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讲话,是领导干部阐明观点、指导工作所必需的,但不是讲话越长水平越高,恰恰相反,许多被世人传颂的不朽演讲都是既短又精的。现在,讲话多、讲话长之风盛行。讲者气喘吁吁,听者昏昏沉沉。当领导的,或自己喜欢,或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逢会必讲,有讲必长。讲长话的危害在于不讲效率,不切实际,如果是平民百姓,哆嗦一点顶多算是缺点,身为领导,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有人说应“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其实应该是“有话则短,无话则  相似文献   

2.
赞“三短”     
最近,一位领导同志指出,机关干部要学会开短会、讲短话、写短文,这既是人民群众的呼声,也是党的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此话可谓有感而发,切中时弊。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写短文,是相对那些长而无当的会议、讲话、文章而言的。说起长会,人们并不陌生,什么纪念会、研讨会、现场会、发布会,什么首映式、首发式、奠基式,名目繁多,花样翻新,久已有之,于今不绝,且有越开越多、越开越长之势。说到长话,人们同样耳熟能详,要么陈词滥调、苍白无力,要么口若悬河、不着边际,芝麻大的事情也可以从中国说到外国,从女娲补天说到卫星定位,直说得日落西山,众…  相似文献   

3.
常言道:“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你这样说,我这样说,大家都这样说,说来说去,说成了一句不走脑子的套话,却从未想过其中的荒诞和可笑。有话为什么一定要长呢?没话为什么要找话呢?有话尽量短说,无话干脆不说,所谓“有话则短,无话不讲”,不是更好吗?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开长会、讲长话的情况却屡见不鲜,成为一道叫人既无奈又反感的可笑“风景”。有的人好像非常热衷于会议,有事没事喜欢把大伙儿召集起来开上一个会,而且逢会必讲、一讲就长。如果讲话确实言之有物,能够启人心智倒也罢了,不幸的是常常如“懒婆娘的裹脚布…  相似文献   

4.
对某项工作是重视还是不重视,功夫切不可用在开长会、讲长话上,而是要用在开短会讲针对性强的话,讲有力度的话,讲特别管用的话上来。开会和讲话的长短,与内容的多少有很直接的关系,与内容的重要与否有一定的间接关系。会议讲话的内容多则长,内容少则短,但内容重要不一定很长,内容不重要则越短越好。但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会议及领导讲话,不知不觉地陷入了一个误区,用会议时间的长短、讲话字数的多少,来证明会议的重要和领导的重视与否。这个钩挂得日趋紧密,会议越开越长,致使许多人怕开会,替会逃会的现象不少。会上讲的人负担重,会下听的人负担更重,上上下下都有  相似文献   

5.
许光灿 《学习月刊》2013,(12):79-79
领导工作中讲长话还是讲短话,开长会还是开短会,发长文还是发短文,这其实是领导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凡是政治理论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领导干部,都善于讲短话、开短会、发短文,事半功倍,工作效率高;凡是政治理论水平低的领导,往往讲话不得要领,开会没有中心,发文长篇大论,事倍功半,工作效率低。我们倡导讲短话,是指只要几句话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面对一些领导干部的讲话,不少群众和专家或私下议论,或撰写文章,都强烈呼吁要改造“讲话”,要领导干部“学会讲话”。那么,当前话风上有些什么问题呢?概括起来四个字:“爱讲长话”。“长话”,也叫“空话”。其特点是,讲话人把短话拉长,  相似文献   

7.
近日,我们到基层宣传胡总书记"7·23"重要讲话,听到不少农村干部说,时下有的领导干部下基层,喜欢讲长话,而且"长而空",群众不爱听。他们不管啥场合,也不管对啥人,都是滔滔不绝,长篇大论,讲得百姓心烦。看来,转变干部作风,讲精炼的话,讲管用的话,讲真心的话是一个重要方面。一句话,干部要善讲短话。讲短话群众爱听。话语贵精练,文章忌冗长,这是古今中外的通理。人们都喜欢听言简意赅、有真情实感的话,反感言之无物、拖  相似文献   

8.
把"说短话"写进政治局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之中,足见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对"说短话"的重视程度。其原因是现在说长话者太多,既浪费时间又直接影响到说话的实际效果,这种状态急需改变。人们,特别是有的领导干部不愿说短话的病根是:不敢短。很多人认为只有长篇大论的演讲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水平,怕话说短了会被别人说没水平,于是,便把短话拉长,将套话、空话、无用的话都囊括其中,甚至于重复地讲。其实,真正有水平的人是  相似文献   

