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备课卡片     
捐献角膜救助他人邓小平同志捐献角膜、遗体用于解剖的遗言和壮举,感动着、震撼着、温暖着亿万人的心灵。如果说,遗体火化、丧事从简被誉为是对陈旧习俗的一次革命.那么死后捐献器官则是对陈旧习俗的又一次革命。救助他人.既可以表现为以钱、物.或见义勇为行为去救助他人;也可以表现为死后用自己的器官去救助他人。在这一点上.无论对伟人名流还是平民百姓、都具有完全平等的机会、据统计.全球有盲人1600万,其中中国700万,如果有足够的角膜3000万人可以走出黑暗。而角膜可以说是取之不尽因为即便是八九十岁老人捐的角膜.也可以供…  相似文献   

2.
统战广角镜     
自治区致协、文联主办大型著名书画素为灾区赈灾捐流书画活动8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协、内蒙古自_治区文学艺术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内蒙古著名书画家为灾区赈灾捐献书画活动在内蒙古人民政协会议大厅隆重举行。内蒙古40多位著名中老年书画家在本单位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的同时,又捐献出自己预先精心创作的大中幅书画作品80件。书画家们又当场展纸挥毫写字作画近百件,共计20O余件,将书画义卖款项全部捐献给发生特大洪灾地区的人民群众,充分表达了内蒙古书画家心系灾区.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意。内蒙古政协副主席夏日、内蒙古人大副主…  相似文献   

3.
韩燕 《人大论坛》2012,(12):43-43
20岁的广西壮族小伙韦茂志遭遇车祸不治。他是家中独子,悲痛的老父说“如还能救人,那就捐出去吧,多救一个是一个。”遂将儿子的心、肝、肾、角膜都捐了出去,救活了4个人,让2人重见光明。老人的选择还促成了广东省第一例公民器官捐献心脏移植。(11月5日央视报道)  相似文献   

4.
这是台湾捐向大陆的第253例骨髓,也是深圳得到的首例台胞捐献骨髓。“台湾和大陆同宗同祖,血脉相连,从1991年第一例骨髓捐送大陆至今,已经有253例台胞捐出的骨髓被移植到大陆同胞身上。”薛明仁、郭朝宗两位爱心使者表示.捐髓是和捐血一样安全,但社会上许多人对此还缺乏认识,因此他们希望通过媒体的呼吁,能让更多的人能加入到献髓事业中来。  相似文献   

5.
"能够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我也感受过被人帮助的温暖",这是连任三届的宝坻区人大代表王淮经常说的一句话。多年来他热心公益慈善,捐资助学,扶贫济困。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为灾区人民捐款1万元;张北地震,到灾区最严重的地区,选择10个最贫困的家庭,每户捐了1000元;5.12汶川大地震,以公司名义捐了10万元,以个人名义捐了2.3万元,缴纳特殊党费1000元。  相似文献   

6.
有这么一位令人钦佩的老人,当他知道社会上有那么多人需要健康的器官挽救生命时,拿定主意,死后要无偿捐献自己一切有用的器官,并为此不辞辛苦奔波数年,终于将手续办妥。 透过辛劳的历程,老人对遗体捐献有了新的认识。他说,国家在这方面是不是投入得太少,注意得太少了,只有提倡,只有号召,却没有组织。他呼吁:遗体捐献亟待立法  相似文献   

7.
今年4月11日,河北省放城县西丰屯乡双屯村87岁的老妪刘氏,由她的儿子刘洪义陪同,赶到乡敬老院里,将5000元现款交给了院长。刘氏一家并不富裕,全家七口人,只住着四间土房,屋里没有一件象样的家具,家人也没有一件高档的衣裳,生活十分俭朴。几年前,全家人承包了20白果园,一家人起早贪黑地照料,到去年第一次收回成本、又净赚5000多无。不久前,一家人商量这钱怎么开销时、老人做主说:“就先给了敬老院吧,那些老人们比我们难。”当敬老院院长问她捐献的缘由和想法时,她说:“我是老人,我心里想的是老人,就用这些钱为老兄弟姐妹…  相似文献   

8.
近日,济南市市中区大观园街道人大工作室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深入社区,走访慰问辖区困难群众,把温暖送到百姓身边。人大代表在街道、社区干部陪同下来到社区冒雨走访了部分困难群众并送去慰问金。在居民王国志老人家中,代表们送上500元慰问金,详细询问了老人的身体状况、生活情况等。当得知王国志的老伴身患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9.
记不清和那位卖报老人是怎样认识的了,他说见到老人骨瘦如柴的样子便产生了怜悯之心,只想尽自己最大能力帮老人一把。“一份报纸。”他一向都是干脆地撂下2元钱转身便走了,虽然他也听到了老人“找你钱”的声音。一天、两天……转眼间半年过去了,他仍用2元买一份报纸,虽然工作忙时他也顾不上看一眼,但买报的习惯他却从未间断,而且风雨无阻。尽管他知道这样1元5角的利润也不会使老人的生活有根本性的改变。老人“生意”好的时候“缺货”自然是难免的,但不管怎样老人总会保留一份,沐浴着小城的夕阳等那位不知名的保安到来。可是,有一…  相似文献   

10.
人物     
《小康》2019,(1)
正行善者姜善庭近日,一位浙江宁波88岁老人来到派出所,请求民警转捐1万元善款,却只留下"爱心老人"的名字。这1万元只是他众多捐款中的一笔,10多年来,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就每天去拾荒,而他的生活开销也一再俭省,经常每顿只吃素菜。他说",能帮到有困难的人就是我最大的心愿!""爱心老人"名叫姜善庭,今年88岁,曾是宁波村里一所学校的  相似文献   

