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万明之 《前沿》2006,4(4):158-163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刑法学界广泛关注也广受争议的理论问题。特别是能否将期待可能性理论运用于司法实践,更是热点问题,王斌余杀人案再一次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通过考察期待可能性理念的起源和发展及其理论价值,结合王斌余案,笔者认为期待可能性理论应该在中国刑法中得到合理的借鉴,并在立法和司法活动中运用和体现。  相似文献   

2.
王斌余,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带着改变贫穷生活的美好憧憬,17岁开始到城市打工,却在别人的城市里不断地痛苦挣扎,诚实的劳动没有换来应有的收获,而是备受欺凌。数次讨要工钱无果后,他愤怒之下连杀四人、重伤一人,后到当地公安局投案自首。无疑,王斌余是值得同情的,从他的悲惨遭遇,我们必须要更多对同他一样的农民工生存境遇进行反思。然而,现在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媒体从先前的对社会制度的反思更多地转向对王斌余死刑判决进行质疑,一些学者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用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理论论证不应该对王斌余判处死刑,并对有不同意见的人斥之…  相似文献   

3.
仲彦 《中国减灾》2012,(8X):9-9
<正>6月16日,相声演员刘慧因醉驾被刑拘,作为"高晓松第二"立即引起社会公众哗然,笔者也不禁为此叫好。无巧不成书,在同一个网页上,还有一则食品安全违法案件被查处的消息,链接的评论却少有人指责违法企业,而是泛泛地指责政府监管不到位。笔者看到案件,也为还有没有东西能放心吃而倍感着急,可是仔细想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丈夫因误会到法院起诉与我离婚,我觉得委屈,但在气头上我也不愿向他解释,赌气同意离婚.同时提出孩子由我抚养,让他每月承担子女抚养费。原想着他会知难而退,撤回起诉,谁知他仍然坚持离婚,最后法院判决准予离婚,孩子由我抚养,他每月承担200元抚养费。我不服,提出上诉,没想到二审维持了原判_我很后悔同意离婚,其实我和丈夫感情一直很好,法院判决离婚后,我主动找地解除了误会,他也原谅了我,我们是通过法院判决离婚的,听说再审可以改判,所以我想请求法院对我们的离婚案件再审,改判我们不准离婚。请问,我能要求…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我们俩人的朋友金某,因对恋爱对象曹某与她断绝关系嫉恨在心,一天乘曹某不在屋里,将曹某的衣物等价值3000多元财物倒上汽油烧毁。公安机关经侦查,认定是他作的案,将案件移送到检察院。检察院经审查后又将案件起诉到法院。就在法院将要开庭审判此案的前两天,金某找到我俩,央求到时给他作个证,就说发案那天,他一直和我们俩在一起打牌。我俩想金某是我俩的好朋友,他的要求不好拒绝,加之我们想我们就是作假证也不会对他起什么作用,于是就答应了金某的要求。开庭那天,也就是1997年11月10日,我们被传到法庭作证。我俩在法庭上都按金某的意思说假话,向法庭说发案那天,金某从  相似文献   

6.
忙人焦国强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终于找到了大忙人焦国强。而在这之前,我已找了他不下三四次。不是说他到基层法院去了,就是说为哪个案件出去了。来到他的办公室,我就被整个办公室紧张的工作气氛慑住了:庭长正在向焦国强布置写“上海法院信访接待的情况报告”的要点,焦国强迅速地记录着(这篇报告第二天早上必须拿出来。  相似文献   

7.
大家都知道,在美国犯罪问题非常严重。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统计结果表明:在美国153人中就有1个人可能被谋杀;男人被谋杀的比例是100:1,女性被谋杀的比例是323:1,非白色人种的男人被谋杀的比例是28:1。这么多案件,如何破案,从古到今,破案最主要的是一定要找情报。情报怎样找取呢?情报通常可从被害人那里找取。被害人的家庭、家事、交往,最后一天的活动,到哪里吃饭、开什么车,被害人的背景,他的交友什么情形。第二个情报可从现场找取。现场有很多物证,我们可从留在现场的痕迹证据、临时性证据、微物证据等找到物…  相似文献   

8.
尊严的价值     
农民工激情杀人,已非一例两例。对此,媒体关注的焦点都在老板的欠账赖账上,这当然是对的;但我却发现,真正导致他们举刀杀人的直接动因,其实倒是因了他们的人格被侮辱,尊严被剥夺。比方说王斌余的连杀四人重伤一人,根本原因固然是因了工资被包工头拖欠并克扣,但他过后对记者说的却是,一个被害人骂他像条狗,另一个被害人打了他一个耳光,于是,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当时实在忍受不了  相似文献   

9.
本刊隆重推荐一位共产党员,一位退休的基层残联理事长。他不是医生,却有很多人找他"看病"。他每年经手的资金几十万,却买不起几万块钱的房子。他不是残疾人,却和残疾人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他个头不高,却让我们看到一个大写的"人"。他退休了,却无法停下忙碌的脚步……  相似文献   

