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部复合性骨折的认定、分型和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方法对86例鼻部复合性骨折鼻骨CT片(轴扫 冠扫)和有关病历资料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将86例伤者按骨折种类分成鼻骨并发鼻部非鼻骨骨折(81例)和鼻部非鼻骨复合性骨折(5例)两类,然后再进一步细分。结论86例伤者中轻伤80例(93%),轻微伤6例(7%)。鼻部复合性骨折的损伤程度评定关键在于应按照《人体轻微伤的鉴定》(GA/T146-1996)和《人体轻伤的鉴定(试行)》的有关规定或标准认定和分型,这样鉴定结论才会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鼻区骨折的法医学鉴定21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2骨折类型与致伤工具的关系伤害案件中,头面部损伤以鼻部最易受累。Mu-raoka等报道鼻骨骨折占全部面部骨折的59.3%[1]。由于鼻骨紧密相临于上颌骨额突、上颌窦壁、泪骨、额骨鼻部以及眶内壁等是共同构成外鼻的骨性支架,并突出于人的颜面部中央,因此外伤后极易造成复合骨折。这种复合骨折仅靠一般X线检查很难明确诊断,极易漏诊。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资料源于本所2004年受理鉴定的鼻外伤案(以鼻部外伤为主要损伤)251例中鼻外伤后致鼻区骨折案218例,占鼻外伤案86.9%。其中男性202例(92.6%),女性16例(7.3%),最小年龄13岁,最大年龄69岁,见表1…  相似文献   

3.
81例外伤性鼻部骨折的特点及其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鼻部损伤后骨折的特点、确诊的方法及法医学鉴定的相关问题。 81例以鼻部外伤为主诉 ,经鼻骨拍摄X线侧位片 ( 62例加做鼻部CT扫描 )检见有鼻骨骨折的患者 ,进行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单纯性线性骨折 19例 ,骨折移位者 11例 ,粉碎性、多发性骨折 4 0例 ,鼻骨骨折伴上颌骨额突骨折或 (及 )伴眶骨骨折 11例 ;轻伤 58例 ( 72 % ) ,未构成轻伤 2 3例 ( 2 8% )。多数鼻骨骨折为粉碎性、多发性 ,且可伴有其它部位骨折。鼻骨X线侧位片只能明确部分粉碎性骨折及部分移位明显的骨折 ,CT扫描能确定鼻部骨折形态。  相似文献   

4.
现行的人体损伤鉴定标准对鼻中隔骨折的损伤程度评定未作出具体规定。笔者报告鼻中隔骨折2例,并对鼻中隔骨折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损伤程度评定进行探讨。1案例资料案例1孙某,男,51岁。被人用拳击伤鼻部,当即鼻腔流血、疼痛、鼻塞。次日到法医门诊,查体:鼻部肿胀稍青紫,压痛(+),右侧鼻腔尚附有血迹;鼻骨X线侧位片示:鼻骨中段骨折,断端未见明显错位;鼻部螺旋CT扫描(层厚3mm)示:右侧鼻骨骨折,骨折端稍错位;鼻中隔偏曲。法医复阅CT片怀疑有鼻中隔骨折,请专家会诊后确诊。伤后10d经鼻骨复位后效果不佳仍有双侧鼻塞。法医鉴定为轻伤。案例2吴某,…  相似文献   

5.
正《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实施以来,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更加科学、合理和规范。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损伤如何适用新标准仍值得探讨,本文针对2例骨折损伤对鼻部及手部骨折损伤适用新标准进行分析。1案例资料案例1张某,男,24岁。2014年2月15日被人拳击眼鼻部。查体:鼻部肿胀,以左侧明显,左眼眶周青紫肿胀,左眼视力下降。CT检查:左上颌骨额突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部复合性骨折的认定、分型和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方法对86例鼻部复合性骨折鼻骨CT片(轴扫+冠扫)和有关病历资料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将86例伤者按骨折种类分成鼻骨并发鼻部非鼻骨骨折(81例)和鼻部非鼻骨复合性骨折(5例)两类,然后再进一步细分.结论86例伤者中轻伤80例(93%),轻微伤6例(7%).鼻部复合性骨折的损伤程度评定关键在于应按照《人体轻微伤的鉴定》(GA/T 146-1996)和《人体轻伤的鉴定(试行)》的有关规定或标准认定和分型,这样鉴定结论才会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鼻部及双侧颌面部作为人体暴露、突出部位,经常成为暴力侵害的部位,很容易在受到重击时发生骨折。本文报道3例鼻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案件,供同仁参考。1案例资料例1王某,男,20岁。2012年12月7日,被拳击中鼻部后,X线侧位片示鼻骨骨折但未见明显错位,鼻骨CT扫描见右侧鼻骨粉碎性骨折。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CT的广泛应用,上颌骨额突骨折的法医学鉴定日益引起大家的重视,笔者就我市1998—2003年22例上颌骨额突骨折进行了法医学统计、分析。一、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22例中,男20例,女2例,年龄21-65岁。致伤方式有:拳击(15例)、棍棒伤(2例)、砖块伤(2例)、脚踢(1例)、铁锹拍击(1例)、啤酒瓶伤(1例)。临床表现为:颜面、鼻部肿胀,鼻根内陷,呼吸不畅,部分鼻部检验未见明显外伤。(二)扫描方法本组均行鼻部侧位X线检查和鼻部CT水平位扫描(以CM线为基线,层厚2m m细描),其中10例行副鼻部冠状扫描。(三)影像结果本组鼻骨侧位片均未检见额突骨…  相似文献   

