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对贡献突出的19名干部进行通报表彰,提拔36名想干事、肯干事、老实干事的干部,对个别跟风行事、投机钻营的干部进行谈话教育。  相似文献   

2.
实行干部交流是培养锻炼干部,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在某些地方干部交流过程中出现了“带、提”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是带人。领导干部交流到一个新地方、新单位,便将自己身边的“亲信”一起带走,安排在要害岗位上,以利于自己日后“使用方便”。 二是提人。有些交流干部在离任前,突击提拔一批未经组织上严格考核的干部,其中一些素质低的干部往往给后任留下危害。 干部交流中的“带、提”现象,有悖于干部交流的初衷,干扰了干部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影响干部形象,应引起各级党委的重视。干部交流中的“带、提…  相似文献   

3.
自2002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颁布以来,各级党委(党组)认真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明显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但是,少数地方和单位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行为和“带病提拔”的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切实防止和纠正考察失责、‘带病提拔’和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解决“带病提拔”是强化“带病提拔”责任追究。分析目前“带病提拔”责任追究存在的难点及其原因,寻求强化“带病提拔”责任追究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4.
朱岩 《求贤》2010,(4):1-1
现在,一些干部在职务升迁上心态浮躁。3年以上的科级干部、5年以上的处级干部,被提拔了认为是“该得的”,没提拔认为是组织“亏欠”他的。这种现象值得注意。人皆有进取之心。干部希望职务进步快一点,可以理解,但是想得过多,则不可取。领导职位本来就是有限的,一个干部能否提拔、什么时候提拔,除了要看个人的素质和条件,更主要的是要看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5.
对拟提拔干部的公示内容单一没有监督着力点,提拔动因封闭难有群众公信力,“问题干部”,“带病提拔”等现象在少数地方依然存在,这样的情况难免不为日后的腐败埋下祸根。  相似文献   

6.
2009年8月,湖南省委对包括我在内的16名县委书记“原地提拔”,从正处级干部提升为副厅级干部。作为副厅级干部在湘潭县也已干了4个月了。我就说说我当县委书记以来特别是这4个月内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声音     
《廉政瞭望》2013,(2):4-4
提拔一个干部,树立一面旗帜。要让那些埋头苦干、少说多做的干部,那些有作风没“唱功”的实干家能得到提拔;让那些一说起来滔滔不绝、一做工作却不行的干部,那些善于侃大山、摆龙门阵,千工作却没招数的干部得不到提拔。——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  相似文献   

8.
2009年1月,44岁的汪明义只身来到“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宜宾市,走马上任宜宾学院院长,成为2005年四川省公选的20名副厅级干部中,第一个被提拔使用的“民选”官员。  相似文献   

9.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在揭示一个浅显的道理:为官者就是为群众服务。纵观如今的政府机关部门,干部提拔仍然是一个盲区,“带病提拔”“关系提拔”比比皆是,如何才能选贤与能,才能选出真正为群众服务的好干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给出了最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工作揽胜     
镇安县纪委严把廉政鉴定关镇安县纪委把监督关口前移,对干部的廉政鉴定延伸到干部管理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干部提拔使用和评优树模当中,廉政鉴定关过不了,不能提拔使用,不能评优树模。今年以来,共对198名个人和88个集体进行了提拔使用和评优树模廉政鉴定,有2名拟提拔使用的干部、1个单位和1名领导因廉政鉴定关没过,没有被提拔和评为先进,得到了全县干部群众的好评,称廉政鉴定关为“硬关”。(汪思武)丹凤“阳光”采购财政节资25万丹凤县不断规范政府采购管理,今年以来,共组织实施采购活动28次,涉及采购资金132.9万元,实际支出107.3万元,节约…  相似文献   

11.
9200余名     
《廉政瞭望》2010,(10):4-5
迄今为止,新加坡南洋大学理工大学已为中国各省市培训了9200余名中高级领导干部。其中,约二成为厅局级干部,七成为县处级干部。因为不少学员在学习期间或毕业不久即被提拔到更重要的领导岗位,所以两国媒体也称其为“市长班”或“高官班”。  相似文献   

