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11"事件后,美国主导的反恐战争使基地组织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其高层领导纷纷落网.然而,在反恐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基地残余恐怖分子却化整为零、悄悄地转移阵地,渗透到安全措施相对宽松的东南亚,积极支持当地的恐怖组织进行活动.  相似文献   

2.
关于"9·11"事件及随后进行的反恐斗争和战争给美国全球战略、大国关系及世界格局带来何种影响问题,各国政治家、学者们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有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9·11"事件及反恐斗争促使美国对全球战略做了重大调整,大国关系发生重大或根本性变化,"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正在改写","国际秩序出现重建征兆".笔者的看法与上述观点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关于"9·11"事件和反恐斗争对当今国际关系产生何种影响问题,应从当前的现实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具体分析,做出恰如其分的估计.  相似文献   

3.
随着反恐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初步胜利,美国在伊斯兰世界的民主改造计划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了扩大"民主战果",改善在穆斯林国家的形象,美国加大了对伊斯兰大国的倚重,特别是对"两印"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震惊了全世界。此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阿富汗发动了第一场反恐战争,局部反恐的军事行动逐渐升级为全面的反恐战争。CCTV数字电视"国防军事"频道9月引领您走进反恐背后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5.
当今国际形势,从总体上看,仍然是和平、缓和、稳定的;但从局部看,则是地区紧张,局部动荡,天下依然很不太平.2001年10月7日美国开展反恐战争并以"反恐划线"以来,国际形势变得比以往更加复杂了;但如下几个特点却是一清二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6.
从阿富汗到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一直被美国称为“反恐战争”,美国和西方大多数政治家及军事领导人也一直毫不犹豫地将国际反恐活动称之为“这是一场战争”。我们不妨也以战争的角度来观察自“9.11”以来的反恐行动:从阿富汗塔利班的垮台,到萨达姆的就擒,这  相似文献   

7.
美俄在“9.11“之后的短暂“蜜月”时期已经结束。美国反恐战争的扩大化、在俄国车臣等问题上让步之小、在中亚地区以反恐为名将俄国势力逐步挤出,这些行动都决定俄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国领导下的反恐联盟和反恐战争保持一致。双方趋向开展冷静、就事论事、有限范围和范畴的国际反恐合作。  相似文献   

8.
媒体     
美国《外交政策》9/10月号恐怖主义指数"恐怖主义指数"最初发表于2006年7月,今年2月再次公布。它试图得出关于反恐战争的优先重点、政策和进展的明确结论。如今美国政府受到最严厉批评的行动莫过于伊拉克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使得世界动荡  相似文献   

9.
严帅 《当代世界》2013,(9):54-57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基本上继承并发扬了小布什时期的反恐战略。2011年5月,“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国特种部队击毙后,奥巴马政府关于结束反恐战争的论调扬起,并以切实行动大幅收缩美国反恐战线:2011年7月1日正式启动阿富汗撤军进程;同年12月又完成伊拉克的撤军进程。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后,延续并加快了第一任期后期开启的反恐收缩态势。2013年5月23日,奥巴马在美国国防大学发表了被视为2001年以来美国政府最重要的反恐政策演讲,阐述了美国新时期的反恐战略,并提出要结束“无休止的全球反恐战争”。  相似文献   

10.
正澳大利亚学者戴维·基尔卡伦(David Kilcullen)所著《意外的游击战:反恐大战中的各类小型战争》一书是分析美国十年反恐僵局的一部力作。(1)该书认为,"9·11"之后,极端伊斯兰"圣战者"的全球叛乱呈现出"意外的游击战"的特征,以基地组织为代表的全球恐怖分子渗入各地叛乱势力之中,通过与之结盟,不断扩大势力范围。美国反恐战略对此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甄别,企图通过严厉的军事打击一劳永逸地将两者一同剿灭,这反而促使原本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