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太行山     
《先锋队》2000,(10)
恋曲 明 祥 我不想高呼你的名字 我害怕我粗犷的声音 我把你娇美的皮肤碰伤 我害怕在呼喊坦克会流失对你的些微诚敬 你的名字是从远古走来的一种神圣 像任何一种尊严膨胀储存在心的空间 我知道这是心的美满 月光如水 艳阳照耀 人世间惟有你是我的永爱 我多想高呼你的名字 我知道只有忘情的高呼 才是对你爱的全部能量的释放 我知道只有在呼喊里才会感受 什么叫惊心动魄的力量 你的名字是从远古传来的一团圣火 像任何一种燃烧都能把生命的情感点亮 我知道这是心的升腾 山脉耸立 江河行地 天地间惟有你是我的永恒 祖国,我的祖国 无论我呼喊或…  相似文献   

2.
一位老家在杭州的朋友给我讲起这样一件事:2004年10月24日,是个星期天,她的小侄女在电话里神秘地考问: "您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您知道今天我们都做了些什么事吗?" 我的这位朋友自然是被7岁的小侄女考住了。原来这天是杭州邻居节!所有的杭州人都系上了黄丝带,因为黄丝带象征幸福和平安,代表祝福和友爱。大街上,商场里,学校,社区,到处都有义工在发黄丝带。每个家庭都可以把黄丝带送给邻居或系在邻居的门把上。我这位朋友的小侄女还发明了用黄丝带编织手镯,送给对门曾经与自己吵过架的小姐姐。  相似文献   

3.
一九三四年,我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工作。当时正是第五次反“围剿”的紧张战斗时期,我们的任务是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抵御敌人的进攻。当时我正在归化前线,情况非常危急。忽然听说红一方面军和党中央都撤出了中央根据地,我们感到很意外,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后来我们才明白:原来党的六届五中全  相似文献   

4.
名家谈杂文     
说人话,不说鬼话 邵燕祥 说人话,不说鬼话:这就是我的杂文观。 其实又何限于写杂文;写什么文字不要说人话? 其实又何限于为文;作文即说话,一个人难道不是时时处处都该说人话? 但因有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或对所有人都是满嘴鬼话,写成文字则满篇鬼话,才显得人话可贵! 文采,艺术性,思想性,诚然重要,“言之不文,行而不远”;但首要的,须是人话。 什么叫人话,是不须解释的了。 1996年2月11日  相似文献   

5.
<正>重庆的冯可不得不面对即将到来的第五次公务员考试。在一家公司当会计的她,一直在努力考注册会计师,而经商的父亲却坚持让女儿报考公务员。"我们屋头做什么的都有,就是没得当官的,说出去是政府的人,都要有面子些。"这让我想起一个朋友,是个有趣的女孩,毕业想找一份律师工作,但是她的母亲认为女孩子不应该那么拼,还是体制内稳当,她参加了十几次村官和公考,最终扎根在一个乡镇的事业单位,几乎每过一段时间就要给我打电话诉苦。毕淑敏说过一句话:我喜欢深存感恩之心又独自远行的人。知道谢父母,却不  相似文献   

6.
德国大思想家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敬畏之心源自人的信仰,只有当人的心里有敬畏或恐惧的事物,才会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才能维持着社会道德规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什么是敬畏之心?"敬"是尊敬、恭敬;"畏"是畏惧、佩服。而敬畏是"敬畏相连,敬中有畏,畏中有敬",是人在面对权威、崇高或庄严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梁衡 《学习导报》2012,(10):58-60
每一个多少读过点书的人,都知道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篇只有360字的散文能流传1500年,家喻户晓,传唱不衰,其中必有它的道理。这篇文字连同作者最流行的诗作,大约是我在孩提时代,为习文识字,被父亲捉来读的。当时的印象也就是文字优美,故事奇特而已。直到年过花甲之后,才渐有所悟。一篇好文章原来是要用整整一生去阅读的。反过来,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我是一个刚刚参加农业生产战线的知识青年,现在担任饲养员的工作,我很想知道一些有关繁殖大家畜的技术知识,你们能不能帮助我一下?顺义县木林公社刘村编辑部转来的信收到了。对于你提的问题,在这一封信里,不可能写得很全面,先谈谈以下三个问题,你还有什么,咱们再通信联系。  相似文献   

9.
梁新 《学习月刊》2012,(22):1-1
11月8日这天,我随便问了几位群众,都让我感到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党和国家的大事。我问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老人说:“怎么不知道呢?今天是十八大开幕的日子”:我又问怎么这么清楚:老人说“我是老党员,能不关心十八大么?”我问一位农民工:“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位农民工脱口而出:“今天是十八大召开的日子”。我又问一位去超市买东西的大姐:“大姐,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位大姐也是不假思索就答出:“今天是我们党十八大召开的日子。”群众关注党的政策走向,是因为和自己的生活有关。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有荧。和自己的未来有关。那么,群众都关注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入春以来,妻就建议我,别闲着,种点什么吧,她知道我喜欢种花养草,想让我高兴起来。去年冬天,我们公司裁员,我意想不到地出现在了被裁之列。整个冬天,我一直忙于找工作,却屡屡失败,因此心情很低落。妻希望我能在种花种草上找到点乐趣。是啊,一定要种点什么。我的心像风帆,重新被暖暖的春风吹胀起来。这次,我不种花,也不种草,我种菜。骑车去郊外,拖了两蛇皮袋土  相似文献   