11.
时下,什么事情都易成风,捐资就是一例。其特点是:数额大。有一个县机关六个月时间,每位干部十元、几十元、上百元地多次捐款,总额累计达四五百元。项目多。比如,修路要捐,挖河要捐,开运动会要捐,办广播要捐,建化肥厂要捐,扶持教育要捐,防洪救灾要捐等等,名目繁多,不胜枚举。频率高。有时隔月捐,有时月月捐,最多的一月捐三次。半年内能捐七八次。以上这些名为捐资,实为摊派。你口袋里有现钞当时就掏,如没有在下月发工资时扣除,拖欠是绝对不行的。  相似文献   

12.
3月10日,90岁的农工党党员刘子严同志去世,遵照刘子严老人的生前遗愿,他的遗体捐献给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3月11日上午8点,刘子严老人遗体捐赠暨告别仪式在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第三教学楼前举行。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联祥,邯郸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曾雪梅,农工党邯郸市委会秘书长岳增平,部分农工党员、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师生共100余人参加。刘子严生前是邯郸市眼科界的权威。刘子严的儿子刘兵说,父亲还在壮年时,就已经有意去世后捐献遗体。参加捐献仪式的农工党党员们表示,刘予严老人不仅是医务工作者学习的榜样,更是农工党党员的楷模和骄傲。  相似文献   

13.
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近年来致力于服务有效平台的搭建和硬件设施的投入,按照把“社区建设成一个没有围墙的敬老院”的要求,在7个社区逐步推行居家养老“金辉卡”工作机制,取得成效。长庆街道目前有60岁以上老人8127名,其中有独、残、孤等特殊群体的老人703名,占老人总数的8.84%。目前街道老龄委下设老年协会7个,协会会员542人,入会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6.7%;有分散在各社区的为老年人服务的志愿者队伍30多支。街道每年投入活动经费约6万元;街道7个老年活动中心建筑面积约1500余平方米。文体、维权、娱乐等活动也在经常性的开展。一是文体活…  相似文献   

14.
我们镇的五保工作,过去领导重视,抓得较紧。存在问题是保金标准偏低,兑现迟缓,有的五保对象有意见。镇政府领导分析了五保工作现状,感到改革在深化,经济发展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五保老人的生活也应相应改善,保金标准应适度提高,为此他们采取了以下措施;镇、村两级,定项承包,责任落实。镇政府负责五保供养金镇统筹,标准是人均SOO元,用于解决粮食、油料、服装、被褥等用品和零用钱;村里对本村五保老人筹集专项、专款、专户资金,标准是人均400元,用于解决住房、治病、烧柴费用。全镇27位五保老人,年人均生活费用…  相似文献   

15.
5月15日,在江苏南京市江宁区东新南路,一名年约60岁的老人来到为灾区捐款的募捐点。他头发花白,穿一件蓝色衣服,衣服上的补丁不计其数,衣服下摆已经破烂,脚上穿一双破烂的凉鞋,手中还拿着一个讨饭碗。这位乞讨老人在捐了5元钱后,又找遍身上所有的零钱,特地到银行兑换了一张百元现钞,放进了募捐箱。  相似文献   

16.
王琰  康曦 《春秋》2011,(2):30-33
2010年12月1日,一位行医65年的老人在济南安详地离去了。家人根据他的遗愿,把他的遗体捐献给了济南市红十字会,成为山东省历史上第一位捐献遗体的外国友人。老人的后事没有隆重仪式,没有追悼会,甚至没有一个花圈,一束鲜花,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家人希望用这种方式,送老人安静地离去。然而众多的济南市民闻讯后,自发到老人的家中吊...  相似文献   

17.
年前,黄浦区检察院检察长一行看望慰问了重残无业人员李玲芝一家,送上区政府的慰问金与慰问品。同时,华关根检察长个人也向李玲芝捐了款。多年来,黄浦区检察院开展了一系列“送温情、献爱心”帮困活动,全院14个科室先后与社区街道主动结对帮困,受助群众有40余人,爱心捐款数万元。  相似文献   

18.
社情舆情     
《今日海南》2013,(12):39-39
@师魂永存 90岁的陈起贤老人退休前是物理老师,自2001年起,每月领2000元退休金的他却先后捐了40余万元用于当地的教育事业,自己省吃俭用。在老人的带动下,大坡镇成立了教育促进会。2013年11月21日下午1时13分,陈老因病在大坡镇亭竹村与世长辞。海口市委、市政府、市政协以及大坡中学全体师生、自发前来吊唁的群众等上千人次参加了追悼会。  相似文献   

19.
胡玥 《人民公安》2014,(6):23-25
<正>陈若林在他的亲笔信里表达了死后将器官捐献给他人、遗体捐献给国家医疗事业的愿望。清明的早晨。春天的石阶上,通往街道和河流的那道铁格栅门反复响起然后归于平寂。陈若林老人知道这是楼上楼下如他一样老的老人们惯常平凡生活的复始。这复始看上去若一个日子和又一个日子的叠加,而其实,日子,是夜的梦醒,河水的永逝不再,万物的消与长,生命的诞生及其死亡……而无论怎样,阳光每天周而复始,在相同的时刻照临同一片楼屋和同一片窗玻璃。陈若林喜欢  相似文献   

20.
《前进论坛》2016,(4):39-40
正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是挽救垂危生命、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崇高事业。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中国红十字会密切合作、共同推动,我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体系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积极进展。截至2016年2月,全国共实现器官捐献6238例,救治器官衰竭患者16827名,已有65911人自愿报名成为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每百万人口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