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神文明导刊》2006,(10):29-29
在8月7日召开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经验交流会上,市直机关系统启动了公务员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4万多名公务员在2006年下半年将轮流接受专门的礼仪知识培训和学习奥运知识,并在“带头做一个好市民”活动中带动市民营造文明社会风尚。首都文明办主任张慧光出席经验交流会,她在讲话中强调,公务员代表政府形象,启动公务员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目的,是要求公务员对文明礼仪从“知道”转入“做到”,为市民做出表率。  相似文献   

2.
我省公务员队伍建设基本状况"十一五"以来,我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公务员队伍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法规制度不断健  相似文献   

3.
《现代人事》2003,(8):18-19
我省国家公务员培训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多年来围绕全面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建立勤政务实、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的总体思路,初步建立起制度完善、运作规范、设计科学、重点突出,与我省经济发展及现代行政管理需要相适应的公务员培训框架,为建立学习型政府和我省经济  相似文献   

4.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赋予公务员的权力与义务,要求他们必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执行好国家公务。如何使他们履行好职责,发挥极大的潜在能力?面对公务员制度刚刚建立、公务员队伍初步形成的现状,应该努力从以下三个方面营造一个有利于公务员开拓进取的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5.
提高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和谐武汉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的公共服务能力,是指公务员在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时,运用现代公共行政方法和技能,利用公共资源,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以满足公共需要所具备的本领。构建和谐武汉,对提高公务员的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迫切要求。公务员作为公共服务职能的执行者,必须站在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高度、站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和谐武汉建设的职责的高度,努力培养自己的公共服务意识,自觉锻炼和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晓红 《前沿》2007,4(10):139-142
公务员道德,指的是公务员在其行政和履行公务活动中形成并且必须遵守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以及在其特定职业实践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道德传统、道德心理意识、道德品质等。它是公务员在公共行政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公务员这一特定职业的职业责任的价值表达。公务员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但它不是一般的职业道德,具有其特殊性。公务员道德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伦理意义,因而研究公务员道德及其发展过程就成为格外重要的一项工作了。公务员道德发展过程依次经历"前道德阶段"、"习惯道德阶段"和"自律道德阶段"。  相似文献   

7.
傅璟 《人民论坛》2012,(23):32-33
"服务型政府"是当下社会对中国政府的角色期望,与之相适应,公务员的社会角色定位为社会公仆。解决当前公务员队伍社会角色履行中存在的官本位思想严重、能力评价不准确等问题,需要培育公务员公共精神,建立、完善公务员的监督机制、惩罚机制、激励机制,正确评价公务员的个体能力,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等。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宝鸡县西山建委下派锻炼公务员孟晓喻来稿提出,我省每年面向全国从应届大学生中录取一批公务员,并下派到基层挂职锻炼两年。在这两年的社会角色转型期间,下派锻炼公务员应当跨越以下八个心理误区。  相似文献   

9.
《就业与保障》2005,(5):36-36
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对现在各级党政群机关和经批准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单位公务员岗位的下列人员,坚决予以清退:以借调等形式在公务员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在公务员岗位上工作的工勤人员;参加全省国家公务员统一录用考试不符合资格条件以及未被录用的人员;2001年2月1日后未经全省统一考试违规进入的人员。  相似文献   

10.
《协商论坛》2011,(11):34-34
塑造公务员良好形象随着网络传媒的快速发展及对外交往的日益扩大日显重要,公务员一些看来“微不足道、习以为常”的小毛病,如果被忽视,就会在网络上被“翻炒”,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在一些场合,公务员言行举止表现失当,其实质是不尊重礼仪规范、不遵从交往规则造成的,也是缺乏礼仪教育的结果。目前我国公务员在礼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相似文献   

11.
潘育萍 《政策瞭望》2012,(12):46-47
实行和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对贯彻落实党的德才兼备用人原则、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构建公平竞争和公开监督的用人机制、提高公务员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省行政机关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实施近20年来,始终坚持"凡进必考"的公务员录用指导思想和"公平考录、依法考录、科学考  相似文献   

12.
时美英  朱晓峰 《前沿》2006,(9):166-170
公务员素质是一国公务员角色意识的彰显,是国家“吏治”的基础。调查问卷涉及到公务员的行政观念素质、行政能力、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国公务员整体素质现状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公务员缺乏正确的权力观和服务观;行政能力有待提高;知识结构老化,缺乏新知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识不足,缺乏信心;缺乏坚定的政治信念,为了个人私欲的满足,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存在问题凸现公务员制度运行机制的缺失:在选拔任用上,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在考核制度上缺乏客观量化的考核标准、科学的考核方法和专业化的考核人员;公务员培训无法满足公务员个性化的需求;工资制度不能充分体现吸引人才激励竞争的功能;缺乏公务员的退出机制和有效监督机制。努力探索提高国家公务员素质的对策:完善公务员制度,加强行政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公务员的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3.
近日,人社部、国家公务员局下发《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十二五期间,全国公务员将轮训一遍职业道德,培训内容包括学习古代官德。公务员是不是官?这个问题我们要弄清楚。按照定义,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中国公务员有多少?在网上查一下,截至2010年年底,有宽义的1053万,还有狭义的500万,更有最广泛意义上的4000多万人。难道说这些人都是官?让这么庞大的人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国家指出基层公务员薪酬决定应参考企业相当人员薪酬,但该指导性要求中"相当人员"的政策描述过于笼统并缺乏可操作性,加大了甄别基层公务员薪酬影响因素的难度。以明确薪酬比较对象为基础研究基层公务员薪酬影响因素,有利于政府管理部门定位基层公务员薪酬的不合理影响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基层公务员薪酬政策。通过2014年湖北省薪酬调研数据明确基层公务员在企业中的"相当人员",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基层公务员与企业相当人员薪酬差别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基层公务员在企业中的"相当人员"是指企业中低层管理人员,基层公务员薪酬略高于企业相当人员,而影响基层公务员薪酬的不合理因素主要为单位可支配收入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从四月一日起,陕西商洛市市直机关的国家公务员,在履行职位职责中如有“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将受到投诉;一个职位在考核年度内受到两次以上的投诉,将受到“行政告诫”,考核确定“不称职”等次,直至辞退等处理。这是商洛市政府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等法规  相似文献   

16.
一是文明礼仪风。全县印制文明礼仪知识手册20000余本发放到农民手中供群众学习,同时组织全县美术爱好者集中创作出一套通俗易懂的文明礼仪常识漫画,在全县巡回展出。  相似文献   

17.
对完善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完善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建议对<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中的相应内容作适当修订.即对于报考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资格条件要作出更明确的规定;面试一律由政府人事部门组织实施;凡与应考者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员,面试时应予回避;面试考官必须由取得面试考官资格的人员担任,实行持证上岗;必须加强对考试录用全过程的监督;应规定笔试和面试成绩的有效期.  相似文献   

18.
近期,四川省简阳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办公室等单位联合举办“牵手文明、共建和谐”文明礼仪传递活动。旨在推广普及各种文明礼仪知识,让市民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提升自身文明素养,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树立良好的城市人文形象。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强机关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保障新录用公务员的素质,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省人民政府专门颁布了《陕西省国家公务员录用办法》,规范了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10年来,各级机关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坚持“凡进必考”,严把公务员  相似文献   

20.
黄波 《长白学刊》2000,(1):64-67
国家公务员是指依法定程序产生,在国家行政机关中任职,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行政公务的人员。公务员是政府管理的主体、政令实施的执行人和政府权威的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