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楚汉 《党史文汇》2002,(6):19-21
2002年4月15日是蔡廷锴将军诞辰110周年纪念日,蔡将军的英名早已伴随着一·二八淞沪抗战而永垂史册,令人景仰。但淞沪抗战时期中外记者的战地采访,却恐怕鲜为人知。让我们走进历史,从名记者眼中寻找当年的蔡廷锴将军。令人信赖而又自信的中国领将斯诺先生是第一位采访一·二八淞沪抗战的外国记者,以后又数次采访了蔡将军。1932年1月29日,即双方开战第二天,斯诺就在一位姓何的上海记者陪同下,来到上海真茹范庄郊区那间简陋的小茅屋———第19路军指挥所,采访了蔡廷锴将军。斯诺这样写下了他对蔡将军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2.
黄文明  陈立  陈伟 《世纪风采》2012,(11):45-47
2012年3月,扬州市委党史办一行专程赴北京拜访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军委办公厅主任、曾在扬州战斗生活过的胡炜将军。听见我们进门的声音,年已九旬的胡老从房间里迎了出来。  相似文献   

3.
王平  邓攀  缪慧  余静 《世纪风采》2012,(10):14-19
为了编撰出版《刘伯承与南京》,我们南京市委党史办工作人员两次到北京采访了刘伯承元帅长子——刘太行将军。2011年12月29日下午3点,刘太行将军准时出现在了我们居住的饭店门口。一顶棒球帽,一身运动风格的着装,冉加上那魁梧挺拔的身姿,以及热情坦诚的笑容,那份亲切与质朴,顿时缓解了我们的拘谨。  相似文献   

4.
一一九八五年五月十六日,一辆绿色旅行轿车在醴陵通往茶陵的公路上疾驰。车上坐着老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原政委、全国人大常委委员段苏权。车到攸县皇图岭嘎然刹住。将军走下车,脸上漾开了笑纹。“咔嚓”一声,像机留下了永久的纪念。将军深情地环视了一下四周,坐上轿车,向茶陵方向远去。一九三四年冬,红六军团从湘赣革命根  相似文献   

5.
原福州军区副政委、现《福建党史月刊》顾问王直将军高度重视漳平苏区党史资料的征集和研究工作。1982年以来,多次回函漳平县委党史办,对党史工作给予充分的关心和指导。1984年10月底,王直将军莅临漳平县调研期间,还听取了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县委党史办关于党史工作情况的专题汇报,并对漳平党史作了翔实回顾。现根据王直将军对漳平党史工作的数件复函和谈话记录,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将军的家事     
被叶剑英元帅称为“文武双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伍修权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两年了。一天,我们作为红军后代的兄妹二人,应伍修权将军女儿的邀请来到将军的家,在他生前办公和生活的居室,在老人家巨幅照片的注视下,与将军后代一起深情缅怀将军波澜壮阔的伟大一生。同时,又了解到这位叱咤风云的将军一些充满亲情、友情,  相似文献   

7.
《湘潮》2016,(1)
正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舲舫乡洮水村是开国少将李俭珠的家乡。为了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李俭珠离休后第二年回到洮水。此后,连续八九年,他每年都有二三百天与村民同生活、同学习、同劳动,带领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生产,使洮水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抚今追昔,洮水人民记忆犹新,仍念念不忘李俭珠对他们的深情。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搞好生产上来1969年,李俭珠将军离休,组织上先后安排他去"山水甲天下"的桂  相似文献   

8.
颜慧平  刘永路 《党史纵横》2014,(6):16-18,20
正父亲走了,走在清明节前夕,走在刚刚过了100岁的时候。2014年清明节早晨,我们在殡仪馆为他送行,挽联上写着三代子孙们对他一生的评价:"万里长征百战沙场,千秋功德百岁将军"。望着鲜红党旗覆盖下那留着18处战伤的遗体,我为父亲这位开国少将、百岁将军的一生而由衷的自豪!父亲安详地走了,我的思绪追寻着他的人生脚步,穿越枪林弹雨,跨越万水千山……长征路上九死一生父亲颜文斌1915年出生于江西永新县。6岁那年,一场温疫夺去了全家11口人性命,只有他一人活了下来。1931年春天父亲参加了红军,他参军第二天就参加一场伏击战,第一次放枪子弹就飞了,差点打着前边的连长。连长是旧军官出身,  相似文献   

9.
《湘潮》1986,(9)
华容县委党史办在县档案馆查阅档案资料时,发现了革命烈士黄祖轲写的东征日记。黄祖轲,华容县东山乡人,一九二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五年十月率黄埔军校一支小分队参加第二次东征。他在日记中,较详细地记叙了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支持下。  相似文献   