9.
尽力说短话     
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把‘说短话”写进政治局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之中,足见其对‘说短语’的重视程度。现在说长话者太多,说长话既浪费时间又直接影响说话的实际效果,这种状态急需改变。很多人认为只有长篇大论的演讲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水平,怕说话短了会被别人说成没水平,于是,便把短话拉长,将套话、空话、无用的话都囊括其中,甚至重复地讲。实则,真正有水平的人是善于长话短说的人。  相似文献   

10.
会议须精简     
会多、话长之风,是形式主义在作怪,是作风不实的具体体现。其实,早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批评过党内存在的这种现象,“会是常常从早上开到晚上,没有话讲的人也要讲一顿,不讲好像对人不起”。该开的会要开,贵在简;该讲的话要讲,贵在精。开短会、讲短话目的是少说多做,省出时间来多抓落实、多办实事。毛主席不开长会,文章短而精,讲话也很精练,也影响了一个时代。上世纪50年代,主席去天津给干部做报告,天津市委书记解学恭主持,  相似文献   

11.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在《学习时报》上建议,从各级党校做起,提倡讲短话、讲明白话、讲管用的话。第一,讲短话。用最短的时间、最短的语言,把你要说的深刻道理说明白。在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拼凑个几万字的文章和讲话,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2.
题记努力改进文风、改进会风、改进政风,切实做到文风清新、会风清简、政风清正,讲实话、讲新话、讲短话,讲解决问题的话,不讲空话、套话、大话,提倡少开会、开短会,开给人以启发的会、研究解决问题的会能不开的会坚决不开,领导可以不参加的会尽量不参加,一个领导可以讲清楚的问题不安排两个人讲——摘自省委书记张春贤的讲话  相似文献   

13.
题记努力改进文风、改进会风、改进政风,切实做到文风清新、会风清简、政风清正,讲实话、讲新话、讲短话,讲解决问题的话,不讲空话、套话、大话,提倡少开会、开短会,开给人以启发的会、研究解决问题的会能不开的会坚决不开,领导可以不参加的会尽量不参加,一个领导可以讲清楚的问题不安排两个人讲——摘自省委书记张春贤的讲话  相似文献   

14.
雷侃 《党的文献》2011,(3):123-124
1952年2月,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在西南军政干部参加的一次大会上讲话时,连续12次使用了"国家可爱"这个词。这对于习惯讲短话的邓小平来说,并不常见。他说:  相似文献   

15.
正文风非小事,其后蕴含的思想,直接体现着为政之气象,反映着民风之好坏,影响着国家之盛衰。文风要反对"长、空、假",提倡"短、实、新",就必须坚持言为心声、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言之有文。言为心声。讲话、写文章最忌故弄玄虚、卖弄文笔以哗众取宠,亦恨曲意逢迎、巧言媚俗以争名夺利。要讲好话、写好文章,必须用"心"务实、用"心"求理,力戒心口分  相似文献   

16.
正小平同志赞赏"毛主席不开长会,文章短而精,讲话也很精练",推崇"学马列要精,要管用",他自己讲话更是少而短,属"要精,要管用"那种。印象最深的有两篇:一是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另就是他那篇著名的南方视察谈话。我把这"两话"视为小平同志改革开放人生的开幕和谢幕。尤其"78讲话"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论述,不仅直接影响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  相似文献   

17.
多讲点新话     
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干部都要讲话。讲得好不好,别人爱不爱听,主要就看你能不能讲点新话、讲出新意。讲新话,是指讲话既能准确地诠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精神,  相似文献   

18.
孙业礼 《学习导报》2013,(10):35-36
1980年2月29日,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邓小平说了这样一段话:“开会要开小会,开短会,不开无准备的会。会上讲短话,话不离题。议这个问题,你就对这个问题发表意见,赞成或反对,讲理由,扼要一点:没有话就把嘴巴一闭。不开空话连篇的会,不发离题万里的议论。即使开短会、集体办公,如果一件事情老是议过去议过来,那也不得了。总之,开会、讲话都要解决问题。”这段寓意深刻的话,在当时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正>1980年2月29日,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邓小平说了这样一段话:"开会要开小会,开短会,不开无准备的会。会上讲短话,话不离题。议这个问题,你就对这个问题发表意见,赞成或反对,讲理由,扼要一点;没有话就把嘴巴一闭。不开空话连篇的会,不  相似文献   

20.
正开短会、讲短话,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作风。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会议也不要开得太长。"中共中央办公厅最近印发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强调,要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要提高会议实效,不搞照本宣科,不搞泛泛表态,不刻意搞传达不过夜,坚决防止同一事项议而不决、反复开会。对领导干部而言,开短会、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