12.
政策顾问     
《党的建设》2014,(4):51-51
干部提拔前后 要到工层挂职锻炼一年 省委组织部日前印发《关于干部“逢提必下”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干部“逢提必下”的对象范围和程序办法,要求符合条件的人员提拔前后都要到基层实践一线挂职锻炼一年。 《方案》明确“逢提必下”的对象和范围包括:年龄在50岁以下,提拔为或拟提拔为副厅级领导职务,基层工作经历不满两年或者岗位经历单一的省市机关干部;年龄在45岁以下,提拔为或拟提拔为处级领导职务,基层工作经历不满两年或者岗位经历单一的省市机关干部;根据工作需要,需要通过挂职锻炼提高能力素质或到市县任职的及本人自愿到实践一线挂职锻炼或任职的干部。  相似文献   

13.
党建动态     
《江淮》2006,(10)
绩溪县:干部提拔须过『五关』近年来,绩溪县坚持干部提拔必须过“五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一是提名关。无论是个人举荐,还是组织推荐提名干部人选,都一律实行书面推荐提名,明确初始提名责任人及其承担的相关责任。在考察时和提拔使  相似文献   

14.
2014年,湖北省红安县纪委对两年多来受处分的164名干部进行回访,截至7月底,已回访81人,并对其中三名受处分后仍有不良表现的干部给予警醒式谈话,指出其存在问题和整改方向;对15名切实认错改错、工作成绩突出、群众评价较好的受处分干部,向组织部门提出“予以使用”的建议。此举引来一些质疑和担忧:这种情况是不是“带病提拔”?  相似文献   

15.
上医治未病。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坚持源头治理,是最为关键的一招。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提出加强动议审查、强化任前把关等针对性举措,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砌上了又一制度“防火墙”。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江苏省常州市最近在全市实施了领导干部选拔任用“首提责任制”。这项制度规定.首次向党委推荐提名拟提拔使用干部人选的领导班子主要领导或领导干部个人,即“首提责任人”,对推荐提名行为承担相应责任。违规推荐提名或推荐提名失误,将视情况追究其相关责任,  相似文献   

17.
在一起起经济犯罪要案中,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大多数犯罪者都是在提拔到重要岗位前,就已经涉嫌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行为。他们一边腐败堕落,一边却被党组织提拔重用,这一个黑色的怪圈,无疑向干部人事制度,特别是选拔任用干部工作敲起了警钟。请看──   “边腐边升”:并非是几起偶然的案件 据某市纪检部门的调查统计,该市在 1998年到 1999年两年查处的近 40名处级以上干部的经济犯罪案件中,竟有 34人的犯罪行为发生在提拔任用前,占案件总数的 85%。他们当中有的在提拔重用前就已触犯了刑律,构成刑事处分,也有的是提…  相似文献   

18.
《求贤》2009,(6):41-41
近年来,市财政局积极探索干部任前考察新机制,充分运用经济责任审计手段,强化对干部的任前监督,将任前审计结果作为干部考察任用的重要依据,并与考察预告、组织考察、任前公示制度紧密结合,努力做到选好用准干部。2005年以来,先后对24名负有经济责任的拟提拔人员进行审计。有效保证了干部选拔质量,防止了“带病提拔”。  相似文献   

19.
张大海 《党课》2010,(5):67-67
为加强对新提拔的领导干部试用期间的教育管理,湖北省广水市委对试用期的干部实行了制度化管理。新提拔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在公布任职之后,必须接受半个月到两个半月的岗前理论培训。试用期干部所在单位的“一把手”作为直接帮带联系责任人,  相似文献   

20.
康骞 《当代党员》2011,(6):33-33
“群众公认”是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个重要原则,考察对象的确定,必须经过民主推荐,从获得多数人认可的人选中产生。因此,民主推荐中的得票多少,成为干部是否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于是,每逢提拔调整干部之际,拉票现象就会在一些地方沉渣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