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思奇,一个奇怪的名字,不少人还以为是个外国人,原来他就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他写过一本书,名叫《大众哲学》,于1936年1月出版。这本“把哲学还给民众”的通俗化哲学著作.不到5个月就连续出了4版.十多年一直成为该出版社的畅销书,创下了连出32版的奇迹。蒋介石骂他的《大众哲学》害死人,还操着浙江奉化口音说:“一本《大众哲学》,冲垮了三民主义的思想防线。”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德宏 《新视野》2000,3(2):45-47
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但是 ,很多人对于什么是现代化 ,并不甚了解。认识清楚这个问题 ,对于明确怎样为实现现代化而努力 ,以及向哪些方向努力 ,是很有必要的。一、外国学者对于现代化的理解国外关于现代化的研究 ,虽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已经开始 ,但比较集中的研究 ,还是60年代从美国兴起的。丹尼尔·勒纳在1958年出版的《传统社会的消失》一书中 ,就提出现代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城市化、工业化、世俗化、民主化、普及教育和新闻参与等 ,都是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层面。塞缪尔·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意思是“喜好社交的、同伙的、集体的”.早在18世纪末,就有人使用“社会主义”一词.1803年,意大利传教士贾科莫·朱利阿尼写的《驳社会主义》一文,把社会主义看成上帝安排和自然界继承下来的一种传统的社会制度。1822年,罗伯特·欧文的一位通信者爱德华·科珀,第一次用英文写出“社会主义”这个词,1827年11月,罗伯特·欧文的信徒主办的《合作杂志》上,第一次公开使用了“社会主义者”,指主张财产公有制的人。1832年,法国的乔西叶尔在圣西门主办的《地球》期刊上,把社会主义解释为人与人之间的有组织的联系。1834年,  相似文献   

4.
“统一战线”是我党的三大法宝之一。由于各个时期我党所处的政治形势和面临的直接任务不同,具体运用中,关于“统一战线”的意义和称呼也是不同的。1922年6月15日《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提出:“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党的“二大”作出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1925年5月邓中夏写的《中国劳动运动的新生命》一文首次使用了“统一战线”一词。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为上层的资产阶级退出了联合战线,党内普遍使用“统一战线”一词,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民营经济内涵及其特征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营经济是我国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仍需解决一些有关的理论问题。本文拟就新生代民营经济的涵义和特征作些探讨。一  我国第一个使用”民营”概念的是王春圃先生。他在1931年出版的《经济救国论》一书中首先使用了”民营”一词。在我们党内首先使用”民营”一词的是毛泽东同志。他在194 2年12月写的《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中,把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机关和学校办的农工商业称为”公营经济”,把人民群众办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盐业和商业”称为”…  相似文献   

6.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1936年,丁玲从南京国民党监狱出来后,历经千难万险辗转来到了陕北地区保安。在欢迎宴会上,毛泽东填下了这首词。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和1996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为这首词所作的尾注都指出:“这首词最早发表在《新观察》1980年第7期。”事实上,毛泽东这首词并不是最早发表于《新观察》杂志,而是早在1947年6月已公开发表于《文化报》。该报1947年6月1日出…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出版的《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0 2年 4月版 ) ,收录有毛泽东 1 94 6年 1月 2 8日致柳亚子的一封信。该信中有一句 :“印章二方 ,先生的和词及孙女士的和词 ,均拜受了。”《毛泽东文艺论集》的编者对“先生的和词”及“孙女士”分别作了注解 ,唯独没有注释孙女士的“和词”。笔者揣测 ,也许是编者一时没有找到这首词。笔者在前些时候查找有关毛泽东咏雪词的资料时 ,恰好看到了“孙女士”———谭平山的夫人孙荪荃———的和词。这首词也是唱和毛泽东《沁园春·雪》的 ,刊载于 1 94 5年 1 2月 2 9日重庆出版的《客观》…  相似文献   

