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快速准确的判断火场尸体是生前烧死,还是死后焚尸,可为判断火场性质,明确死因及其死亡方式,尽快为侦查提供正确方向。笔者针对辖区内近年来的火场尸体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快速准确的判断生前烧死还是死后烧伤的检验方法,为一线法医提供参考。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案例均为近8年本单位检验鉴定的82例火场尸体。尸体鉴定材料包括前期调查情况、现场勘验情况、尸表检验、解剖检验、毒化检验。经鉴定确认为生  相似文献   

2.
侦查员或现场勘验人员在进行现场分析时,可充分利用勘验过程中发现的人的活动痕迹,同时结合人体损伤特征,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还原,达到现场重建的目的。本文介绍了一起出租屋内的死亡案件,现场勘验人员利用现场勘验和尸体检验情况,成功地对现场中人的活动轨迹进行了分析,完成了现场重建,为判断案件性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由于性变态杀人案件的现场与一些常态人的性犯罪杀人现场、常态人杀人案件伪装现场和精神病患者杀人案件现场有相似之处,给侦查人员把握案件性质增加了难度。对案件认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与报复和奸情杀人案件现场相比较报复和奸情杀人案件现场的尸体损伤有时候也存在手段极其残忍的情景,如被害人尸体的乳房和阴部被切割掉等。但是报复和奸情杀人案件的案犯这一行为不是为了性满足,只是因为对被害人恨到了极端或者为了伪装成性变态杀人现场而为之。这两类杀人案件有一个共性特点,就是案犯与被害人之间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并且关系密切的占多数。报复杀人案件中,虽然也有与被害人之间互不熟悉的,如被雇佣犯罪,但是雇主与被害人之间却是相互熟悉的。况且报复杀人案件的被害者没有性别和年龄之分。而性变态杀人案件的被害人大多为女性并且多是年轻女性。与强奸杀人案件现场相比较强奸杀人案的犯罪分子施用暴力威逼、伤害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迫使对方就范而与之性交,  相似文献   

4.
<正>1案例资料1.1案情摘要2016年×月×日上午,×市郊区田野里发现一"无头"尸体,疑为他杀,110指挥室要求刑事技术人员勘验现场。1.2现场勘验现场位于×村北侧约1000m处的一片茅草地内。在茅草地内有一个南北长10m、东西宽5~7m、深1m的土坑,在土坑北侧边缘处发现一具男性尸体,头北足南,仰卧,双上肢平伸置放于尸体两侧地面  相似文献   

5.
<正>1 案例资料 2003年5月28日上午,发现在某甘蔗园靠近路边的园地里,有一具被破棉被覆盖着的尸体,遂报案。 现场勘验 男性尸体,尸体头北脚南呈仰卧状,双小腿屈曲压于双大腿下面,膝盖距路基护坡50cm,  相似文献   

6.
法医在命案侦破中的作用是为侦查提供线索,为诉讼提供证据。命案侦破中最关键的环节是法医对命案现场的勘验和分析,主要包括对血迹的发现和提取.遗留物和附着物等生物检材的搜寻和提取,尸体以及尸体周围相关物品的勘验分析等。这些技术手段在某种意义上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法医病理学概念,即主要解决死亡原因、死亡时间、死亡性质以及致伤工具等关于受害人的问题,而要通过现场勘验来刻画案犯。即关于案犯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1案件资料 1.1案情简介 2006年11月12日,兴隆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接到青松岭镇花园村干部报称:在本村村民李某某家水果窖内发现一具尸体,经现场勘验,发现为女性尸体,年龄在30-40岁之间,全身裸露,尸体大部成白骨化。  相似文献   

8.
在法医学尸体勘验过程中,仔细分析研判尸体及现场的各个细节,确定哪些细节是关键"依据",对案件的性质分析和现场重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案例初步探讨关键细节的抓取思路和方法,以期抛砖引玉,对法医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生活中,火灾时有发生,发生的起因也千差万别。火灾发生后,因火的燃烧,人为救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场往往遭到较大的变动与破坏,许多反映现场的客观征象多已丧失;火场中的尸体,有的是生前烧死,有的是死后焚尸,还有除燃烧以外其它原因致死者。  相似文献   

