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对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公安机关进行治安处罚所依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已不适应当前法治建设的要求,公安行政立法的指导思想应该从管理法模式向控权与管理两法兼顾模式转变,突出行政程序对行政权力的制约,以保护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从而体现现代行政立法保护人权的理念和法治要求。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上渔船数量最多的国家,在我国海洋执法新格局下,沿海船舶边防治安管理存在立法滞后、管理方式简单以及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公安边防部门要不断完善行政立法,加强创新船舶管理和技术装备建设,建立海上联防机制,提高沿海船舶的管理能力,维护海上治安秩序。  相似文献   

3.
沿海船舶边防治安管理是公安边防部门为维护沿海地区社会秩序,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所实施的行政管理活动。目前,沿海船舶边防治安管理存在立法滞后、有法难依,政出多门、协作不力,理念陈旧、管而不理,技术落后、保障不力等问题。要不断完善立法,进一步厘清权责,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提升综合保障能力,推动我国沿海船舶管理走上更加科学、规范、便民的道路,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打牢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治安强制措施是治安行政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当前,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各种因素,治安管理和执法活动中存在程度不同的采取措施不当和违法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开展完善治安强制措施系统性的立法工作、强化执法民警的法律素质和加强治安执法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扩张了公安机关治安处罚裁量权的范围、方式与程度,从而也引发了关于这种扩张是否具有合理性,是否能够有效保护公民权益,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控制与监督等诸多问题的思考。有必要通过对治安管理处罚制度中行政裁量权价值的理性考量,在对比新旧法律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这种扩张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同时有必要建立一种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位一体的监督控制体系来防止裁量权的滥用,督促这种权力始终运行在维护公民权益的最终价值轨道上。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明确《治安管理处罚法》在公安机关行政执法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将其现行名称修改为《治安法》或《治安管理法》,使其包容性更强,适用性更加灵活。修改现行治安处罚制度应注意把握好修法应遵循的基本价值目标,运用好科学的立法技术,解决好社会发展和一线执法需求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并注意其与刑事、民事法律的衔接,构建更加科学、和谐的治安行政法律体系。促进治安权的运行制度法典化进程,应对当前的治安管理法律体系进行顶层再设计,避免治安类法律碎片化,避免条块分割过重,发挥大治安视野下法典化的一体化立法功能,为大部制改革进行前瞻性立法,使法律适用更加便捷高效,发挥治安法治之功能,促进治安权高效运行,提升公安机关管理服务的整体能力。  相似文献   

7.
公安机关查处治安案件的过程中,程序上问题曾比较普遍,无论是一般程序还是简易程序都有所表现.其中既有立法的问题,也有执法的问题.立法问题主要表现为立法不完善或过于原则;执法则表现为不遵守程序要求,超越程序权限,或省缺法定程序和对法律规定理解不正确.对上述问题的剖析必然会有助于规范执法实践,也有助于对<治安管理处罚法>法的理解与执行.  相似文献   

8.
治安管理承包由于涉及到治安管理权,对其能否进行承包存在不同的看法。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观点来看,治安管理承包是公共治安服务市场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提高公共治安服务的供给效率,其理论与西方“公共警务私有化”趋势是一致的;从行政委托理论来看,治安管理承包是一种行政委托行为,对部分治安管理事项实行承包是合法的,但应通过立法加以规范。当前,我们应从限制治安管理承包的范围、严格审查被委托者的资格、履行好监督职能三个方面规范治安管理承包行为。  相似文献   

9.
新颁布的《行政许可法》对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尤其是行政审批具有重要意义。公安机关的治安管理工作作为政府行政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必须符合《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但是当前公安机关的治安行政管理工作在法律依据、程序等方面与《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有不符之处,需及时研究应对措施以防"违法"。  相似文献   

10.
《海南人大》2006,(8):62-62
刘武俊在《红旗文稿》2006年第7期撰文认为,近年来,“创新”已经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主旋律和中国法治进程的主题词。这突出表现在立法创新和司法创新上。立法创新之一表现为由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变为控权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与1986年制定的原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具有“宽严更适度、程序更严格、处罚更规范”的特点,符合中国国情,也符合宪法关于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原则,有利于防止侵犯公民权利。立法创新之二是表现为对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相似文献   

