积累的问题触动了她:“为什么农产品卖不出好价钱?一是村民的信息渠道不畅通,二是他们的品牌意识不强。建一个生态葡萄种植园,用品牌为村民打开销路,帮助他们致富,这正是自己第一天做村官时的梦想啊!”  相似文献   

11.
宁静 《农村青年》2006,(6):33-35
精干、低调、务实、勤奋……班丰群身上充满了企业家的气质和精神。小学毕业的她,当年闯市场时身上只有5块钱,但今天她旗下的公司已拥有两万多亩茶场,她正响应中国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带领家乡万余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途上奔跑。  相似文献   

12.
《农村青年》2007,(3):56-57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城郊乡中郢村2006年种植5.1亩滁菊,到年底收入12970元,亩均收入2543元。全村86户农民种植滁菊220亩,仅此一项全村增收275000元,人均增收近2000元。  相似文献   

13.
《农村青年》2007,(3):56-56
1万亩金花茶种植基地一期工程基本完工,50亩的金花茶加工基地全面启动,金花茶茶叶、金花茶袋泡茶、金花茶浓缩液等产品相继问世,农民种植金花茶平均每亩年纯收入达5500元……金花茶这一稀世“金花”,正成为防城港发展的又一个“金矿”。  相似文献   

14.
《农村青年》2006,(10):51-51
广东惠阳市沥林镇泮沥村塘下村是远近闻名的种葱村。村里40户村民家家户户靠种葱为生,全村种葱面积最多时达300多亩,产品一直畅销香港市场。早在14年前,塘下村民便尝试着种葱.他们从广东新会县请来种葱经验丰富的老农当技术指导,第一年试种便取得了成功,并通过外贸渠道将葱销往香港市场,卖了个好价钱。村民算了一笔账:种葱一亩地年收入可达1万多元,是种水稻的20倍。  相似文献   

15.
一位年入百万元的女商人,为了心中的田园梦,在大山里租下450亩土地,决心做一个有机农业推广者。她的种植方法很特别,虽然“主角”是紫薯,70%的地却种上了向日葵和蓖麻、薰衣草等,而且地里杂草丛生,有蚯蚓、豆青虫,还有蚂蚱,  相似文献   

16.
《农村青年》2009,(4):54-55
近年来,环江县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桑蚕业上。成立了桑蚕生产指挥部,调动广大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种桑养蚕从最初的思恩、大才、大安等几个南部乡镇迅速扩大到全县12个乡镇,桑园面积也从几年前的6万亩激增到今年的13.8万亩,养蚕农户也从几年前的4万多户增加到今年的12万户。  相似文献   

17.
饶燕枝 《工友》2010,(3):28-30
她的手机号码每个村民都知道,求职、求助短信两天就爆满; 4年多时间里,她为1652人次农民工和下岗工人提供了免费的技能培训,714人获得国家承认的技术等级证书;  相似文献   

18.
万民 《农村青年》2009,(3):61-61
去年12月9日,西安市临潼区穆寨乡西岳村农民田茂林,趁几位省、市部门领导来村视察期间,主动搭茬,“向领导反映问题”,结果被四位乡镇干部揪住衣领拉扯一番。后经医生诊断,田茂林为软组织挫伤和脑震荡。令人蹊跷的是,面对同乡被打,村民们不但不愿多说此事,更有一名村民怪田茂林,不长眼色,多嘴多舌爱出风头!(中国新闻网,2008年12月24日)  相似文献   

19.
县长干过啥     
林华玉  傅显渝 《工友》2013,(1):63-63
县长张大山上任第一天,就去了靠山村视察秋收工作,随行的还有电视台记者张强。 张县长向村民们进行了饱含深情的讲话…… 乡亲们,我的老家也在农村,我也当过农民,我也插过秧、耕过地、播过种,所以我最知道农民的心声,最知道农民不易!……  相似文献   

20.
于得水 《农村青年》2009,(12):62-63
在山东菏泽市提起大蒜,种植规模成武县是老大,全县大蒜种植面积达到30多万亩。要说到市场销售,该县的大田集镇是龙头。全镇每年种植大蒜10万亩,建有6公里的大蒜批发市场和300多门恒温库,60多家大蒜精细、深加工企业,销售达到近40万亩的数量。买全国、卖世界,常年加工出口成为该镇的王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