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追求快乐幸福,是人类社会共有的本能和天性。幸福即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而幸福指数则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在让人民满意、使国民幸福成为中国发展主调的现实背景下,强调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的均衡发展,保护资源环境和发展传统文化优先于经济发展,以国民幸福总值(GNH)作为衡量发展标准的不丹模式对提升幸福指数、构建国民幸福不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潘瑾菁 《学理论》2011,(34):83-85
幸福感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它包含了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很多人认为幸福感仅仅是个人单方面的感受,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表明人们的幸福感会受到社会生活的强烈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好坏与国民幸福感指数是成正比的。以构建幸福赣州为课题进行研究,主要是结合了大部分学者的实证研究,然后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探讨,辩证地、科学地去把握和理解幸福感,进而为幸福赣州的构建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26)
幸福心理学是在心理学领域对人的身心健康起到重要作用的一门科学,从积极的角度引导人们追求幸福的脚步。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情况还不是很成熟,幸福感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影响着他们的未来发展情况。从幸福心理学界定、幸福感界定、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重要性分析,我国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成长环境、就业压力、感情困扰和社会舆论。幸福感教育的措施如下:开设课程,让大学生感受幸福;增加幸福的情绪体验;树立端正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4.
个体追求并获得幸福的倾向可分为快乐倾向、意义倾向和投入倾向,三种幸福倾向都能显著预测幸福感。意义倾向和投入倾向通过为个体获得更多资源而提高幸福感,快乐倾向通过改善短时情绪而提高幸福感;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影响幸福倾向的形成;青少年所持有的三种幸福倾向都较低。未来研究应深入探讨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对幸福倾向的交互作用、追踪幸福倾向的发展特点、揭示幸福倾向影响幸福感的中介过程、完善幸福倾向的测量方式。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幸福感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实现了大发展。在满足了人们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如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加人民幸福感便成了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这也要求我们不要仅仅局限于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等客观因素的角度,还要增加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的视角,综合、全面地衡量居民的幸福感。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其主观因素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程度更强。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幸福感评价体系具有特殊性,其幸福评价体系的构建在考虑影响幸福感指数的经济和发展问题等客观因素基础上,更加注重身心健康、享受发展和宗教信仰等主观上因素。  相似文献   

6.
调查报告以三峡库区最大移民城市万州几个移民聚居地区为重点进行调查,通过问卷和走访村社随机访谈,对三峡库区移民就幸福指数的几个分项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深入思考移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试图就如何提升三峡库区移民幸福指数提出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7.
幸福没有绝对的答案,关键在于你的生活态度.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劳动是幸福的源泉,道德是幸福的前提,幸福是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如果人们注意把握满足需要的尺度,理性调控欲望,懂得知足,就一定会有幸福感.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作为特殊职业、特殊岗位、特殊群体,他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人民幸福的基础上,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相似文献   

8.
赵红艳 《学理论》2013,(28):34-35
建设幸福城市的最终目标和落脚点,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就是要扎扎实实创造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幸福。在全社会培育科学健康的"幸福文化"是建设幸福城市,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条件;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是提升群众文明素质,提高群众幸福感的必由之路;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是建设幸福城市,提升群众幸福感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幸福感是主体对自己的幸福状态的一种心理体验.高校师范生的幸福感影响着师范生的个体成长以及他们未来的职业走向和专业成长,关注师范生的幸福感,注重师范生幸福感的养成,是师范院校教育责无旁贷的任务.要增强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促进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并为师范生搭建就业平台,从而促进师范生幸福感的养成.  相似文献   

10.
公众幸福指数:为什么幸福感高于满意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公众幸福指数测量结果进行数据结构分析,本文旨在探究幸福感高于满意度的原因,以及背后所折射的各种社会矛盾。从主观幸福感内涵出发,借鉴罗纳德·英格哈特范式,采用层次分析法及专家咨询调查构建测量指标体系,在全国7个省市及广东省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公众主观幸福感(感性幸福)与现实生活质量满意度(理性幸福)存在明显反差,幸福感远高于满意度。究其原因,不仅与模型所包含的个人及家庭、社会、政府、自然环境、评价技术等因素及中国传统文化特质密切相关,更是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公众理想与现实落差的强烈反映。置于公共管理的视域,政府善治仅为公众幸福一个维度,政府与其不断提出更多的"幸福承诺",不如转变理念、优化职能、放松管制,激活民间活力,让公众真正掌握自身的"幸福权"。  相似文献   

