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内部要继续改革,对外进一步开放。""总的来说,这条道路叫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模式",一是指中国的社会主义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二是指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形成的"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在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模式"成功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61年,经历了新民主主义、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大的发展阶段。新民主主义救了中国;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使中国走入了绝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了中国。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我们对"中国特色"的理解是逐步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要从中国的实际和特点出发,更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我们不仅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且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32年改革的实践证明,我国的"渐进式改革"是成功的。但我们不能形而上学地看待"渐进式改革"。改革在渐进中必须有突进。无论从群众的愿望看,还是从实践状况看,突进的要求日益明显、日益迫切。我国的改革亟待迈出新的步伐,实现新的突进。  相似文献   

4.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政策李瑞,邵淑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国新时期的民族问题是中国社...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强调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①这一重要论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点睛之笔。它不仅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6,(2)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阐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强调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基本遵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厦的根基。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引领着中华民族迈出新的征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举措。"四个全面"以当代中国的时代条件为背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面对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四个全面"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是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战略措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抓手,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8.
刘保明 《前进论坛》2013,(12):18-19
2013年2月7日,中共中央举行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7月22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中央统战部举办的统一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也明确强调,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9月1日,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2013年秋季开学典礼上,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令计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进行了系统阐述,并提出要充分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基本要求。这一科学论断首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参政党结合在一起,是对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历程的科学总结,是对民主党派性质和政治地位的科学论断,是对各民主党派新时期发挥职能作用的科学把握,是多党合作理论的重大创新,必将有力指导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语境中,"富强"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范畴,包含了民富国强、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富强、人民物质精神的共同繁荣和和平崛起下的富强等五个内容。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富强"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判断时代特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牢牢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结合起来提出的新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将"富强"上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其深刻的必要性。应当端正社会主义价值立场,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此基础上,"富强"才能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良性运转的动力源泉,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个科学结论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纲领。它不仅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在实践上也是极其重要的。历史经验证明,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革命才取得了胜利;同样,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必须找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了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07页)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  相似文献   

12.
我们党在长期探索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必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根本指导原则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基本内涵是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总体思路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我们党通过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经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为十二条原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和新贡献,它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张久荣(一)毛泽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方法论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而要实现这种结合,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4.
彭焕才 《湖湘论坛》2008,21(6):28-2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塑造的。它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革新、对资本主义的扬弃,体现了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中国特色"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揭示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5.
张学成 《传承》2008,(8):48-4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本文首先论证了毛泽东、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都主张"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共同理念,然后对比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方式上的不同,最后总结了五十年探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本文首先论证了毛泽东、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都主张"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共同理念,然后对比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方式上的不同,最后总结了五十年探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我们应当以开放性的视野,从一般与特殊的统一上思考这个理论体系的意义与价值。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理论、实践的创新,破解了并继续破解着现实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史上的四个"世纪难题":反思和调适改革开放同社会主义的关系,坚持在改革开放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反思和调适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反思和调适民主政治同社会主义的关系,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反思和调适人的发展同社会主义的关系,确立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新发展观。我们应当以开放的态度,从全人类发展的高度,从"中国向度"和"世界向度"的统一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化拓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经历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第一次飞跃是与毛泽东同志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第二次飞跃是与邓小平同志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毛泽东是推动第一次飞跃的主将,又是推动第二次飞跃的先驱者。在第二次飞跃中,他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上提出了重要的理论观点,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面确立起到了启航开道的作用。他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驱者。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许多正确的、至今仍有重要意义的理论观点。这些理  相似文献   

19.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最根本的保证,这是纵观新中国的法治发展历程得出的基本经验。新时期新阶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做到三个统一,即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履行职能统一起来;将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0.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我们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从哲学的角度去考察,这条路线及其实践的成功,就是它始终坚持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法的精神,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