11.
正一1958年8月的一天晚上,稼先回到家里,跟我说他的工作有调动。我问他调到什么地方去,他说不能说。我又问他什么时候能回来,他又说不知道。接着我问他,那我能给你写信吗,他回答不能。此后,稼先经常是一个电话打来,说他马上要出差。去哪里,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我都不问。我知道问也问不出来。每一次离开都是突然的,每一次回来也是突然的。回来一般是白天,突然就回来了,回来后吃一点东西就去休息;一般都是到了晚上9点,小车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自觉交纳党费是党员组织观念强的表现,是党员必须履行的一项重要义务.我也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每月主动按照规定交纳党费.但是,我只知道交党费,却不知道党费是怎么使用的,都做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3.
正工匠精神,古已有之。鲁班雕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张衡观天测地,一仪浑天,可预灾害……古人精湛的技艺令今人叹为观止。什么是工匠精神?古人所说的"精一"哲学便道出了它的本质:一是精准,要运斤成风、游刃有余;二是恒久,要有"积跬步,至千里"的韧性。对纪检监察干部而言,工匠精神也是应该秉承的基本职业精神之一。古语说,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在一职,其职必举。中央纪委在全国纪检监察  相似文献   

14.
互动平台     
《军队党的生活》2012,(2):94-95
□评刊用刊65116部队政治处王辉来信:捧读《军队党的生活》,品味带着淡淡清香的文字,浏览着一张张带着兵味的图片,无时不觉得精神倍增,一句句"红彤彤"的话语、一篇篇"红彤彤"的文章,把我的思想与党紧紧联系在一起,把我的心紧紧聚在党的  相似文献   

15.
习惯用语     
正东启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康近几天心中忐忑,办公室电话一响吓一跳,住宅外警车一叫心一惊,夜里总是噩梦不断。老伴儿问他,黄书记总搪塞过去。没人的时候,他就呆坐在沙发上自言自语:"村里陆副书记前天被带走了,不知道他都交代了什么。前年村改厕项目回扣给我的5万元,去年村虚造杂工套取后分给我的3万元好处费,今年农民救济款套取分得的1万元,他不会都供出来吧?说好了一对一呀!  相似文献   

16.
说“热情”     
人大抵是这样一种动物:在灿烂的笑脸面前,在动听的言词面前,往往什么都好说.热情之为无形的力量,有时真是强大无比的,所谓“一言之褒胜于华衮,一言之贬严于斧钺”是也.然则好话也不是怎么说都不过分,古时一位好发“良言”的人就有过教训,这  相似文献   

17.
正常与反常     
我和妻曾临时在北京一处筒子楼住过。妻常给我这样的提醒:“求求你把男厕所的自来水管关了。”原来,有些人在厕所方便后柠开自来水开关就忘了关闭,以致水哗哗地流。妻子说:“那水都浪费了,多可惜。” 我时常说妻子反常,精神有毛病。公家的自来水哗哗流,关你什么事。妻说:不关我什么事,我看到水白白流掉就心疼。我不想与她深计较,因为我知道惹火了她没有好果子吃。不久,妻收拾行装,回东北老家了。 留下我一个人,不免在屋里胡思乱想,我渐渐觉悟到,我说妻子反常那是错的。公家水哗哗地白流,你上前把它关了,只是举手之劳。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也是一个人应有的觉悟,可我却拿着不是当理说,竟然误解妻子的纯朴善良之心。一种愧疚之情涌上心头。 何为正常,何为反常?时下社会上某些“标准”让人  相似文献   

18.
知心     
白夜 《前线》1962,(11)
认得一个人容易,知道一个人的心,却比较困难。因为,“人心都在人心里”么!要知道一个人的心里想些什么?碰到了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那些内心深处的问题,只有他向你讲出来,你才能知道。如果你不了解人家心中的问题,那么,怎么样去解决人家心中的问题?我们不是常说要做思想工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12月10日晴昨天是食用菌大棚基地建设工程进行的第五天,可难题来了——原来沟通好的场地所有者解约了。场地所有者突然告知村委会,他的老父亲不同意征地,只能解约。经向村里干部打听我才知道,这家的老爷子今年八十多岁,脾气倔、体质差,是村里有名的"矫情人",村干部平时都不敢惹他。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可谓当头一棒,直接把我"敲晕"了。地征不下来,所有工作都无法继续开展,该怎么办?想来想去,我决定去这个农户家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您认为企业文化核心内容是什么? 段延辰(南航<集团>贵州航空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人提出来的,并逐渐被世界所认同。但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我认为很早就伴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存在而存在了。我国早在五、六十年代就提出过鞍钢宪法、铁人精神等,我认为这实质上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