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人没死就造坟,俗称“活墓”或“活人墓”。在国家级贫困县区重庆黔江,一位副厅级干部耗资几十万元大兴土木为自己修筑起一座豪华气派的“活墓”,并树碑立传,刻写“富爵至五品”等碑文,震惊中纪委,轰动全国。 官员修建“活基”事件,传递出一个危险的信号,其中泛起的迷信沉渣和腐败流毒,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惕与忧思  相似文献   

2.
说墓     
墓,溯其源可谓远矣。传说五千年前的黄帝轩辕,死后就葬于桥山,通常说的黄帝陵便是我们祖先第一个墓。随着时光的流逝,人死后建墓的就越来越多,特别是广大乡村,真可谓死必立墓。同时,随着阶级的分化,贫富的悬殊,习俗的继沿,使林林总总的墓群中,墓的规格、质量、形态大小不一,有方有圆,有长有短,有简有繁,各有各的造型风格。人们对墓也渐渐地产生了离奇古怪的心理,给墓披上了神秘而又可怖的面纱。其实,用历史审视的眼光,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分析,墓——只是一个“万花筒”,各取所需,活人所为。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起义时,百余人殉难,人民群众为纪念他们,收殓尸体72具,修建了一个墓,称“黄花岗七十  相似文献   

3.
王舍人镇位于济南市东郊工业北路东首,总面积57.4平方公里。全镇辖5个办事处,38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户籍管理人口9.32万人,自有人口6万人。本镇是山东省经济百强乡镇之一;1994年跨入济南市“小康镇”行列;1995年又跻身“首届中国投资环境500佳乡镇”行列。 王舍人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人文景观丰富。这里是春秋战国时代齐国名相鲍叔牙的故里,现存有的叔牙墓,还有山东省首先发现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学今年纪念建校100周年.总是让人想到老校长蔡元培先生、蔡元培1940年在香港病逝一蔡墓就在香港仔的“华人永远攻场”。填场依山而建,墨绿色的云石碑上,闪着金字“蔡子民先生之墓”,为叶遐庵所书。前些年就有人在人民日报副刊上发表文章,建议以萧红墓由浅水谱迁回广州之例,将蔡墓迁回现北大校园,然无人作出回应。近年在香港的文化人尤其是北大校友中,也有这样的主张,他们总觉得一代宗师的老校长,遗骨“沦落于香江一隅”,使学生和后死者于心不安,希望能归葬北京大学,与曾执教燕水大学后来病逝瑞士的美国记者斯诺之墓在未…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质量?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辩证关系。一、课堂气氛“严”与“活”的关系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既严肃又活跃。做到严中有活,活中有严;严而不死,活而不乱。在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哪些方面应该严肃呢?首先,课堂纪律要严肃。严格  相似文献   

6.
据《南方周末》报道,山西绎县法院出了个“三盲院长”(“三盲”,即文盲、法盲和流氓———笔者注)姚晓红,这可是个全国不可多得的活宝。说姚晓红是文盲,并不那么准确,因为此公到底是小学文化程度,当然,时常在签名支出时将“准支”(准予支出)写成“淮支”,严格来说,此公是一个半文盲。说他是法盲,他可完全够上这个格:身为法院副院长,指使干警将无辜百姓关押或吊起来毒打致残或致死,并殴打拍摄者,再硬逼照相人承认自己是到法院抢人,甚至强迫死者家属下跪书写“感谢人民法院对其严格教育好”的字据。此公有一句口头禅:“什么法?我的话就是法!”…  相似文献   

7.
巴史三题     
一、巴人葬制与船棺古代巴人的统治者属于“武王宗姬”系统,他们的葬制当然应和中原地区一样,实行土冢墓葬之制;至于巴国土著各族落,在漫长的融合过程中,逐渐仿效土葬,抛弃了各自传统的葬式。在考古上,巴地发现了许多土葬之墓,当为这一历史事实的反映。《舆地纪胜》记合川有“双墓”,据李文昌《图经》:“巴王、濮王会盟于此,酒酣,击  相似文献   

8.
<正> 资金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血液”,银行及自上而下、纵横交错的金融体系,如同人的“心脏”、“血管”,作为资金的“载体”,通过资金的运行,涵养、支持、推动、调节着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列宁说:银行是一个绝妙的机关。实践证明,银行的杠杆作用发挥得好,资金盘得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就快,效益就高。 1987年冬,郧阳地委、行署在反复调查研究、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深化改革,依靠科教,搞活三通(交通、流通、融通);兴田足食,兴山富民,兴工富县;  相似文献   

9.
<正>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意思是说,一个人活在世上应留下“名声”,“留芳百世”,就象大雁飞过头顶而留下叫声,回音不绝一样。我们并不笼统反对“留名”,“留芳百世”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反对的是不顾国家、人民的利  相似文献   

10.
福利企业要加速发展,走向繁荣.根本出路在于改享。检验改革的成果,离不开着产值,看利税。我认为,本值、利税是重要的,这是物的标志。除此以外,还应有个标志,即人,物是由人创造的,改革首先应该是实现人的转变。通过人的转变,作用于生产经营,达到高产直、高利税的目标。人的转变,至少要看三个方面。第一,要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过去搞平均主义,干好干坏一个样,职工没有积极性,推~下动一下,这是“要我干”。改革打破平均主义,贡献大者多得,贡献少者少得,职工有了积极性,找活干,抢活干,从“要我干’度为“我要干”…  相似文献   