9.
正鼻区骨折在头面部损伤案件中比较常见,由于鼻区骨质位置、形态、结构的特殊性,抗击力低下,容易重复受伤,且骨折愈合较差,因此准确判定骨折成伤时间对法医鉴定结论尤为重要。笔者通过近年来,观察的125例鼻外伤案(以鼻部外伤为主要损伤),并举1例案例,分析如下。1案例资料本组资料取自本鉴定中心2008年~2014年受理的鼻部损伤程度法医学鉴定共125例,致鼻区骨折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研究鼻部骨折的法医学损伤程度鉴定,指导法医临床检案之需要,本文拟从研究鼻部的骨性解剖结构及特征入手,分别就鼻部损伤致骨折的特点和临床表现、CT断层扫描的临床诊断意义以及鼻部骨折的法医学损伤程度鉴定原则等进行深度的讨论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就鼻部骨折如何进行损伤程度鉴定提出笔者的研究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收集了我室1993年至1997年鉴定的38例有视力受损的案例,并均在适当时机以视力损失情况按重伤、轻伤鉴定标准进行了损伤程度评定,现对有关问题予以分析探讨。鉴定资料1一般情况 年龄最小者7岁,最大者71岁,平均年龄34岁;男30例,女8例,男女之比375∶1;左眼24例(632%),右眼12例(316%),双眼同时受损2例(52%)。2损伤原因 拳击24例(631%),脚踢2例(53%),砖石击伤5例(132%),意外事故6例(158%),刀砍伤1例(26%)。3损伤程度 重伤12例(316%),轻伤10例(263%),轻微伤12例(316%),未确定损伤程度4例(105%)。4鉴定距受伤经历的时间 最短为33d,最长为2…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2004年至2012年间的118例眶壁骨折的法医学损伤鉴定资料进行分析,旨在阐述外伤性眶壁骨折的法医学损伤鉴定的观点。1案例资料118例眶壁骨折伤者,男性86例、女性32例;年龄12~68岁。所有伤者均为钝性外力致伤,其中拳脚致伤64例(54.2%),棍棒类致伤46例(39.0%),摔倒致伤3例(2.6%),车辆撞击1例(0.9%),致伤过程不明4例(3.4%)。全部行眶壁CT检查,发现  相似文献   

13.
正本文通过对2004年至2012年间的118例眶壁骨折的法医学损伤鉴定资料进行分析,旨在阐述外伤性眶壁骨折的法医学损伤鉴定的观点。1案例资料118例眶壁骨折伤者,男性86例、女性32例;年龄12~68岁。所有伤者均为钝性外力致伤,其中拳脚致伤64例(54.2%),棍棒类致伤46例(39.0%),摔倒致伤3例(2.6%),车辆撞击1例(0.9%),致伤过程不明4例(3.4%)。全部行眶壁CT检查,发现  相似文献   

14.
眼眶内侧壁骨折是间接外力造成眼眶骨破裂,眶缘完整,眶内薄弱处裂开,形成软组织嵌顿疝出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本文作者在法医学实践工作中,遇到63例外伤致眼眶内侧壁骨折案例,现将对其进行的法医学鉴定的资料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63例伤者中左侧57例(90.5%),右侧6例(9.5%)。男性51例(81%),女性12例(19%);年龄以21~40岁为多,共55例(87.3%);20岁以下3例(4.8%),41岁以上5例(9.9%)。63例伤者在近期均有眼部受钝性暴力损伤史、不同程度的眼睑裂伤、挫伤或擦伤,以及眼睑皮下积气和点片状球结膜出血。拳击致伤46例,车祸为10例,其他钝器损伤为7例。…  相似文献   

