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人单位基于性别原因在劳动者之间进行不合理的差别对待是就业性别歧视的本质特征。如果用人单位的上述差别对待存在足够的合理性,则会阻却歧视行为的违法性,构成歧视的例外。中国法律明确禁止就业性别歧视,尤其是针对妇女的就业歧视。实践中,用人单位往往以保护女性或岗位存在不适合女性从事的特殊要求为由为自己的歧视行为辩解,但中国法院对就业性别歧视的构成及其例外认定等关键性问题回应不足。通过考察美国相关立法和实践,美国法院认为在认定性别歧视例外时,应当对性别与职业资格之间的联系进行实质性审查。美国的经验对中国相关制度的构建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传统观念认为女性不适合、也不善于学习自然科学;但是,一些女性主义研究者认为,正是传统的性别观念导致了女性与男性对自己的性别身份认同的偏差,而女性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与学习自然科学所要求的身份的差距,成为女性学习自然科学的障碍之一.在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物理学教学为例分析传统的与物理学相关的身份认同对女性学习物理学产生的消极影响,提出改变这种身份认同的方法,由此,在性别的视角下对自然科学的基础与性别之间的关系做出一个不同于传统观念的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香港人口中有451,000名少数族裔人士①。过去有研究指出少数族裔面对社会歧视及就业问题,然而有关研究均以成年的少数族裔为对象。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一直关注香港儿童及青少年发展,并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进行一项名为"少数族裔中学生升学及就业的感知障碍研究",目的是为了了解香港少数族裔青少年如何理解前景,如升学及就业的困难、处理障碍的能力等。研究发现约4成香港少数族裔中学生认为自己在未来工作会遇到歧视,并且预料即使升读大学/大专也会遇到金钱、学习及社交等问题。此外,超过4成的被访者没有信心在未来的升学及就业上处理种族、性别及照顾家庭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社会性别和社会资本的视角,探讨婚姻和就业作为个人积累社会资本的途径和手段的特性和意义.作者认为,婚姻和就业都是个人和家庭积累其社会资本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婚姻关系和网络产生的社会资本是有条件的,需要以婚姻关系的良好运行为前提;而通过就业和工作关系网络产生的社会资本,则具有明显的个人属性.若女性遵循不平等的社会性别规范,忽视通过就业和工作网络创造保障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资本,而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家庭,这就意味着投入风险较大的社会资本的"生产",因此将承担较大的生存和发展的风险.面对婚姻和就业,女性应该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和机会,自主地决策追求和积累其社会资本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就业人员性别工资歧视的估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根据2002年中国城市住户调查数据,采用Blinder-Oaxaca的工资差异分解方法,对我国城市就业人员的性别工资歧视程度进行了估计,结果是在男性女性工资报酬总的差异中,54.4%要归结于个体特征差异的影响,45.6%要归结于歧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周爱萍  刘金双 《思想战线》2013,39(1):143-144
广告中性别角色定型(gender stereotypes)是指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男性和女性在广告中有着固定而不同的角色要求。性别角色定型也即是性别刻板印象,具体地说包括性别气质和性别角色,性别气质是两性被社会所认可的表象、行为和性格等,它是性别刻板印象的基础。电视广告中性别角色定型的内容,把社会认可的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灌输给儿童,儿童在这一环节中再将社会的性别认同和个人的性别认同结合起来,最终形成自己的性别认识和认可。一、性别角色定型化:电视广告向儿童展示的内容(一)权威化抑或魅惑化:男性与女性的病理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妇女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度、广度有了很大提高,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妇女问题。有人认为是由于妇女整体素质与男性相比偏底,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相适应造成的。 那么,妇女素质是否真的低?低在哪儿?造成女性素质偏底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不澄清,提高妇女素质就很难落到实处,中国妇女“八大”提出的“女性素质工程”的实施效果也会大受影响。本文试以社会性别视角对此加以分析。 社会性别不同于人的生理性别,是由社会形成的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角色、活动及责任,即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男女有别的特…  相似文献   