11.
云南昭通后海子东晋壁画墓,一九六三年五月清理出土,六五年搬迁至昭通县城。该墓的壁画为研究东晋时期云南与内地的关系,汉彝关系,以及“南中大姓”与“夷汉部曲”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见《云南昭通后海子东晋壁画墓清理简报》,《文物》一九六三年第十二期)。本文仅就该墓的墓主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此墓壁画后壁正中画有墓主人坐像(见上图),朱唇稀须,戴平顶小冠,穿道格式合袵长衫,盘膝坐于蒲垫上,脚底交合露于衣外,左手抚摸在脚底上,右手执塵尾;其左后方有一旄节插于蒲垫上。坐像右上方有八行墨书铭记,曰:  相似文献   

12.
进入颐和园东门,在南侧不远处有一座不显眼的耶律楚材墓。一些游人也许觉得奇怪,在风光如画的皇家园林中怎么会出现一座古墓呢?其实,早在颐和园诞生前600年,耶律楚材墓就被迁葬在瓮山(今万寿山)之阳,到了清慈禧太后修建颐和园时,才将它移到东门这边来,它算得上是这座园林最早的“古迹”了。北京人对耶律楚材是应该引以为自豪的。耶律楚材不但是一位地道的“老北京”(他的家世代就住在香山附近),而且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蒙古人的铁骑横扫亚洲大陆的大  相似文献   

13.
“有眼的人生活在天堂上,没眼的人生活在地狱里”,刚刚摘去眼上纱布的老教师高恒长对山西省副省长薛军说:“我现在就活在天堂上。” 五保户老人秦日宝紧紧握着薛军副省长的手说:“十几年来,我啥也看不见,以为这辈子就完了,不知道有多难受,”说着就跪在了病床上,“我真想给共产党磕个头……”眼泪扑簌簌掉了下来。  相似文献   

14.
人勤春来早。“十四五”大幕刚刚拉开,“三服务”活动就在瓯越大地上掀起热潮。温州各级干部走出机关大院,深入企业和基层,助推新一年工作开足马力,开创新局。今年是浙江开展“三服务”的第三个年头,也是温州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的第三年。  相似文献   

15.
清《一统志》载:“屈原墓在汨罗山”。汨罗山在哪里?一般认为,汨罗山位于湖南省汨罗县城北约五华里,亦名徽山,又名黑鱼岭,烈女岭。在山上大约四平方华里的范围内,有十二座高大的封土堆,相传为屈原十二疑冢。墓前均竖有石碑,铭刻“(故楚)三闾大夫之墓”,分别重刊于清同治或光绪等年代。一九五四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拨款将墓全面维修;一九五六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七六年,在墓前竖立了标志与说明,确认它们是战国时代的屈原墓,并对外开放。但是,我对此颇有所疑。现将我所作考证和个人看法陈述如下,以就正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6.
季羡林的“和谐”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季羡林在《做人与处事》这篇短文里写道: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得好,生活就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相似文献   

17.
<正>在桂林兴安,湘江战役后建起多座红军烈士陵园,每年都有很多人来此悼念。然而,在离兴安县城60公里外的华江瑶族乡水埠村,一处葬着12名战士的红军墓却鲜有人知。但对于瑶族老人赵良英和她一家人来说,那里是他们三代人甚至是后世子子孙孙都要守护的亲人墓。1934年,红军曾在华江水埠塘村住过。"当时红军来我们华江,有天晚上召集村里的大家长们一起开会,想找一个本地人帮他们带路,当时我父亲站出来,一直  相似文献   

18.
喻晓钢 《前进论坛》2010,(11):32-32
<正>对邓演达和农工党的认识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那时我正在南京学习。就是通过那次初识,使我萌发了加入农工党的想法,虽然一波三折,但我最终成为一名光荣的农工党党员。一谒邓演达墓初识农工党1985年5月的一天,我同几位在南京林业大学进修的同学一道登临紫金山。我们顺着山路来到了灵谷公园,发现有一个半圆球形墓室,墓前有块花岗岩墓碑,正面镌刻何香凝题写的"邓演达烈士之墓"7个镏金大字,墓碑背面为农工党中央撰写的碑文。  相似文献   

19.
<正>太昊陵是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长眠之地。春秋时期之前,人死后挖坑葬之,称之为“墓”。墓的周围既不封土,也不栽树,即“不封不树”。春秋时期,淮阳人为了更好地祭祀祖先,在伏羲氏埋葬的地方,封土以祭,谓之“坟”,合称“坟墓”,自此有了“坟墓”一词。中国的坟头即源于淮阳伏羲的坟墓。后来,因为死者的地位不同,帝王的称陵,诸侯的称冢,圣人的称林,百姓的称坟。从此,太昊陵成为人们对太昊伏羲氏坟墓的称谓。汉代以前,人们为了祭祀祖先、神灵和先贤,  相似文献   

20.
“高雄河南近又远,曹公架桥紧相连。南岸有庙香火盛,北岸有墓坚碑赞。岁月越久情越浓,藕断丝连砍不断。”这是台湾省高雄县风邑赤山文史工作室“清朝凤山县(今高雄县)知县曹谨公故乡寻根之旅团”团长、高雄县观光协会创办人、名誉理事长林运臣先生1999年8月27日至9月3日在河南省沁阳市访问期间写的一首诗。诗中的“曹公”,指的是台湾凤山县(今高雄县)知县、河南省河内县(今沁阳市)人曹谨;“庙”指高雄县凤山市曹公庙;“墓”指沁阳市曹谨墓。和林运臣先生一起到沁阳市访问的还有高雄县风邑赤山文史工作室总干事郑温乾,高雄县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