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50周年之际,我们自然不能忘记当年在中央苏区瑞金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下面,我想就有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两个重要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理解。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关系对于一个历史事件,常常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比原来看得更加清楚。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单单看它在成立时候做了些什么,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是不够的。如果放在历史的长河中用更长远的眼光去看它,它的地位显得更为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跟俄国十月革命成立的苏维埃政权相比,有一个很明显的…  相似文献   

2.
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50周年之际,我们自然不能忘记当年在中央苏区瑞金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下面,我想就有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两个重要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理解: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关系  对于一个历史事件,常常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比原来看得更加清楚。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单单看它在成立的时候做了些什么,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是不够的。如果放在历史的长河中用更长远的眼光去看,它的地位会显得更为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跟俄国的十月革命成立的苏维埃政权相比,有一…  相似文献   

3.
何池 《党史文苑》2007,(8):13-16
成立于1919年3月的共产国际对推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发挥过许多重要作用。然而,它凌驾于各同无产阶级政党之上,加之对各国具体情况不了解.在指导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过程中犯了许多瞎指挥的错误,给革命事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中国大革命的失败就有共产国际的重要因素,而对南昌起义的态度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4.
王钰鑫 《党史文苑》2011,(22):4-5,32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建立苏维埃政权的主张。共产国际关于中国是否建立苏维埃政权经历了政策转变过程,即从最初的反对建立苏维埃到后来的提倡建立苏维埃、从建立地方苏维埃到建立苏维埃中央政府。应该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最终建立与共产国际的政策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袁媛  陈荣达 《广东党史》2011,(10):43-48
在中国现代史上,苏联、共产国际对中国的影响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无法类比的。早在1929年下半年,中国革命就出现了大革命失败以来未曾有过的高涨形势,受此形势鼓舞,共产国际认为中国革命条件已经成熟,于是要求中共在城市建立统一的苏维埃政权。1931年以苏俄为模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成立于1919年3月的共产国际对推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发挥过许多重要作用。然而,它凌驾于各国无产阶级政党之上,加之对各国具体情况不了解,在指导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过程中犯了许多瞎指挥的错误,给革命事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中国大革命的失败就有共产国际的重要因素,而对南昌起义的态度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完成此项大业并非易事,它经历了一个较长的筹议过程。共产国际、中共中央、"中准会"、苏区中央局为此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筹议各方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对筹建工作提出自己主张,意见并非始终一致,筹建工作一波三折,体现了筹议各方之间的隔阂与分歧,但在必须开会和建国问题上各方的认识和努力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而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21日,共产国际成立于1919年3月,那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共产国际大会中有没有中国人参加?回答是肯定的。据史料记载,1919年3月2日至6日,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有两位中国代表列席参加了大会,并享有大会发言权,他们就是刘绍周、张永奎。1920年7月19日至8月7日,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中国代表刘绍周和安恩学列席了大会,并享有大会发言权。刘绍周成为共  相似文献   

9.
孙利国 《党的文献》2012,(1):99-101,112
1930年7月,共产国际派周恩来和瞿秋白回国纠正立三错误时,认为立三中央犯了冒险主义和“左”倾关门主义的“策略错误”。然而,到了这年10月,共产国际就将立三错误升级为“路线错误”。对于共产国际的这个变化,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结果,并不清楚个中原因。笔者在近年公布的有关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档案资料中发现,共产国际将立三错误升级是有一个过程的,在此过程中,共产国际执委会远东局(以下称“远东局”)和斯大林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986年,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出版了《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汇编》一书,其中首次公布了共产国际就中国共产党联蒋抗日问题所发出的一批重要电报指示。这些电报指示的发表,清楚地说明,中国共产党在“联蒋抗日”方针问题上曾深受共产国际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的意义如何,它在实际运用中所起的作用又是怎样呢?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无法回避的事实关于中国共产党逼蒋和联蒋抗日方针的形成与共产国际的关系,至今还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不少学者否认共产国际曾经在这个问题上起过任何积极的作用。可是,共产国际1936年8月15日政治指示的公开发表,清楚地说明共产国际在促使中共中央放弃抗日反蒋方针和  相似文献   

11.
杨飞  赵伟 《党史纵览》2012,(2):49-52
得益于担任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翻译的历史机缘.张太雷与陈独秀相识,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产主义早期组织的成立:稍后则是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正式诞生,当首任总书记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发生矛盾时.张太雷四处奔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一大到六大,党章的制定和修改都得到共产国际的指导,其内容鲜明地打上了共产国际影响的烙印。1920年3月,共产国际派代表维金斯基来华,帮助中国建立共产党。列宁的建党学说通过维金斯基等人的介绍和宣传,被中国年轻的共产主义者所接受,并对一大纲领的诞生起了奠基和催生的作用。随后来华的共产国际代表马  相似文献   

13.
共产国际、苏联与国民党的改组李颖在孙中山1922年8月至1924年1月改组国民党的过程中,共产国际、苏联起了重大作用,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一、共产国际、苏联确定孙中山为同盟者早在1920年6月,列宁在为共产国际二大草拟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  相似文献   

14.
徐世强 《党史博览》2009,(11):54-56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曾经是在共产国际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特别是中共二大正式决定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后,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联系更加密切了。从1919年成立到1943年结束,共产国际前后共召开过7次代表大会。有人会问:共产国际历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都派了哪些代表参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是否有代表出席过共产国际代表大会?考察共产国际有关史料.本文就参与过共产国际历次代表大会的中共代表及其他中国代表,一并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5.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宣告成立。从那时起,直至1934年10月红军长征,瑞金一直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由此成为共和国的摇篮,新中国的雏形。值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重温当年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卓越建树和光荣传统,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光辉思想,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有着重要意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创建的客观必然性及其历史作用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是中共中央根据当时革命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6.
共产国际是各国共产党的联合组织,它存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是在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共产国际的组织原则是权力的高度集中。这种状况,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说,对于帮助和协调各国无产阶级和人民的革命行动还是起过积极的作用的。特别是列宁领导的时期,共产国际曾派出许多代表,协助这些国家的先进分子开展党的建设工作。中国共产党就是“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帮助下诞生的”。另外,在列宁的思想指导下,集中的组织原则,对当时防止机会主义者混入国际,保证共产国际的成长壮大,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燕 《党史博采》2007,(2):36-38
<正>在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中,特别是建党初期,共产国际一直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可以说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曲折的过程无不与共产国际的指导密切相关,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指导的正确与错误直接反映在我党发展过程的顺利还是曲折中。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  相似文献   

18.
共产国际在中国的影响很大,它对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总体情况而言,共产国际主要起的还是消极、阻碍作用。这种消极、阻碍作用集中体现在其对中国共产党实行思想禁锢和组织控制。 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在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和选择上脱离了中国国情,陷入了对十月革命模式和  相似文献   

19.
一、方兴未艾共产国际从1919年3月成立到1943年6月正式宣告解散,历时近1/4世纪。它作为世界共产党的联合组织,领导了这一风云变幻时期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它的理论思想、战略策略、方针路线对各国共产党,各国革命都产生过极其重大的影响。甚至在它解散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对整个国际政治的格局仍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法院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民主政权的最高审判机关。文章对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法院的成立、组成,它在苏维埃共和国政权中的地位、与其他权力机关的关系以及它在苏维埃共和国存续期间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