11.
幸福指数与社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幸福感是一种个体的心理体验,但幸福指数反映的则是一种社会事实,或者说社会现象,它体现的是一般民众或特定的社会群体在特定时期主观生活质量的变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幸福观教育:当前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价值取舍和行为准则。如何引导人们树立和践行正确、合理的幸福观,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幸福指数,需要我们加强幸福观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的结合,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党的根本宗旨与民心归依相统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与人民幸福感相统一。从幸福学角度解读,中国梦是集幸福社会主义、幸福中国、幸福人民于一体的幸福梦。实现中国梦,一要以幸福社会主义为指导,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人民的普遍幸福,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要以幸福中国为目标,建设幸福中国是一个承前启后、不断推进的历史发展过程,也是全方位的,包括享有幸福对象的普遍性和幸福内涵的全面性;三要以幸福人民为目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幸福生活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要通过引导全体中国人民对幸福的追求,消弭价值冲突,凝聚改革共识,激发发展活力,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4.
警察文化是警察群体在长期的警务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警察特色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警察职业幸福感是警察群体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工作得到认可后所获得的心理感受,具有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自我实现与无私奉献、艰苦工作与成果享受、平安健康与勇敢坚强统一等特点。警察文化是影响警察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应加强警察文化建设,为提升警察职业幸福感提供精神动力、物质基础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4,(31)
青少年是个人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时期,同时也是一个人的生长发育最为旺盛、可塑造性最强、接受幸福感教育的最佳时期。创造幸福是教育的目的理念,通过对中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程度的调查,从多角度审视中俄青少年的幸福感程度的现状,同时也为提升中国青少年的幸福感提供借鉴与启示,增加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相关文献和已有研究,把幸福区分为认知幸福与情绪幸福。研究发现,高收入者的情绪幸福感并不高,但认知幸福感更高;在满意度、情绪体验和生活质量上,低收入者明显不高;在收入与幸福感之间,获得感和年龄分别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收入的增加并不一定能给个体带来更高的总体幸福感,但却能有效缓解负面情绪、减少消极生活体验,进而提高生活质量。这些发现为理解幸福与收入的关系差异提供了多元视角和异质性解释。  相似文献   

17.
古往今来,幸福问题始终是一个恒新的话题。马克思主义从不同方面科学阐述了幸福的物质内核和精神实质。国民的幸福感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识,基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阐述幸福民生的意蕴,赋予了民生问题全新的内涵,并给予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崭新的视角。构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和谐互动发展模式,是实现幸福民生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8.
崔东艳 《学理论》2011,(15):92-94
我国社会保障思想最初就已显现追求人们幸福的理念,但随着加快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本来作为提高幸福感的手段却成为了目的,致使社会保障的指导思想远离了幸福。现今,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逐步成熟,以提高国民幸福感为导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构势在必行。基于此,提出初步设想,试着从社会保障体系的理论指导、内容设计和运行主体三方面探讨以提高幸福感为导向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求为更多该论题的学术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现代视域中的"孔颜之乐"涉及幸福与幸福感、情感与理性、存在与境界,"乐感""乐境"是德性幸福的鲜明特质。道德理想主义的"德福一致"构成儒家幸福观的理论预设与逻辑起点。生活儒学追求德性幸福与功利幸福的和谐,德性原则下的功利幸福获得合理性确认。理想人格是德性幸福的主体承担者,"成人之道"是全面发展幸福价值的实现路径。儒家多维指向和多样形态的德性幸福展现出开放包容的广义逻辑。  相似文献   

20.
赵艳琴 《学理论》2010,(18):77-78
幸福,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表示人们对生活惬意的感受和肯定的评价。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于幸福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幸福之上,而是转向了公共幸福,而公共幸福的基础就是公共生活,只有在公共生活领域才能获得公共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