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孙柔嘉论     
在《围城》中 ,孙柔嘉是仅次于方鸿渐的人物。如果仅从故事的层面看 ,《围城》主要写了方鸿渐和周、鲍、苏、唐、孙五位小姐的故事。周小姐很早去世 ,并未在故事中实际出现。她与方鸿渐的定婚从改变生活道路的角度对方鸿渐产生巨大的影响 ,但对方鸿渐思想、情感本身的影响却近似于无 ;方鸿渐在回国途中被鲍小姐所诱惑 ,是典型的灵肉分离 ;在上海与苏小姐周旋 ,开始是因为空虚 ,后来则是为了接近唐小姐 ,是一个他可以走进而不愿意走进的世界 ;唐小姐是方鸿渐真正动过感情的人 ,却可望不可及 ,是一个他想进入却无法进入的世界。剩下的就只有孙…  相似文献   

2.
女人,这一胜别总是带有悲剧色彩,《性别:女》这本书就讲述了一群女人的悲剧性的故事。 作者为我们安排了一个有着七个女儿的军区参谋长的家庭作为透视这一性别的窗口。“我”(苏镁)是母亲林耘华与父亲苏德全的第六个女儿。苏家有七个女儿,父亲以金银铜铁锡镁为顺序,分别作为他的女儿们的名字。铜子生下即夭折。金子年轻能干,是县里的干部,但由于在婚前与男友发生性关系,在舆论的四面楚歌声中自杀。银子美丽细腻,受金子之事的影响而发誓终身不谈恋  相似文献   

3.
一位19岁的大连女孩小洁,一直在寻找她才出生3天就离家出走的父亲。是什么原因,让这位父亲狠心扔下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呢?又是怎样的原因。让这个女儿19年来历尽艰辛?本期《都市谈话》栏目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4.
王海青 《文明大观》2001,(11):53-53
1998年11月至1999年9月,我参与了为期近8个月的南极和北极考察,临走前,《文明大观》(那时还叫《文明建设》)的北北向我约稿,并嘱我通过E-mail将稿子发回。我答应了,可惜极地线路不通畅,无法践约。回国后,我把近六千字的写我国唯一的极地考察船船长袁绍宏的稿子传给北北。本以为肯定会受到“北老师”的表扬,因为题材和人物我认为都是独特的,全中国那时还只有这一篇,船长说他从来没有被“写”过。  相似文献   

5.
京剧人物脸谱漫谈之十──白脸奸臣须贾霍建瀛在京剧舞台上,有许多剧目是写忠奸之争的。他们分别代表着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本期介绍的京剧《赠绨袍》中的主角之一──须贾,便是一个“奸臣”的典型。须贾历史上实有其人,他是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年)的魏...  相似文献   

6.
新书推介     
这本书每一篇故事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包括世情、人情、亲情、友情、民情、爱情、乡情。每一篇故事反映了不同的感情故事,描写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生活在各种不同的处境之中,面临着各种不同的感情问题,其中有些可能就是我们熟悉的人。他们的经验,他们的教训,对我们都是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0,(6):93-93
《小康》:《苏珊的微笑》是个很“文艺”的书名.听说有人建议你把小说改叫《婚无力》?叶兆言:改名我是无法接受的。我在写的时候,就老觉得有一张美丽的面孔在那儿微笑。小说写的是一个死亡的故事,而微笑和死亡的对比非常强烈,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的《芙蓉女儿诔》,热情地赞美了晴雯高尚的品格,愤怒地控诉了逼死晴雯的封建专制主义者及其奴才的罪行,沉痛地抒发了对晴雯无限怀念、无比哀悼的感情。它是一篇在处理题材、驾驭体裁和创作方法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特色的积极浪漫主义杰作。 第一,处理题材的特点是:赞晴雯之德,哀晴雯之死,略于写事,重在抒情。诔文即今之悼词,本应在叙述死者生平事迹的基础上再赞扬死者德行,抒发哀悼之情,但《芙蓉女儿诔》是小说中作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6,(7)
正这些完美女孩身后,是她们充满父爱又见识卓远的父亲。他们,以不拘一格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极为出色的女儿我曾经说《红楼梦》就是一部失败父母大集合。但其实,《红楼梦》里还隐藏着几个教育女儿相当成功的父亲,他们以卓远的见识和不拘一格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极为优秀的女儿。他们的方法,放在今天,也一样值得借鉴。宝琴是薛姨妈的侄女、薛蝌的胞妹、薛宝钗的堂妹。和《红楼梦》里几乎终身未出过远门的姐  相似文献   

