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重返八十年代的延续和深入,文本和细读讨论有意识地淡化问题意识,对作家作品抱有更多的历史的理解和同情,通过对作品文本的细致开掘,呈现作品更丰富的内在肌理和思想理路。在此视角下,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张承志《北方的河》是一部过渡性的小说,这种过渡性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它于1960年代的青年运动与1980年代的思想解放之间建立了有价值的关联点,这些关联关乎我们对自己历史的自觉清理和对未来的深度展望。  相似文献   

2.
作为重返八十年代的延续和深入,文本和细读讨论有意识地淡化问题意识,对作家作品抱有更多的历史的理解和同情,通过对作品文本的细致开掘,呈现作品更丰富的内在肌理和思想理路。在此视角下,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张承志《北方的河》是一部过渡性的小说,这种过渡性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它于1960年代的青年运动与1980年代的思想解放之间建立了有价值的关联点,这些关联关乎我们对自己历史的自觉清理和对未来的深度展望。  相似文献   

3.
作为重返八十年代的延续和深入,文本和细读讨论有意识地淡化问题意识,对作家作品抱有更多的历史的理解和同情,通过对作品文本的细致开掘,呈现作品更丰富的内在肌理和思想理路。在此视角下,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张承志《北方的河》是一部过渡性的小说,这种过渡性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它于1960年代的青年运动与1980年代的思想解放之间建立了有价值的关联点,这些关联关乎我们对自己历史的自觉清理和对未来的深度展望。  相似文献   

4.
作为“重返八十年代”的延续和深入,“文本和细读”讨论有意识地淡化问题意识,对作家作品抱有更多的历史的理解和同情,通过对作品文本的细致开掘,呈现作品更丰富的内在肌理和思想理路.在此视角下,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张承志《北方的河》是一部“过渡性”的小说,这种过渡性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它于1960年代的青年运动与1980年代的思想解放之间建立了有价值的关联点,这些关联关乎我们对自己历史的自觉清理和对未来的深度展望.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小说文本的“媒介化”可归因两方面:一是作者的目光聚焦在当时的市民生活;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市民生活中,各种各样媒介物已经成为必需品。电灯、照片、报纸、电话、电车、无线电等媒介物在张爱玲的作品文本中,充当作品文本的材料元素。另一方面,张爱玲的小说文本中,媒介物和小说人物之间存在紧密关系,决定了媒介在小说文本中成为“隐性叙述者”,参与了一个个凄婉动人的故事的“讲述行为”。以电灯为例:电灯在张爱玲的小说文本中构造了一个光影空间。空间能承载一种记忆:历史的记忆、心灵的记忆、生命的记忆。人的感知沿着记…  相似文献   

6.
历史小说,通常是指以历史生活作为取材领域,以 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基本内容和描写对象的小说。但是,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历史观、文学观的变化,有人开始把文本叙述中只有“虚”的历史形态而无“实”的史实依据的虚构性作品也包容进来,并以示与传统的历史小说相区别,  相似文献   

7.
王鲁宁 《求实》2012,(Z1):107-109
一、戏仿作品的含义和特征戏仿作品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创作手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包括小说、绘画、诗歌、戏剧、音乐、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通信和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国际互联网的普及日益加速,不仅为戏仿作品的制作提供了更  相似文献   

8.
陈继明是近年来保持旺盛创作生命力的一位青年作家,发表小说百万余字.他发表的作品,大多被选刊及各种选本选载.他执著于对现实生活的打量和观察,笔触不断延伸在乡村与城市、历史与现实、理想与欲望之间,试图索解时代与人命运的内在关联,在不懈地探索和靠近历史和人性的真相的过程中,寓于深刻的批判和反思,复归文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标识性术语.“表示任何一部文学文‘应和’(echo)其它的文本.或不可避免地与其它文本互相关联的种种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是公开的或隐蔽的引证和引喻:较晚的文本对较早的文本特征的同化:对文学代码和惯例的一种共同积累的参与等”^(p373).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批评概念首先由法国学者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符号学》中提出,她认为每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在文本之中总是存在着其他文本的影子。  相似文献   

10.
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鲁迅……电视剧《觉醒年代》让无数个历史课本上的人物变得鲜活起来.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作品之一,《觉醒年代》聚焦建党风云人物,突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的崇高理想和卓越贡献. 《觉醒年代》从2月1日在央视开播并登陆优酷等网播平台后,口碑持续发酵,该剧的豆瓣评分高达9分.更难得的是,该剧收获了大批年轻粉丝,并在社交平台持续带动话题升温,甚至还引来了不少年轻观众弹幕催更.  相似文献   