10.
1案例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验 某日。在某市郊区国道旁护坡上,发现一具年轻女性尸体。尸体呈蜷缩右侧俯卧位,身体前侧有一低矮灌木丛.一双红色休闲鞋散落在尸体旁,鞋底无尘土黏附。死者所穿牛仔裤向下退至大腿中段,外套向上退至肩部.右臀部及右腰背部衣物上粘有大片尘土,与现场环境尘土一致,足底未见尘土黏附。现场无打斗痕迹。  相似文献   

11.
黄道诚 《政法论坛》2023,(1):156-168
在宋代的侦查中勘验检查方法得到普遍运用,不仅有尸体检验,还有现场勘验、侦查实验、人身检查和物证检验等侦查方法。按照侦查学的分类方法,古代检验属于勘验检查的一部分,是勘验检查活动的核心内容。宋代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和严峻复杂的治安形势,促进了勘验检查制度的完备、勘验检查程序的进步、勘验检查技术的成熟。宋代勘验检查制度以其规则的系统化、运行的程序化和技术的先进性在中华法律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
1案例资料某年9月22日,某村居民邱某(男,53岁)在自己家北屋门外死亡,尸体身上和现场有大量血迹,怀疑为杀人案件。现场勘验:尸体坐卧于北屋门外,上身斜靠在一扇关闭的侧门上;北屋中部南北250cm、  相似文献   

13.
<正> 笔者结合近年来所勘验的几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尸体及其现场情况,对在检验非正常死亡的尸体时,如何确定死者系精神分裂症患者等问题作肤浅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农村的生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反映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破坏集体生产罪,成了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破坏集体生产罪,是指出于泄愤、报复或者其它个人的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它方法破坏集体生产的行为.构成本罪除犯罪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泄愤、报复或其它目的,犯罪客观方面具有破坏集体生产的行为,侵犯的直接客体必须是社会主义集体生产的正常活动,这是认定本罪的本质特征.因为侵犯  相似文献   

15.
<正> 公民被不法侵害造成死亡的案件叫杀人案,发现被害人的尸体或尸块的场所叫杀人案现场。杀人案现场重建,是根据现场勘验和尸体检验结果,结合案情调查资料,对公民被不法侵害的过程进行合理的分析或推断,以求再现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过程,为侦查提供范围、方向和途径。如何进行杀人案现场重建,本文作者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法医命案现场勘验中,火场尸体案件并不鲜见。犯罪嫌疑人为了达到毁灭罪证、逃避打击的目的,可能会选择纵火焚烧现场,处于现场中的人体亦  相似文献   

17.
<正>1案例1.1案例1某年3月5日上午,在某地城乡结合部河沟内发现一女尸。现场勘验发现尸体附近的河岸边有脸盆、衣服、洗衣粉等物。死者衣着完整,鞋带未系、皮带呈松散状。尸表检查:新鲜尸体,额部见两处片状皮下出  相似文献   

18.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年10月18日,某拆迁队用打桩机拆迁时发现1个颅骨,遂报案。1.2现场勘验现场位于一临街店铺的隔间内,见一座水泥石墩(高1.0m,长2.0m,宽1.0m),部分已被拆迁破坏。后用锤子敲砸石墩,发现石墩内有两具白骨化尸体(骨骼基本沿生理解剖位置摆放)及衣着物品,尸体之间砌有石砖相隔,将石墩隔离成宽0.7m和0.3m两个隔间(图1,分别对应1、2号尸体)。  相似文献   

19.
<正>1 案例资料 2004年2月初,在某出租屋内发现2具尸体,现场勘验见门窗紧闭,在中心现场的桌面上发现一袋未熟河粉,内见多处菌落,最大为2cmx1cm,最小0.3cm×0.2cm。 女尸仰卧于床上,身体被棉被遮盖,头颈外露,面部、颈部及衣服棉被上有大量血迹。尸长155cm;尸僵部分缓解,大关  相似文献   

20.
王振国 《证据科学》2004,11(1):70-70
命案现场勘验是法医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但近几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有的认为法医就是检验尸体,现场勘验可有可无,从而导致临案法医的作用被弱化和检案水平得不到提高。笔者就此结合案例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