10.
将军胶东行     
不久前,组织上安排我陪同北京军区后勤部政委江修惠将军到胶东某沿海城市执行公务。 清晨,离开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三菱吉普在冀中平原公路上向东南方向疾驶。将军年近花甲,中等个子,双目炯炯有神,满头银发和额头上的皱纹记载着他一生的不平凡经历。一路上,他谈笑风生,在我们眼里,将军是一个慈祥和蔼的长者。中午时分,跨过卫运河,进入山东境内。宽阔的公路,繁华的城镇,乡村一排排崛起了新房,处处可见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在夏津县城吃过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共和国第一代将军的后代,廷·巴特尔自觉自愿地当了牧民,这本身就不同凡响;在28年里,他带领当地牧民改变那里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步步走上文明、富裕的生活,这更是不同凡响。尽管组织上给了他很多荣誉,但那28年,毕竞是廷·巴特尔多梦的、同时也是充满多种机遇的年华啊!他为什么选择了牧区,选择了难苦的生活?为了寻访廷·巴特尔成长的足迹,我们拜访了他的父亲——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原第二书记、内蒙古军区原政委、内蒙古自治区原人大主任、原中顾委委员、1955年内蒙古第一批被授衔的四位少将之一的廷懋老人。 精神矍烁的老将军在家门口迎着我们。这是一个非常  相似文献   

12.
工作动态     
《湘潮》1992,(10)
长沙市内四区党史工作协作小组会议6月27日在南区区委党史办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各区开展党史工作的经验,并对下一步的党史工作作出了安排。(东区党史办)  相似文献   

13.
许世友将军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的我军高级将领,在他的生平史册上写下了难以数计并富有传奇色彩的篇章.许世友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曾入少林寺习武8年.他的一身“少林绝技”,使得他的革命生涯熠熠生辉.1926年9月,许世友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投身于革命事业.战争年代,他8次负伤……从战士到上将,忠实地为党和人民戎马奋斗一生.我们三人曾先后在将军身边工作过几十年(任秘书、警卫).1971年10月许世友将军曾给我们讲过他与张国焘的恩恩怨怨,我们记录下这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使广大读者对许世友将军的一生有个更全面的、多方位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百岁寿星孙毅老将军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可是他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我们“冀中抗日斗争史资料研究会”的同志们对这位德高望重并曾担任我会领导的老首长怀念至深。孙毅将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两度到冀中地区工作,担任冀中军区的领导职务。他第一次到冀中是1939年10月至1940年6月,任冀中军区参谋长。第二次是1945年11月到冀中,任军区司令员,一直到解放战争胜利。孙毅将军在冀中工作期间,冀中区的对敌斗争取得重大胜利,整军治军及根据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呕心沥血、舍生忘死,为冀中的抗日斗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  相似文献   

15.
吴志平  曾建荣 《湘潮》2013,(12):22-27
刘鼎新,湖南攸县人,1952年出生,1969年参加工作,1972年12月入伍。几十年来,他长期在军、师、团三级政治主官和军、师政治部主任岗位上工作,是一位军政素质超众的卓越带兵人。2011年湖南出版大型文集《湖南党建90年》,书中介绍了90位建国后入伍的湘籍将军,在介绍刘鼎新时,特别给他加了一句定位性的评语,认定“刘鼎新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儒将。”刘鼎新这个儒将到底武得如何?儒得怎样?熟知他的海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彭京宜有三句话讲得很经典,  相似文献   

16.
1955年.叶飞解放后第二次回到他曾战斗过的闽东参加福安专区第一次老区人民代表大会。一天下午他抽空乘车去后洋村(陈挺将军的家乡)慰问闽东特委书记占如柏及特委委员福寿县委书记詹嫩弟烈士。闽东当时只有刚修好的福温公路(现称104国道1,车只能开到上白石区的财洪村,而天又快黑了,只好停车。当时有一座刚建的“财洪油厂”(榨榛子...  相似文献   

17.
1988年9月14日下午,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里灯火辉煌,隆重热烈庄严的授衔仪式正在这里举行.打头的洪学智将军和站在他身旁的十六位将军一起被授予共和国上将军衔.这是他第二次荣膺上将军衔,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两次领上将衔的将军.共和国的上将,每一位都是独领风骚的人物,每一位的经历  相似文献   

18.
《求是》2014,(14)
<正>"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们通信兵的老前辈王净将军,就是那种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人。虽然老将军离开我们已经36年了,但一代代通信官兵对他的思念、爱戴和敬仰之情,历久弥坚,愈加深切。一年来,我们认真学习习近平主席关于继承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指示精神,结合开展强军目标学习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相似文献   

19.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议在板门店正式签署,部队暂驻朝鲜.1955年,我任五十四军政委,军长是欧阳家祥.一天,志愿军政治部电话通知,要我们军被总政评为将军的同志于11月20日赶到沈阳军区参加授衔仪式.消息传来,大家都非常高兴,虽然将军礼服和相应的配套衣服早就提前发到个人手上了,但是在授衔命令没有公布之前,我和欧阳家祥都心照不宣,谁也没有把将军礼服穿过一次.我们稍做准备后,第二天便从朝鲜乘火车到达沈阳,住进了沈阳军区招待所.在所里,我们见到了许多兄弟部队参加授衔的战友,大家兴高采烈,互相问候.  相似文献   

20.
<正>20世纪60年代以前,林维先中将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时候,笔者在部队工作,同林将军就有过接触;70年代末,我们进入地方党史部门工作,同他打交道就更多了,对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越发尊敬他。1985年7月的一天,我们突然接到"林维先同志治丧小组"发来的讣电,当时就惊呆了,流泪了,痛惜不已。今天,在林维先将军仙逝32周年之际,我们特撰此文,以表深切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