8.
性别特质、身体实践与健康风险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风险行为是建构性别身份认同的重要方面,其中包含着不同性别特质的身体实践。在女性特质的实践中,女性的身体是被视为有缺陷并需要经过现代医疗技术的改造而与健康风险发生关联的;在男性特质的实践中,男性的身体是被视为优越于女性并需要不断以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展演其自身的优越性而与健康风险发生关联的。文章认为,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不仅女性的身体面临极大的风险,男性的身体同样也是这种性别秩序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9.
西方学界对非传统职业男性气质的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文章基于文献梳理,介绍国外这一方面的研究状况和成果。由于"男做女工",非传统职业的男性遭受性别身份的质疑和挑战,这一男性群体需要不断地通过策略手段重建自身男性气质,因而其性别身份具有流动性。正因如此,传统的性别气质理论和性别角色理论无法对这一群体的性别气质进行解释,非传统职业男性气质研究的理论焦点在于解释男性/女性、男性气质/女性气质的差异性与同一性。这一领域的研究受到西方"男性运动"的影响,关注男性气质受到的"创伤"及其背后所涉及的社会性别分工制度。非传统职业男性气质的研究在与女性主义研究的冲突与合作中开创了性别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豪格和阿布拉姆斯的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群体对个体的社会认同通过五种规范实现,个体对群体的社会认同通过自我范畴化实现,认为社会认同导致刻板印象产生。刻板印象可以产生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是内群吸引力的形成,也是社会吸引和个人吸引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与女性职业地位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志坚 《青年探索》2003,65(3):38-40
在中国近二十多年的社会巨变中,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社会经济高速增长对个人的职业地位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个人的职业获得与流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流动空间的加大,并未给女性带来与男性同等程度的职业流动机会,与男性相比,女性的职业流动面临更大的压力和障碍,因此女性的职业地位变迁更能反映出一个社会的开放程度。在此,女性的职业地位是指不同群体女性在就业过程中与男性相比较的权利、资源、责任和作用被社会认可的程度。女性职业地位的发展变化,既反映了  相似文献   

12.
五、特定大学生群体就业问题的研究(一)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男女”是对人类从性别角度进行的平等意义上的划分,其本身并不意味着歧视。令人不解的是,  相似文献   

13.
魏敏 《人民论坛》2010,(8):192-193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差别退休年龄规定。女性早于男性退休曾被看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一,但现在差别退休年龄则更多地被视为是一种机制性的基于性别的直接歧视。以社会性别为视角分析现行退休年龄规定,能够探究其背后的更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原因浅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同时,用人单位就业歧视行为也日渐凸现,本文列举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的性别、学历等各方面的歧视,并对造成种种歧视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认为相关法律政策的缺陷、劳动力市场供求的不平衡以及用人单位认识上的偏见是导致大学生就业过程遭遇歧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法国劳动法对女性劳动权益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爱青 《人权》2005,(5):54-55
男女平等在法国劳动法上体现为雇主对雇员要承担的实实在在的非歧视的义务。这一义务的履行有一整套司法诉讼制度作为保证:法国有作为一审的劳动法庭,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也都分别设有社会庭①处理劳动方面的歧视案件。本文主要集中谈谈法国劳动立法和司法上对女性的劳动保护,特别是涉及一些对我国有借鉴意义的方面。一、在就业权上的保护为了保障女性享有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权,法国《劳动法典》规定了数条禁止性条款,以对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给予保护。1983年7月13日发布的第83-635号法律明确规定:招聘启事或任何形式的公开招工广告中都不得指…  相似文献   

16.
在推进社会性别平等的过程中,男性自身参与的愿望仍然非常不够.应该从制度和个人两方面鼓励男性参与.男性气概是多样的,支配性男性气概是可以被改造的,改造支配性男性气概将在个人层面上直接促成男性参与.笔者提出"男性觉悟"、"男性解放"、"男性觉悟二重性"等概念,主张应该唤起男性觉悟,认识到传统的支配性男性气概对男人和女人的共同伤害,使得男性积极主动地颠覆支配性男性气概,进而同女性携手推进性别平等.但这种觉悟与解放应该同时认识到父权文化和体制对女性的压迫比对男性的压迫更重,才能保证其对两性平等的推进.同时,作者以生殖健康领域为例,说明支配性男性气概的改变将如何影响到男性在生殖健康领域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7.
一、保护性立法是实现劳动世界性别平等的一种惯例 女性和男性应有平等的工作机会,在就业中享有同等待遇,是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重要内容,也是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原则和标准,而保护性立法是实现上述人权目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杨三姐告状案是民国初年轰动一时的女性诉讼案。案件源于华北乡村社会在性别权力关系上的失衡。女性对诉讼领域介入,既是对男性权力的挑战,也暗示着导向社会结构改变的因素开始出现。由女性所发起的诉讼案进入审判流程后,道义、法律与舆情的互动关系也呈现出了较为复杂的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女性群体维权意识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权威发布     
男女就业平等本世纪末渴望实现 世界经济论坛目前发布的《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虽然在健康和教育等方面,女性与男性的差距已经缩小,但过去九年来,职场上的性别差距,仅仅是略微缩小一些。2006年,女性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只及男性的56%。  相似文献   

20.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女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近十几年来存在的客观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历史遗留的封建残骸对女性的不公正评价,以及女性自身的心理弱点和生理差异;女大学生要改变就业现状,就必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对于女性的歧视,充分发挥女性特有的优势,勇于与男性一道共创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