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默数九十九     
星期天丈夫陪妻子逛商店,一路上,妻子有说有笑,兴致勃勃。正当妻子一遍又一遍地在商店里试穿衣服时,丈夫身上的呼机响了:他低头一看,呼机上清楚地显示着:“饭做好了,快来我家。柳小姐。”柳小姐是何许人?丈夫怎么也记不起来。正当丈夫纳闷的时候,妻子过来了:“谁在呼你啊?”见丈夫神色迟疑,妻子夺过呼机,顿时脸色大变,她气愤地冷笑着说:“好啊,柳小姐请你去吃饭,你快去吧!”“天晓得是哪个柳小姐,”丈夫赶忙解释。“只怕是你心中有鬼吧!”妻子眼睛瞪得大大的。“我能有什么鬼!”丈夫有点生气了。  相似文献   

2.
她说,人死了,账不能死,丈夫欠人家的钱,我来还!有的债主没找上门,她就主动打电话找他们。她对债主说,我丈夫的欠条,我负责还;不放心的,我重新写。  相似文献   

3.
她已年逾古稀,9年前丈夫和儿子相继离世,留下了5.4万元的债务。从此,她便每天风雨无阻地行走在大街上捡废品,攒钱还债,用这样的方式诠释着什么叫诚信。如今,9年过去,她终于可以挺直腰板舒心地说:“老伴和儿子欠下的债务我还清了!”  相似文献   

4.
2002年6月初的一天,长治市委书记吕日周骑自行车在街上走,突然被一位妇女拦住,她满腹委屈地说:“吕书记,有个人命案你得管管!”这位喊冤的妇女叫王文平,她丈夫被歹人打死,案子过了7年,她天天喊冤叫屈,竟没人理睬。  相似文献   

5.
种爱     
她病了13年,丈夫疼了她4700多天,爱了她4700多天,13年是丈夫用坚实的肩膀挑着生活重担,用善良宽厚的情怀拥着残疾的她走过来的。其中的滋味只有她知道,内疚和幸福在她心里交织。丈夫在她心里种的那朵倾注浓浓爱的花儿。美丽得让所有的人欣羡和惊叹。  相似文献   

6.
布敏 《廉政瞭望》2008,(2):25-27
悲:幸运儿猝死“转正”前夕 2006年11月14日晚,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申晓晶下班回到家,赫然发现丈夫何东明无声无息地躺在漆黑一片的卧室里,气氛十分诡异。申晓晶心中顿时升起不祥之感。她上前推了推丈夫,触手一片冰冷,伸手去探鼻息,竟然已经没了呼吸!  相似文献   

7.
鲜花与猪肘     
鲜·花·与·猪·肘赵惟琴鲜花与猪肘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将二者相提并论,是缘于一次与朋友的交谈。一日与朋友闲聊,朋友谈到她与丈夫结婚十周年之际她和丈夫商量如何纪念一番。朋友说,现在时兴高雅,她打算给丈夫送一个花篮,谁知丈夫听后一脸的不悦。丈夫说...  相似文献   

8.
布迪·德维的家位于海拔3000多米的印度西北边陲喜马偕尔邦马朗村。她今年70岁,是一个丈夫依然在世的“寡妇”。14岁时,她和一个比自己小两岁的男孩结婚;与此同时,她又被许配给丈夫的弟弟。半个多世纪后,其中的一个丈夫已经病逝,剩下的那个跟她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9.
向命运挑战     
向命运挑战□杨莉在长春市双阳区齐家乡,有个叫金淑兰的女党员,人们都说她是个“苦命人”。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是丈夫见异思迁,另觅新欢,抛弃了她和女儿不辞而别。办妥了离婚手续后,为了生活她不得不改嫁,可刚过上几天好日子,第二个丈夫就因病去世,又给她...  相似文献   

10.
不知不觉间,她写着文字,就写出一点名堂了,声誉逐渐大了,可是,与丈夫的距离也越来越大了。丈夫木讷,平时很少说话,只是看着她不停地写字,也退稿,没有一点表示。  相似文献   

