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蔡星天 《奋斗》2012,(7):61-61
常言道:“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对于“德”之功效,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司马光有过精辟论述: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  相似文献   

2.
刘亚丽 《党史文苑》2007,(12):32-35
1915年,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其宗旨是:“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志也”,“只从事国民运动,勿囿于党派运动”。由于陈独秀不涉“时政”和“不党”的双重声明.以及他切实改造国民性的努力,吸引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参加到《新青年》当中来,使改造国民性为主流的文化启蒙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旨。  相似文献   

3.
倪洋军 《党课》2011,(24):63-64
人无志不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作为人民公仆,更加需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要有“宁瘦一身肉,为民谋实惠”的志气和勇气。  相似文献   

4.
正【引用】"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原文节选】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  相似文献   

5.
“抗战军人之魂”一语,出自周恩来为悼念张自忠将军所写的文章:“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相似文献   

6.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苏东坡也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先哲所言的“志”指的就是能够克服困难,控制行为,实现理想目标的意志。道德意志就是意志在道德行为活动中的运用,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根据某种道德原则来支配、调节、控制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  相似文献   

7.
《庄子》上有这么一则寓言:“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玩味之余,笔者深深敬佩匠石的“斫垩”之诚、“运斤”之勇、“尽垩而鼻不伤”之高超技艺。同时也为郢人临斤“立不失容”的精神所折服。  相似文献   

8.
张春波 《前线》2013,(11):83-83
古人云:“志正则众邪不生。”这“志正”,鄙人理解,即品德美好。所以,古人又言“清正在德”。且有“德若水之源”一说。德净,则水清;德污,则水浊。品德美好,污浊灵魂便不会附体;品德不好,就会丢失纯洁心灵;品德美好,才能成为清正之人。春秋时,宋国人子罕清正,深受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专家鉴定后拿着献给子罕。子罕拒收,  相似文献   

9.
朱汉桥 《学习月刊》2012,(18):42-43
我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支持潜江等3个直管市冲刺全国百强,成为全省‘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的目标要求后,省委、省政府又迅速到潜江召开现场办公会和三级干部大会,为潜江发展授旗定位、鼓劲动员。潜江市委、市政府以此为契机,号召全市上下奏响新一轮发展“冲锋号”,立率先冲刺全国百强之志,争“三化”协调发展示范之先,努力把潜江建设成为更加璀璨绚丽的“荆楚明珠”。  相似文献   

10.
志当存高远     
人贵有志,为政者之志更当高远。有了远大志向,才会站得高,看得远,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锐意进取,孜孜以求。志者,志向、志气、意志也。屈原“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体现的是身处逆境而不移操守之志;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表现的是老而弥坚、百折不挠之志;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所怀的是爱国忧民之志。  相似文献   

11.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政之志如何实现 ?一位领导同志说得颇有道理:最基本的是廉政,不做徒有虚名的“样子官”、华而不实的“清谈官”、好吃懒做的“享乐官”、混世混事的“糊涂官”,唯如此,才可取信于民,事业有成。   微言而道出要义,盖因深知“四官”之害:“样子官”好做表面文章,热衷于花架子和形式主义,汇报成绩时少不了“锦上添花”,不足处便使出“妙笔生花”本领;“清谈官”毫无责任感,或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相差甚远,因为没有真才,不敢开拓创业;“享乐官”丢掉了公仆本色,不思为民办了多少事、为国担了…  相似文献   

12.
“民本”局长夫妻共同受贿 万善志在市财政局长职位上最后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着重谈到了“建设和谐常德,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财力支撑”问题。他说:“全市财政系统将更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以民生为重的理财观念,切实保障好民生民本支出。要想弱势群体之所想,可花可不花的钱坚决不花,  相似文献   

13.
乐水     
李仁凤 《奋斗》2006,(8):33-33
孔子曰:“智者乐水。” 孔子观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答曰:“夫水,遍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卑下倨句,必循其理,似义。浩浩乎不居,似有道。其延万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绰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就洁,似善。发源必东,似志。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相似文献   

14.
孔子曰:“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信其志?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情欲信,辞欲巧。”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类思想感情的反映。所言之词,假如没有文采,就不会激动人心,更不会流传久远。这个观点被普遍认为是古今中外传统的修辞原则。  相似文献   

15.
于成龙是山西永宁 (今离石县 )人,于清顺治十八年 (1661年 )任广西罗城知县。罗城“偏处山隅,峦烟瘴雨”,传说北方人若去,“生还者十不一二”,亲朋劝他莫往。他以“古人义不辞难”相告,变卖部分家产,得银百两以作盘缠。行前他表示:“我此行决不以温饱为志,誓不昧‘天理良心’四字。”当时,罗城县城只有居民六家,全住茅屋。县衙中长满荒草,中堂、内宅也皆为茅屋,条件十分艰苦。于成龙从老家带去的几名壮仆,先后病死四人,剩下的大都弃他而去。但于成龙“义不辞难”之志仍不动摇,堆土石为几案,在柱下支锅做饭,与当地百姓有盐…  相似文献   

16.
王珉 《党史纵横》2013,(11):1-1
中华民族历来推崇诚信。“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古训,昭示了诚信之重要。领导干部有没有诚信、诚信度高不高,不仅关乎自身形象和威信,而且关乎全社会诚信建设。对于领导干部而言,  相似文献   

17.
修炼“成就人”的气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千五百年前,先哲孔子就曾经提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无独有偶,《圣经》上最著名的故事之一,是耶稣基督为门徒洗脚。耶稣说:“每天去传播福音的人不是我,是我的门徒,所以我要跪下来为他们洗脚。”可见,中外“圣人”都认为,成人之美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成就他人需要有宽广的心胸、助人为乐的精神和施恩不图报的气度。  相似文献   

18.
一、勤奋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国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留给我们无数劝学言和发愤学习的感人故事。例如《论语》中“学而不倦,诲人不倦,”《礼记》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荀子》中“学不可以已,”《晋书》中“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典籍记  相似文献   

19.
《先锋队》1999,(12)
李立三曾犯过“立三路线”错误。但他从不讳言自己的错误,经常向人们作自我批评。一次,他和几位不熟悉的上海地下党的同志见面。有位心直口快的同志一听说他是李立三,马上就说:“啊!你就是立三同志,人家说你犯过错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其他同志觉得这样问太唐突,责怪这位同志冒失。可李立三毫不介意,向他们讲了自己犯过的错误,要大家引以为戒。1945年11月,在庆祝苏联十月革命28周年纪念活动时,会议主持人宣布:“请李隆郅同志作报告。”只见一个瘦高个的中年人接过话筒就讲开了。他讲了苏联十月革命的经过和经验,又…  相似文献   

20.
三峡工程。中国人的百年之梦。1956年夏,一代伟人毛泽东奋笔疾书,描绘出了三峡的壮美前景:“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如今,梦想成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