10.
赌债妻还?     
云鹤 《中国保安》2009,(2):62-63
案例:"这是你老公打的欠条,现在他人找不到,你就得把这个钱还上,否则我们就给你搬家!"李秀云家突然来了三个不速之客,几个人都膀大腰圆,一看就知道不是正经人。对于这样的场面她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李秀云的老公何云山曾是一家物业公司的老板,因为赌博把自己的公司都给输掉了。即便如此,何云山还是戒不了赌,而且一赌便几个晚上不回家,老婆孩子根本不管。经常有人找上门来要赌  相似文献   

11.
我今年上大四,家境不错,从小我都是在别人的注目中长大,自信自己天生丽质、聪慧过人,我时常感觉在同龄人中找不到能与我志趣相投的朋友,因此空闲的时候,就在网上找年龄大点儿的朋友聊天。半年前的一天,我在网上聊了一个大我好几岁的男人,他睿智而又风趣,是我在网上遇到的最有深度的人,一连几天我们都是聊到深夜,于是我们在一家酒吧见了面。他真的很不错,个头、长相、气质完全符合我对他的想像,我们都忘记了时间。在这种氛围中,不知不觉我醉得失去了知觉。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自己一丝不挂地裸在被窝里,下面感觉…  相似文献   

12.
在司法实践中,因非法集资引起的债务纠纷案件(以下简称集资纠纷案件)起诉到法院后往往不被受理,理由是该类案件不属法院主管范围,而应由有关人民政府及主管部门处理。而主要根据是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法经1991第121号司法解释》。这样,大量的集资纠纷便被排除在司法救济的大门之外,从而导致此类案件最终得不到公正、妥善的处理,对社会的稳定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笔者认为,除构成集资诈骗  相似文献   

13.
近下从人民网上看到几则高官落马后“幡然酲晤”的“怪相”,让人颇有些感慨。海南省原东方市市长戚火贵因受贿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涉案金额达1100万元,被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戚火贵在海南高级法院和海南中级人民法院3次受审,每次都瘫在法庭上,被人们讥为“最瘫的贪官”;广西壮族自治区原贵港市副市长李乘龙在身陷囹圄后后悔了。后悔得很“彻底”,甚至很“绝望”,  相似文献   

14.
司狄夫·洪说自己每周处理350个案子,每天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他说在整个法院他办的案子还不是最多的,交通法庭3个法官一年要处理11.5万个案件。  相似文献   

15.
《协商论坛》2012,(2):61-61
吴英死刑判决后,网上质疑声起。2月7日,该案审判长就审判答记者问,为法院辩护。浙江高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络上关于吴英案审判违心违法的言论,完全是造谣,该院将追查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我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45条,对法官发表言论进行了限制:"法官发表文章或者接受媒体采访时,应当保持谨慎的态度,不得针对具体案件和当事人进行不适当的评论,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东方市,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全年财政收入不过6000万元。但戚火贵在这里当了6年的市委书记,居然聚集了1300余万元的巨额财产,平均每天进项达5000元。经调查,这其中被法院认定的受贿金额只有200来万元,还不到来历不明财产的一个零头。如今,这笔巨额财产已被收归国库,戚火贵也被一审判处死刑。困扰海南半年的戚火贵案件,终于有了一个说法。但是,随着案件的逐步查清,给人勾画出一个令人惊讶的贪官嘴脸。怎么知道他弄了这么多钱?说来也许难以相信,戚火贵本人也是在被羁押后,才知道自己已经搜刮了千万元的财产。钱的数目,钱的保存,还有钱的来历,保险柜的密码等,都是戚的老婆符荣英经手,而符是中国银行东方市支行的行长。案发在今年初:戚火贵在东方当了6年的市委书记后,终于官升一级,被提拔为海南省司法厅副厅长兼  相似文献   

17.
五年来上海三级法院共审结刑事、民事、行政、执行等各类案件198万余件;诉讼案件中,91%经一审程序即告息诉,经二审后的息诉率为98.6%;累计对7500余名经济困难的刑事被害人和申请执行人等实施司法救助;共计缓、减、免诉讼费7400余万元;全市法院113名法官全部实现"一方退出";在全国法院案件质量效率综合绩效考核中,上海司法公正指数连续四年位居第一.  相似文献   

18.
肖像权之争一般都局限于人的面部容貌,难道人的躯体也享有肖像权吗?最近,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案件的终审判决,确定了躯体也享有肖像权。此案已被江苏高院列为官方公报案例,供全国法院审理类似案件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浜尚亮 《人民公安》2013,(17):58-62
这件案子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在日本并不算是未解决案件。因为从法院的判决结果来看,被害者与行凶者俱在,凶手也被判刑,案件算是终结。但是。1000多亿目元的资金去向不明。真相被湮没在黑幕里。这在一些人看来,其实它还是一件未解决事件——尤其是当这一事件与政治家、右翼挂钩时。  相似文献   

20.
严骏 《民主与法制》2014,(22):48-50
你相信吗?一位女士到法院起诉要求与先生离婚,却被法院告知十年前在另外一个法院自己已经“被离婚”。完全蒙在鼓里的她尽管与先生聚少离多甚至是不见面。但她认为自己还是他的人。那个“他”,其实不是一般人,而是国内闻名的“钢铁大王”,是腰缠万贯的巨贾富翁。结发妻子何故“被离婚”?当事人何故成了“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