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基层工作多年,先后担任新民市姚堡乡中腰堡村党支部书记、新民市周坨子镇党委书记。当村党支部书记10年,一个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的贫困村变成人均收入超万元的富裕村;任镇党委书记5年,一个“穷沙窝子”小乡镇成为人均收入超两万元的辽宁十大“魅力乡镇”。在书记的岗位上,我时刻牢记,组织把这个位子给了我,就是把一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的安危冷暖托付给我,这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责任,必须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敢担当、有作为。  相似文献   

2.
正他是农民的儿子、中共十八大代表、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0年间,他把一个负债近百万元的中腰堡村变成了人均收入过万元的富裕村;5年间,他把一个柳绕地区贫困落后的乡镇变成人均收入超万元的辽宁十大"魅力乡镇",走出了一条后发赶超的奋进之路,被总结为"周坨子镇经验"广为推广。他,就是辽宁省新民市政协副主席、周坨子镇党委第一书记徐占海。  相似文献   

3.
在农安县东北角,位于松花江沿岸,饮马河和伊通河交汇处,有一个偏远的山村叫东排木村。1985年以前,这里贫穷落后,人均收入仅有75元,家家住着茅草房,村欠外债12.6万元。人们管东排木叫“东白扔”。如今的东排木村,群众富足,五业兴旺。村里有5个企业,固定资产50多万元,流动资金20多万元,年人均收入1503元。家家住上了新砖房,有90%户年收入超万元,有95%户看上了电视,用上了洗衣机,20%的人家购买了摩托车。 说起东排木村的巨变,大伙谁都  相似文献   

4.
五常市有个二河乡,二河乡有个新庄村.1999年,新庄是全乡最穷的村,年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村集体还背负着140多万元的外债;2008年,新庄村人均收入达到6300元,居全乡之首,村集体也有了几百万元的固定资产.  相似文献   

5.
金水河村委会热作村民小组,是金平县有名的移民村,全村65户284人,95%以上的村民来自省内其他地方。如今,依靠种植橡胶、芒果、柚子、荔枝等多种经济作物,热作村民小组的群众过上了富裕的日子,2008年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村集体收入10多万元。  相似文献   

6.
2007年,西华县田口乡滩上村又是一个丰收年。村党支部书记王学贞带领村民栽培的1200万袋黑木耳收入达1300万元,人均7700元,再加上其他收入,人均纯收入超万元,全村家家户户年收入都是数万元。  相似文献   

7.
和平村地处伊通县西北部,属半山区。90年代初,这个村是全县有名的后进村,外债高达70多万元。近年来,这个村富了,不但还清了外债,而且集体积累已有40多万元,去年人均收入达到2430元。这变化的奥秘是什么?建一个好支部,有人管事。1994年,女干部宋金...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06,(11):F0003-F0003
薛东生从2001年担任通化市二道江区三道江村党总支书记以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大胆改革,积极创业,锐意进取,无私奉献,带领全村党干部和广大村民,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一个落后村变成了一个文明富裕村。6年来,三道江村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1倍多,达到了5000多元;村集体收入增长了10倍,达到了350多万元;村公共积累增长了3倍多,达到了1000多万元;经济总量增长了20倍,达到了1亿多元。  相似文献   

9.
肖兵 《党史纵横》2006,(4):53-53
他放弃了城市户口,毅然来到农村扎户。短短的5年,他将一个年人均收入703元的穷山村变成了人均收入近万元的小康村、平安村。从商界怪人、致富奇人到管理能人,他就是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金胡新村党支部书记樊洪义。金胡新村原本是山坳里依山而邻的两个村,一个是金家岭村,另一个  相似文献   

10.
老区农民想什么?前些天,我们就这个普普通通的课题在嫩江县白云乡走访、调查、座谈,发现这个老题目有了大变化,新内容。尽管白云乡近些年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变化程度走在全县前列;尽管人均收入逐年增长,还有20户人均收入超万元,但是有相当数量人口人均收入不到干元,还存在较严重的吃水准、“走路”难、看电视难、看病难等问题。农民的生活还在温饱线上徘徊,还在低质量中奔波。  相似文献   