10.
《王小波中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收集的是小波生前已发表过的或小波生前已完成、但没有找到发表机会的作品,也就是说是在小波看来已经完成的作品。辑一是王小波在美国留学时期完成的《唐人故事》;辑二是中短篇小说,其中(心久天长)是王小波最早发表的一个小说作品《丑小鸭),1982年第7期),其它的则是他写于90年代的近作;辑三是三个剧本,其中前两个剧本的故事和人物与(似水柔情)相关,三个作品可以看作同一题材的变奏,用了不同的文体。这二辑作品时间跨度从80年代初到他去世之前。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在创作道路上的求索、他的叙事…  相似文献   

11.
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在中央和地方众多电视台已播出很久了,可剧中牵人思绪的情节和个性鲜活的人物仍然无法让人释怀。笔者曾深入采访过该剧原著长篇小说《父亲进城》的作者石钟山,他让我走近了现实生活中那个或许是那些真实的“石光荣”。  相似文献   

12.
安倍出生在1954年,就他这一代人的境遇,大抵可以用日本歌星美空云雀的名曲《东京少年》来形容,他们“喷着法国香水,嚼着巧克力”“右边的口袋里装的是梦,左边的口袋里装的是口香糖”。安倍本人在评论2013年时也曾用一个“梦”字来形容。  相似文献   

13.
《红色箴言》中的故事和人物,对于我这个“解放牌”(1949年开国大典后出生)来说并不陌生,但看后仍感到震撼。不论是幸福快乐时的惊醒,还是淡漠之后的痛省。都是一次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相似文献   

14.
解开曹聚仁身上的谜团周天柱曹雷恐怕没有想到,她写父亲曹聚仁的文章《父亲原来是密使》刚刚在报端披露,便激起超乎想象的连锁反应。香港《信报》载文评述:“文章披露的大量史料证据,已逐步解开了几十年的难解之谜,并让‘谜一样的人物’曹聚仁身上的谜团终有玉宇澄清...  相似文献   

15.
《公民导刊》2005,(1):48-51
媒体的力量到底有多大?这个答案也许谁也不能给出。但是,媒体以其自身的优势把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大嫂推向了全国,这就是被评为2003CCTV年度经济人物的熊德明。2004年岁末,熊德明——这个一段时间来被农民兄弟认为是自己贴心人的明星人物,再一次被媒体推向全国,但她自己却苦恼不已,一度更是和媒体有交恶的趋势。个中原由一言难尽,本刊经过努力,找到和熊德明一起到温州追薪的《重庆晚报》记者李心成、《重庆时报》记者门君诚、《现代金报》记者程超、沈姗姗几位媒体记者,请他们把自己在温州的经历写出来,与读者分享一下新闻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大事记     
《精神文明导刊》2011,(7):64-64
5月下旬,中宣部理论局、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向党员干部推荐第四批学习书目。第四批学习推荐书目包括5种图书:《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钱学森故事》《遵义!遵义!》等。  相似文献   

17.
支部生活:现代沪剧《敦煌女儿》是沪剧院倾力打造的一部原创剧,以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为原型,写了一个知识分子50年坚守敦煌的故事。当初选择这个题材是不是遇到过困难?  相似文献   

18.
去年今日,曾写过一篇《厚重的第三期》的读后感,刊发于第5期。近日收到《安徽统一战线》第5期,通读一过。又被一篇人物通讯《情涌新安潮——记黄山市副市长程永宁》所吸引,又有话想说.要说。  相似文献   

19.
正古往今来,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经典著作,无一不是以故事的形式来表现的。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把一些经典作品,通过学者用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讲故事形式,传播到千家万户。通过他们的讲述,我们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尽管已经穿越了几千年,如今依然是脍炙人口,这就是经典故事的魅力。讲故事写新闻的形式,很契合读者的阅读心理,越有故事性,就越有生命力。用讲故事的形式写新闻,国  相似文献   

20.
另一种珍爱     
曾读过一篇小说《绿墨水》,讲一位慈父为使女儿有勇气面对生活而借她同班男生的名义给她写匿名求爱信的故事。感动之余我忽然想到:人真是太脆弱了,似乎总是需要通过别人的语言和感情才能肯定自己、热爱自己。如果有一天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去关怀你、爱护你、倾听你、鼓励你——人生中必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