11.
信息网络传播权利限制的学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学术界认为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限制未必适时的舆论 ,作者从网络传播的社会功能、社会作用与社会责任看信息网络传播权限制之必要性 ,从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看信息网络传播权限制之可能性 ,从网络环境与信息交流的特性看信息网络传播权限制之迫切性 ,探究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限制的理论与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不动产物权的外在公示方式是登记,在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常把登记作为房屋买卖合同的有效要件,混淆了合同的效力与合同的履行。在物权变动方面,采取登记对抗主义,更符合我国的立法与社会实际。  相似文献   

13.
完善我国现行资格刑制度首先在立法观念上应弱化其政治色彩,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其次在立法技术上应当吸收国外的有益经验,实行资格刑分立制并明确各资格刑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4.
证据问题为法律程序之灵魂。在治安管理处罚中应明确非法证据的判断标准,应将非法证据的排除提前到行政程序阶段。治安管理处罚程序中,要排除的非法证据包括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瑕疵证据的排除应慎重。  相似文献   

15.
随着行刑社会化、行刑轻缓化及恢复性司法理论的不断发展,社区服务令制度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并被很多国家引入作为针对轻罪的行刑方法。社区服务令制度不仅在刑事司法领域具有重要的制度价值,在行政处罚领域也有大可为之处。当前,可行之处是将社区服务令制度纳入治安管理处罚领域,需要对其在概念上重新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服务令制度。  相似文献   

16.
城市房屋强制拆迁中"公权"与"私权"的冲突与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房屋拆迁中,"公权"与"私权"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公权中的行政权与私权中的财产权的冲突,即政府行政权力强行介入城市房屋强制拆迁并辅之以地方立法权和司法权的滥用.二者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存在一定利益上的冲突、法律配置上明显不合理以及对"社会公共利益"名义的滥用.公权已严重地侵犯了私权.为了使二者关系由冲突转为和谐,有必要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公权,保护私权,提升私权在法律中的地位;修改有关强制拆迁的相互抵触的法律条款;对城市房屋强制拆迁规定严格的程序;提高政府强制拆迁行为的成本.  相似文献   

17.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出台是我国治安管理领域的一次重要变革,它所反映出的对公民人权的保障,对警察权力的规范和制约以及对程序法制的重视,无疑是我国法治文明的巨大进步。但是它自身立法模式的相对滞后以及一些具体内容在理论界所引起的争论,也反映出我国的法治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8.
反垄断法的价值取向问题关系到我国反垄断法的立法质量,科学认识中国反垄断法的价值取向,既是中国反垄断法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又是中国反垄断立法、司法实践的价值基础。反垄断法通过规制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来调整竞争关系,从而创设和维护其认可的竞争秩序,这种特定的竞争秩序应当是反垄断法始终如一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优先权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破除债权平等,追求实质的公平和正义,是维护公共利益和推行特殊的社会政策需要而赋予债权人的一种特权.这种特权制度,对其他债权人来说是一种"真正的痛苦".因而,立法者在考虑赋予哪些债权以优先权保障时,非常重视债权本身的性质或发生原因.文章对优先权的种类设定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将优先权的具体种类限定在基于为全体(或特定)债权人利益而发生的共益费用和基于生存权的需要而产生的债权两大类.  相似文献   

20.
论户外空间资源的法律性质与户外广告设置中的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私有建筑物户外空间不断被地方政府以特许使用的方式进行有偿出让,而支撑地方政府这一做法的法理依据是户外空间的公共资源属性。但依行政许可法的立法精神,属于特许利用的空间应仅是指那些在私有空间之外政府基于其对土地、公共建筑物的所有权所形成的公共空间,私人土地使用权范围内的空间资源不属于公共资源的范围。基于此,当事人利用建筑物设置户外广告的权利立法应区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形:一是利用私有建筑物和私有空间设置户外广告的权利,这是一种私法上的权利;二是利用公共建筑物和(或)公共空间设置户外广告的权利,这是一种公法上的特许权。作为规定特许权的地方立法,其立法权应仅限于公共空间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