11.
她八岁那年,由毛泽民的妻子做媒嫁给了毛泽东的堂弟毛泽青,解放后随改了名字的丈夫在东北一直过着普通的平民生活。没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世,以至在丈夫去世后因生活困难,不得不为居委会扫了三年的街道,每天只有一元钱的收入。半个世纪以来,她从不向人讲述自己的身份,却常常告诫子女:“要像你爸爸那样,什么时候也不要给毛主席抹黑啊!”  相似文献   

12.
白建国 《党建》2011,(9):40-41
40年前,当时我还是一个刚入伍的战士,在青海遇到一位红军长征时流落在草原的红军老妈妈。她17岁跟随红军长征,在部队行进到青海草原时部队被白匪打散,她逃离虎口流落到草原,嫁给了当地牧民。虽经历了几十年的草原生活,但她始终没有忘记组织,没有忘记她的红军丈夫。她把红军丈夫临别交给她的珍贵资料装在一个牛皮囊里,  相似文献   

13.
尽管她是毛泽东的弟媳,但一直过着淡泊的生活而默默无闻,她和丈夫从不向人讲起自己的身份。  相似文献   

14.
1759年,弗吉尼亚州一位年轻貌美、富甲一方的寡妇嫁给了乔治·华盛顿.她就是后来成为美国首位第一夫人的玛莎一华盛顿。独立战争期间,华盛顿是大陆军总司令,玛莎深知丈夫责任重大.她独自在家抚养孩子,毫无怨言。1775年12月,玛莎来到波士顿郊外的营地。为丈夫和官兵们洗衣做饭。她的举动深深感动了官兵们.增强了他们战胜  相似文献   

15.
编织机织就出她的创业路 15年前下岗后,郑丽华只有一台编织机,凭着自己对针织的喜爱,她和丈夫董树棠开始了创业之路。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1月24日傍晚,在丈夫出海救人不幸遇难两周年之际,李春华领着15岁的儿子,带着丈夫都兴国生前最喜欢吃的食品,来到位于大连湾镇碧海山庄风景园外的一座矮矮的假坟旁。李春华趴在“坟”前与丈夫窃窃私语……随着滚滚不尽的泪水,李春华向笔者慢慢地讲述起她和丈夫的难忘故事——  相似文献   

17.
对于妻子来说,难以容忍的是丈夫在外面找情人;比这更难以容忍的是,丈夫的情人找上门来,要求妻子为丈夫的风流债埋单。然而,四川省江安县国土局女局长龙廷芬面对这种情况,却爽快地给了丈夫的情人50万元的巨款。她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相似文献   

18.
天使的爱     
时间:大年三十下午 地点:平房客厅内 人物:丈夫——农十三师柳树泉农场电管所职工 妻子:农十三师柳树泉农场医院护士。 老大娘:68岁,因骨折曾在医院住院治疗,痊愈出院 道具:二把椅子、茶几,电话机、拖鞋。 丈夫:(提着年货)春节放假,人家都是夫妻俩办年货,而我们家只有我一人,结婚5年了,她平时不顾家,放假还在值班,可不能娶个护士当老婆呀!等她回来过年,那就等到驴年了!  相似文献   

19.
李维娜 《党建文汇》2006,(11):24-24
“那天同去的我家吉薰有没有什么消息?”不久前,在江西省瑞金市叶坪光荣院,一位112岁、双目失明的老人,听说我们是“从上面来的”,就禁不住向我们打听她丈夫的下落。这位老人叫陈发姑,70多年前,她的丈夫参加红军北上抗日去了;70多年后,她还在等待着他的消息。  相似文献   

20.
连谏 《党课》2011,(24):73-74
私底下.我曾为她多次呜过不平,因为曾目睹她的丈夫明明自己拿着感冒药盒却还要问她:饭前还是饭后吃?一次吃几颗?我们一起旅行时,她丈夫一日不知要电她几遍,无非是干净袜子放在哪里了?收煤气、水费的人等在门口,他却挖地三尺都找不到缴费卡……诸如此类的事情总发生在她的婚姻生活中,为此,我时常取笑她的无底线贤良主义,把在事业上雷厉风行的男人生生贤惠成了生活低能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