11.
温志平 《云岭先锋》2015,(7):F0002-F0002
从破烂蕉堪的土掌房、茅草房变成别致的别墅、楼房;从道路泥泞、畜粪遍地的“脏乱村”变成花果飘香、干净整洁的“花果园”;从人均收入不足200元的“贫困村”变成人均收入过万元的“小康村”,一个个普通的移民村庄。  相似文献   

12.
我叫丁永华,今年51岁,现任集安市青石镇秋皮村党总支书记。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7年来,秋皮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集体财产达到3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500元。村党总支先后被省委授予“小康村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标兵党支部”称号。  相似文献   

13.
寺壕子村是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一个只有320户1375人的小村落,名不见经传,但它的发展轨迹,取得的成就,足以使四乡八邻为之感慨,由衷赞叹。全村有6个村办企业,固定资产1000万元,年工农业总产值达520万元,年集体收入60余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为2800元,是全县名符其实的“第一村”。  相似文献   

14.
正铜仁市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坚持依法治村,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6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28万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600多万元,村级固定资产积累达1600多万元。一条条水渠环绕山间、一片片果林绿染枝头、一丘丘田畴翠绿流淌,一栋栋风格统一、古色古香的土家传统民居在青山绿水映衬下分外惹眼。仲春时节,记者走进铜仁市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院落里、村道旁、山岭间,桃花、李花竞相开放,  相似文献   

15.
市场是只无形的手,它可以把你举上成功的顶峰,也可能把你抛入失败的深渊。已成为历史一页的1993年,带给省交通水泥厂的是胜利的喜悦和成功的欢乐。工厂实现利税超千万元,职工人均收入4396元。1994年上半年该厂满负荷生产,产销平衡,实现利税500多万元,职工人均收入高于去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们何以立于不败之地呢?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沙坪坝区覃家岗镇新桥村现有人口2348人,辖8个经济合作社,8个村属企业;村设党总支,有3个党支部。新桥村人均耕地不足三分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全村总产值只有10多万元,人均收入158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村党总  相似文献   

17.
建新村变得令人刮目相看!1991年,建新村人均收入只有400元,村集体外债16万元,在开鲁县是出名的贫困后进村。而到了1999年,拥有333户、1356人口、耕地面积4350亩的建新村,在遭受严重旱灾的情况下,粮食总产突破600万斤,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村集体存款30多万元,一跃成为全乡的小康示范村。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建新村人自己的话说,就是他们有了好的党支部。1992年初,在县、乡两级组成的后进村整顿工作队的帮助下,新的党支部成员产生了。新班子一上任,便不负众望,他们从治懒和治愚入手,…  相似文献   

18.
正从几近荒废的百年果园到栽植3万余株精品果树的千亩果园,义县老庭沟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历经4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锦州市义县七里河镇七里河村群众脱贫致富、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七里河村也从曾经的贫困村发展成为人均收入超2.2万元的富裕村。8年前的七里河村有"国标贫困户"178户,村集体没有收入来源,自然气候十年九旱。面对这样的困境,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姜鸿雁  张小美 《新长征》2010,(12):34-35
"耕地山间挂,吃水山沟爬,行路山桥险,有女山外嫁"。这是以前生活在集安市榆林镇复兴村人们的真实生活写照。如今的复兴村由原来一个集体经济欠债2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的贫困村、落后村,  相似文献   

20.
正草河口镇茳草村地处大山深处,是本溪满族自治县最南端的小山村,曾是省级贫困村。4年前,村集体负债100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6000元;村子成了"烂摊子村",村党组织成了全镇"后进党支部"。2015年年底,我来到茳草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的头两个月,我走遍了所有村屯,走访了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