11.
刘超 《党史博览》2006,(1):30-33
延安:抗战时期中国的另一文化中心历史是现实的脐带。共和国史涵盖了20世纪后半叶,而它与此前的历史关联甚密,特别是与20世纪前半叶关系尤深。共和国与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有两大隐伏的历史纽带,一为五四时期,一为延安时期。前者始于20世纪前10年终于20年代,后者始于20世纪30年代止于40年代。简而言之,这一过程是这样的:五四时期的一部分初具共产主义信仰的文化人和学生活动家,南下建党,后转战西北,大规模地汇聚于延安(陕甘宁边区或其他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局部地区执政,将其政治理念付诸实践,为日后执政积累经验。历史表明,延安时期基…  相似文献   

12.
王艳文 《世纪桥》2009,(15):39-40
劳伦斯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为著名的作家之一,在《白孔雀》这部作品中,他超越时代地意识到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的困惑和痛苦。作者在对该小说进行文本分析后认为,作品中现代文明下主要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及作家所采用的象征手法体现和强化了劳伦斯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错批1人,误增3亿”成了许多文献对50—60年代(指20世纪的,下同)中国人口政策及其后果的概括,甚至某家刊物还发表文章提出,毛泽东的最大错误并非发动“文革”,而是在人口问题上的失误。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考察5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政策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借以廓清有关历史事件的实际影响。一、毛泽东人口思想辨析:实事求是地看待50年代围绕人口问题进行的争论50年代末,理论界发生了一场对马寅初“新人口论”的错误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当时制定和推行正确的政策。这是不容回避的历史事实。问题是,这场争论和批判与毛泽东到底有多大关联?它是否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中央已经作出的一系列控制人  相似文献   

14.
周梅森的《人间正道》作为一部反映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改革的长篇小说,描写了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经济却欠发达的中型城市,在经济体制面临全面转轨和生产关系面临深刻变革的历史性时机,上至省委书记和市委书记,下至普通工人、农民及各阶层人们,如何艰难地走出困境,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进程的波澜壮阔的生活场景,不失为一部全景式地反映我国所处独特历史时代的重要作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三位重要人类学家的作品,得出关于历史与文化的三种不同理论:格尔茨将历史作为一种文化文本;萨林斯认为文化与历史相互界定的,历史是结构化的过程;沃尔夫是将历史视为物质关系的发展过程,文化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并且要放在政治和经济的脉络中解释。  相似文献   

16.
史义军 《党史博览》2011,(7):47+52-47,52
20世纪80年代,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和《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两套文献集,是历史转折时期高层决策的重要历史文本,也是研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当代中国史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7.
革命转变时期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外的独立的社会形态,更不是这两种社会形态的其他表现形式,而是介于两种社会形态之间的过渡性的历史发展阶段。它既遗留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不平等的生产资料分配等部分弊端,也具备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无产阶级专政、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等基本特征。只要革命转变时期的这些特征存在,这个社会就不能说是发展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用革命转变时期概念阐释了一种积极的、辩证的历史观,表达了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为其后继者批判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提供了锐利的理论武器。这一思想表明,捍卫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科学性、革命性的不是文本信条,而是与时俱进的革命实践。  相似文献   

18.
正一常彬新著《硝烟中的鲜花:抗美援朝文学叙事及史料整理》对文学与历史间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研究,在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讨论叙事的历史情境,同时也施行独立的文学观念:既研究了抗美援朝文学文本周围的社会存在,又研究了社会存在中的文学文本,深处的视点是文学内外的历史精神,而不停留于文学文本和社会文献的事实中。这种研究视野将文学文本与历史情境放在一起而考察文学文本与历史的不断对话和循环,既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抗美援朝叙事进行描述,又从文本研究的角度探寻文学叙事自身的意义,将历史意识与文学意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曦石 《学习导报》2013,(20):33-33
本期向大家推荐的是当代著名国画家杨之光的作品《一辈子第一回》.作品创作于1954年。现藏于中国美术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普选是一件惊天动地、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标志着翻身做主人的中国人民获得了真正的民主权利。《一辈子第一回》抓住这个历史时刻的一个细节,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平生第一次拿到选民证的老年妇女的喜悦心情。  相似文献   

20.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是中共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从党章文本分析的视角,考察中共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观的历史变迁,认识处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问题的历史折射和反映中共自身成长、发展的历史进程。在幼年、不成熟、犯错误时期,中共对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问题的认识发生偏差;走向成熟后,这一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处理。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