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波兰进行了政治和经济上的一系列变革,包括私有化、劳动力市场、对外贸易、外国直接投资等四方面,这种转轨总体方向是市场化,民主化,融入世界经济,加入欧盟。波兰的经济转轨过程相对于其他东欧国家是比较成功的,但失业率过高和对外贸易赤字过大等问题仍是波兰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2.
波兰是前苏联、东欧国家“剧变”中的带头羊,也是剧变后迄今为止经济发展状况最好的国家之一。相比较其它东欧国家而言,其经济转轨比较成功。转轨后的波兰经济在进行了严重衰退、高速发展、发展缓慢后,这两年经济又持续升温。据波兰中央统计局统计,2004年前二季度波兰经济增长5.9%,其中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6.9%,二季度增长4.8%,〖1〗大大高于欧盟25国的平均GDP增长水平。一、波兰改革的四个阶段及现状描述同顾波兰十五年转轨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990—19931、994—1997、1998—2001、2002年至今,这个划分方法与政治制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波兰是前苏联、东欧国家"剧变"中的带头羊,也是剧变后迄今为止经济发展状况最好的国家之一.相比较其它东欧国家而言,其经济转轨比较成功.转轨后的波兰经济在进行了严重衰退、高速发展、发展缓慢后,这两年经济又持续升温.据波兰中央统计局统计,2004年前二季度波兰经济增长5.9%,其中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6.9%,二季度增长4.8%,[1]大大高于欧盟25国的平均GDP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波兰、捷克已基本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经济步入了增长通道。通过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明确出资人代表、管理法制化等,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使国有资产管理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波兰驻华大使谈波兰成章1995新年伊始,我们同波兰驻华大使馆大使兹·古拉尔赤克博士座谈了目前波兰的情况,同时大使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书面材料。现综合整理如下几个问题,供有关专家、学者参考。一、关于波兰发生剧变的原因波兰在二战中建立人民政权;波兰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转轨国家利用外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轨国家利用外资分析王伶沈晓霜从80年代末开始,随着政治体制的剧变,前苏联、东欧国家先后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在这一历史变革过程中,吸引外商投资一度是转轨国家关心的重点,并对这些国家经济转轨产生一定影响。由于不同国家吸引外资情况不同...  相似文献   

7.
自1989年年中以来,原东欧8国政局首先发生剧变。从新旧制度的转轨过程看,相对来说,经济制度的转轨比政治制度的转轨要复杂、艰难、曲折得多。从目前社会安定程度、国民经济状况和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的变化等因素全面考察原东欧8国,可以说原民德属于较好的一类“国家”;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波兰3国属于二类国家,其中,匈牙利的情况较好;巴尔干地区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则属于最差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徐清照 《工会论坛》2009,15(4):14-15
我国体制转轨过程中形成的“市管县”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曾发挥过积极作用。然而,现阶段其缺少法律依据、降低行政效率、导致市县关系紧张等弊端日益显现。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科技的发展、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壮大县域经济以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得改革“市管县”体制、实行省直管县的条件逐渐具备。许多省已在“市管县”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市管县”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配套措施联动,稳妥推进。  相似文献   

10.
列宁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俄国革命实际,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把社会主义从理论推向在各民族国家实践的阶段。限于时、空条件,以及英年早逝的不幸自然因素,列宁来不及认识和实现社会主义国家从准军事体制到常态的转轨。从大历史的视角看,新社会制度建立之初,国家都曾实施准军事体制,以求迅速巩固新的社会制度。但是,新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只有当国家从准军事体制转轨到常态之后,才能发挥与体现出来。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概由于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及时实现转轨。传承列宁的遗产,关键在于完成列宁未能完成的工作,实现国家从准军事体制到常态的转轨。苏共没能正确传承列宁的遗产,因而丢失了列宁的遗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国家层面看,实乃建设常态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