8.
张琪 《学习月刊》2013,(16):26-27
从《词源》上来说,“人格”一词来自于拉丁语“面具”(Persona),它是相对于认知、情绪、意志等而言的一种心理现象。人格反映了一个人总的心理面貌.是相对稳定、具有独特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我国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是国民人格的现代化转型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人格是一个有着多种含义的抽象概念 ,近年来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对这个词的含义又有了新的扩展。《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人格”一词 ,包括三层含义 :其一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其二是个人的道德品质 ;其三是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笔者认为 ,《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格”含义的解释基本上能概括出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国民人格的内容。一是需要国民塑造有良好的性格、气质、…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人们通常是在两种含义上进行讨论。一是广义上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即把我国引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一般是用“工业化”的概念来代表替“现代化”的。二是狭义上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其含义仅指如何处理好农轻重之间的关系,以加速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更多的是在后一种含义上使用“工业化”这一术语的。本文仅就后一种意义上的工业化道路作以简要的回顾。一 1944年5月,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势已定,为了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毛泽东首次向全党提出了中国的工业化问题。他说:“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需有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我们共产党员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一年后,在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这一思想得到系统化。至建国前夕,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1.
蒋伯英《走出困境的毛泽东——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报告》(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报告》”),是一本很有研究深度的学术著作。其研究深度的一个鲜明的表现是敢于提出问题,探索问题;有些可以下结论的问题提出来后就下结论。如关于毛泽东《采桑子·重阳》的写作地点,《报告》说:毛泽东在上杭重返红四军后,“住在上杭南门一座叫做‘临江楼’的小楼里静心养病。这栋小楼面对浩浩汀江,近水远山,眺望长空,寥廓无际。毛泽东到达上杭大约是10月10日前后,正是重阳时节。因此据当时随同毛泽东在上杭的傅柏翠推断,毛泽东的名篇《采桑子·重阳》,从情趣和意境来考察,都可肯定是在这里写成”(见《报告》第261页)。这里的结论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上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结论一致,解决了《重阳》词的写作地点问题。又如《报告》提出1930年熊寿祺在上海写的《红四军部队情况报告》“正面阐述了毛泽东的主张”。因为“据查证,熊寿祺出发之前,毛泽东与他一起商定了向中央报告的内容”(《报告》第302页)。这就肯定了熊寿祺写的报告,实际上就是毛泽东的意见。诸如此类的结论、见解在《报告》中有很多,显然都是有学术价值的,是敢于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这里所谓的诗,其实是一种泛指,也包含词这一文体。这一点,在毛泽东的诗词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其中,写于1934年的《清平乐·会昌》一词,就鲜明地表达了他在革命形势危急关头,在自己的正确意见一直得不到采纳且自身遭到不公正排斥之际,那种对革命未来充满信心,发自心底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975年至1982年9月的著作)共47篇,417页。其中:使用“社会主义”一词410次。 使用“资本主义”一词93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82年9月至1992年2月的著作)共119篇,383页。其中:使用“社会主义”一词468次。 使用“资本主义”一词143次。 摘自(真理的追求)1999.3《邓小平文选》中的“社”与“资”  相似文献   

14.
谈美感     
美学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科学。 说它“年轻”,因为它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只有240年的历史。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写了《美学》,提出美学应该成为一种专门的科学,而且把它第一次命名为“埃斯特蒂克”即“美学”;书中说明“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就是美”。他把美学的研究范围局限在感性认识,而且将它和研究理性认识的逻辑学对立起来。1790年,康德出版了哲学著作《判断力批判》,其中第一部分“审美判断力  相似文献   

15.
对 于什么是现代化,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现代化就是西化、欧化;也有的人认为,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富强化。无论说法如何,人们所说的“现代化”概念似乎强调的是一种“结果”。 其实,从某种意义 上来说,现代化似 乎更应 该是一个“过程”。它是传统性农业社会利用科学技术、科学知 识解决社 会问题和政 治问题的 过程。按 中国人民大学彭 明教授的 说法,不 论怎样称 谓,现代 化大体上指的是 :在经济 上,从封 闭的农业 社会走向 工业社会 ,从 自 然经 济 走向 商 品经 济 ;在 政 治 上 ,从封 建 专制走向民主;在思想、文化上 ,…  相似文献   

16.
观点搜索     
“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词的由来 高效在2003年2月12日的《党史信息报》发文指出,“马克思主义”一词的首次出现是19世纪60至70年代,当时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等人从贬义上使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者”。直到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后,一些国家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7.
小康一词,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 邓小平最早提出“小康”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委党校教授顾乃忠先生的《历史决定论与中国现代化》一书,于1997年6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作为重点项目推出。该书一出版,就引起理论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强烈反响。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该书对于中国现代化的意义,从而使该书在促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江苏人民出版社、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等单位于1997年12月20日在南京联合举办了《历史决定论与中国现代化》出版座谈会。南京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省委党校、《江海学刊》杂志社、《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江苏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南京邮电学院、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等单位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对该书的主要观点、尤其是对该书重点阐述的“历史的发展是单线性的而不是双线性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是递进的而不是互补的”、“中国现代化的本质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是相同的而不是对立的”等几个核心学术观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宁夏著名杂文家牛撇捺先生继《中国人的宰一刀》、《中国人生气了》之后,又出版了第三本杂文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兰州大学出版社)。这本杂文集收录作者散见于各报刊的杂谈、杂议共101篇,23万字。从而兑现了牛先生1999年在出版第一本杂文集时许下的写“中国人系列“的诺言。综观牛撇捺先生的“中国人系列“三本书中的  相似文献   

20.
越是搞市场经济,就越会强调人文精神。因为市场经济在把人物化的同时,人们超越物化的追求突出了。所以,近年我国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人文精神。从研究状况来看,人们很难对人文精神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人文纵横》一书中,作者力求对人文精神给出自己的理解。他指出: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人文”一词里都包含着“人”和“文”两方面的涵义:即关于理想的“人”与“人性”的观念,和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所设置的各类学科。古希腊时期认为理想的人就是自由的人,所以西方的人文传统自始至终贯穿着“自由”的理念。在中国,“人文”一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