15.
122例鼻部骨折X线和CT诊断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T在鼻部骨折诊断中的优点。方法 观察 12 2例鼻损伤伤者的鼻部CT和普通X线片 ,对鼻部诸骨骨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 2例鼻部骨折 (鼻骨骨折 3 2例 ,上颌骨额突骨折 3 3例 ,鼻中隔骨折 9例 ,多发性骨折 48例 )均经CT认定。其中 40例因X线片漏诊直接通过高分辨率鼻骨CT薄层扫描认定 ;82例通过鼻骨侧位X线片显示有鼻部骨折 ,因存在骨折类型认定不准确和 /或有漏诊鼻部其它部位骨折可能 ,通过鼻骨CT认定。结论 鼻骨侧位X线片易漏诊、误诊鼻部骨折 ;鼻骨CT能避免鼻部诸骨骨折的漏诊及误诊 ,且骨折认定准确。  相似文献   

16.
23例上肢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广州市公安局芳村区分局在2002年1月-2005年6月期间所鉴定的上肢(除手外)神经损伤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在刑事案件中上肢神经损伤的特点以及伤情鉴定要点。1案例资料本组23例伤者中,男性18例(占72%),女性5例(占28%);年龄16岁至58岁,平均年龄27岁;案件性质:伤害案19例(占82.6%),抢劫案4例(占17.4%)。1.1致伤物及损伤情况见表1。1.2神经损伤程度及伴发损伤见表2。1.3鉴定时间及结果见表3。2讨论2.123例上肢神经损伤的特点致伤物以刀类锐器为主由表1可见,除1例系被人推倒,肘部着地,引起肱骨中段骨折导致正中神经挫裂伤及3例由于棍…  相似文献   

17.
由于鼻骨相邻于上颌骨额突、眼眶内侧壁,且鼻部突出于面部,骨质薄弱,易形成骨折。单纯性骨折伤影像学诊断与伤情程度判断是法医学实践中的难点。本文对211例鼻部单纯性骨折法医学鉴定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诊断依据、鉴定方法和原则。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河南唯实司法鉴定中心2006年1月~2013年3月法医临床损伤程度鉴定档案中鼻部单纯性骨折(包  相似文献   

18.
正由于鼻骨相邻于上颌骨额突、眼眶内侧壁,且鼻部突出于面部,骨质薄弱,易形成骨折。单纯性骨折伤影像学诊断与伤情程度判断是法医学实践中的难点。本文对211例鼻部单纯性骨折法医学鉴定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诊断依据、鉴定方法和原则。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河南唯实司法鉴定中心2006年1月~2013年3月法医临床损伤程度鉴定档案中鼻部单纯性骨折(包  相似文献   

19.
刘于跃  朱守超 《法医学杂志》2006,22(2):147-147,149
鼻部突出于面部的中央,极易受到侵害造成损伤导致鼻骨骨折。同时,鼻部周围骨损伤也较为常见,有时易与鼻骨骨折混淆。根据人体损伤程度的鉴定标准,两种损伤在伤情程度鉴定时有较大不同,诊断错误可能导致鉴定结论的错误,有必要加以特别的关注。本文结合我室2001年至2004年检验鉴定的116件案例进行统计探讨,旨在通过探讨鼻骨及其周围骨折的损伤机制、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检验鉴定工作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为临床法医学鉴定提供帮助和支持。1鼻骨及其周围骨折的临床特点鼻部外形由两侧鼻骨、鼻中隔及结缔组织组成,鼻骨、上颌骨额突、额骨鼻部…  相似文献   

20.
肢体肌腱、神经损伤检验鉴定在法医临床检验鉴定中常见,占有一定的比例(我们资料占53%)。我们对我所从1990年1月至1999年3月间进行的以肢体肌腱、神经损伤为主鉴定60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鉴定资料1一般情况 被鉴定人,男性55例(917%),女性5例(83%),年龄20岁以下6人(100%),20~30岁30人(500%),30~40岁18人(300%),40~50岁6人(100%)。肢体肌腱损伤为主46例(767%),肢体神经损伤为主14例(233%)。伤害案50例(833%),生产事故6例(100%),交通事故4例(67%)。2致伤物情况 锐器伤48例(800%),钝器伤7例(117%),火器伤5例(83%)。3受伤部位情况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