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年前拉登就被锁定为追捕目标 1998年8月,美国驻东非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两国首都的大使馆,几乎同时遭到威力巨大的汽车炸弹攻击,造成231人死亡,几千人受伤。经过调查以及爆炸前的蛛丝马迹,美国情报部门首先锁定具有“恐怖主义教父”和“恐怖活动  相似文献   

2.
自从美国对阿富汗开战以来,一场看不见的秘密战争在激烈地进行。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反恐怖战争,它几乎调动了世界各国的情报部门,其目的在于彻底抓住恐怖分子头目本·拉登,并挫败他的报复阴谋。  相似文献   

3.
1941年底,美国对日宣战,罗斯福总统立即将全美国动员起来,像一台巨大的机器高速运转,为战争输送着能量。战争刚开始两个月,一艘漂亮的法国邮轮“诺曼底”号抵达纽约港,在这里,它将被改造成军用运输船,用于反法西斯战争。但这艘名轮抵港不久,即被一场大火烧得面目全非。美国海军情报部门怀疑纳粹间谍已渗透到纽约港,但纽约港人流如织,各色的海员、商贩、司机、劳工鱼龙混杂,黑手党的触角已经深入到这里的每一个角落,没有他们的配合,海军情报部门什么事也办不成,军方只得硬着头皮找到了关在监狱中的纽约黑手党头子路西阿诺。 …  相似文献   

4.
当人们提到“国家安全”时,立刻就会联想到美国的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前苏联的克格勃(国家安全委员会),英国的军事情报局等情报机构。在人们的印象中,好像只有间谍情报部门才能够使用“国家安全”这一词语。 然而,在使用“国家安全”这一词语命名某些间谍情报机构之前,“国家安全”一词早已出现了,只不过更多的是与军事、战争、国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后来,人们之所以把间谍情报部门和间谍情报活动冠以“国家安全”的字眼,除了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家情报战略的特征与演变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情报部门。2005年,美国情报部门实现了自1947年以来最大规模的跨机构整合,设立国家情报局长办公室,每4年出台新的情报战略报告。这一整合反映了美国情报战略的特征及变化。美国情报战略的演变不仅是其情报系统自身的变革,也是美国国内政治变化的一个缩影,体现了美国对权力分散化、网络化的新认识及战略目标与理念的变化。剖析美国情报战略报告,有助于深层把握美国情报战略思维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6.
5月 1日 ,美国总统布什宣布联军在伊拉克的主要战斗行动已经结束 ,但美国及其盟国在伊拉克还有许多任务尚待完成 ,其中包括恢复伊拉克的正常秩序、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创建一个民主政府以及追捕伊拉克已垮台政权的领导人。由于至今还没有在伊拉克境内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美国发动战争的合法性受到普遍质疑。舆论认为 ,美国发动这场战争 ,更主要的是为了适应能源战略调整的需要 ,控制伊拉克的石油 ,为实施全球战略目标服务。一、美国能源战略的调整美国是世界头号石油消费国和石油进口国 ,自上世纪初特别是一战后就将寻求海外石油资源…  相似文献   

7.
以美军事实力之强大,情报机构之庞大,拉登早应成为美国的阶下囚了。然而,至今他究竟藏身何处?美情报部门深感困惑。  相似文献   

8.
<正> 一月二十日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战争将延续多久、战争对联合国及对国际与地区安全形势的影响、大国围绕该战争相互关系调整的趋势等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不少敏锐、深刻的看法。第一、美伊正在进行的仍是一场局部战争。从参战国数量看,美国一方有英  相似文献   

9.
北极行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和德国两国情报部门为配合战争进程,在隐蔽战线上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由德国情报机构一“阿勃韦尔”策划的“北极行劝”就是众多谍报游戏中最精彩的一幕。这次行动使英国秘密情报机构一特别行动局在荷兰的间谍组织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相似文献   

10.
美英情报部门称截获 萨达姆海外“密杀令” 2002年11月3日,英国《每日电讯报》透露,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日前已经命令其手下强大的情报机构,设法暗杀目前流亡在英国的伊拉克反对派领导人。萨达姆此举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美国和英国一旦对伊拉克发动军事打击时,伊反对派趁势另立政府。而萨达姆的这一“密杀令”被英国和美国的情报部门截获。  相似文献   

11.
崔向升 《今日广西》2012,(12):29-30
每当全面战争爆发,与敌人当面交锋是正规军的职责,开辟秘密战线的使命就落到了情报机关头上。二战时期,美国情报部门在常人料想不到的领域出力甚多,其中一招就是指挥敌对国家或敌占区的平民,暗中实施破坏活动,削弱对手的战争潜能。在这方面,中央情报局的前身——战略情报局编撰的《简单破坏战地手册》(简称《手册》),堪称无所不包的“宝典”。日前,当《手册》的详细内容出现在中情局官网上时,人们发现其中很多内容在今天依旧适用。  相似文献   

12.
障眼法波普退役注册公司今年54岁的波普是美国俄勒冈州人,曾任美国海军军事技术侦察局谍报军官。他的职责是搜集并分析关于海军武器技术装备最新研究成果的情报,参与向美科研中心及实验机构部署海军新式武器的设计研制工作。1993年,波普首次赴俄罗斯“出差”时即进入俄安全情报部门的视野。由于那时他在俄罗斯还没有建立起过俄罗斯联邦安全情报部门4月20日披露了美国公民埃德蒙·波普盗窃超级水下导弹机密设计图的情况。4月5日,波普在与提供情报的俄一军工设计人员秘密接头时,被俄联邦安全情报部门的反间谍人员当场抓获。这一事件被视…  相似文献   

13.
杨政 《今日广西》2013,(6):20-20
5月15日上午,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召见美国驻俄大使麦克福尔,就美国中情局一间谍试图招募俄情报部门官员一事向其提出抗议。  相似文献   

14.
短讯四则     
一美军前情报分析员被逮捕短讯四则据路透社报道,1998年10月上旬,美国情报机关逮捕了前美军情报分析员布恩,指控他在1988年到1991年期间向前苏联提供了美国核武器部分清单及美国情报部门如何在世界各地从事窃听和拦截电子信号活动等等的大量最高机密文件,严重危害了“美国国家安全”。布思于1970年至1991年期间在美军情报部门负责破译外国密电,搜集各种情报。1988年,布恩和他的妻子离婚,并一度严重缺钱。不久他便秘密潜入前苏联驻美国大使馆,开始了他的间谍历程。据悉,布恩将面临着终身监禁甚至可能是死刑的命运。埃及拒绝释放以色…  相似文献   

15.
国际     
《时事报告》2013,(12):61-61
美国“监听门”丑闻持续发酵 “监听门”爆发近5个月以来,丑闻继续发酵。据媒体报道,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多国均成为美国情报部门的监听目标。此外,美国情报机构还被披露,曾经监听至少35名国际政要的电话。  相似文献   

16.
《上海支部生活》2013,(1):55-55
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不久前在国家记者俱乐部发表演讲,详细阐述未来美军的发展方向。他声称,未来的军队规模将更小,但美军不会退回到美国本土,等待下一场战争爆发。相反,美军仍将活跃于全球。  相似文献   

17.
虽然伊拉克已无条件接受了联合国的核查决议,新世纪的第二场战争仍箭在弦上。与上一场6战争不同的是,前者是美国去打击已知的敌人——塔利班及其基地组织,后者则是去消灭可能的敌人——伊拉克。对美国为什么要打伊拉克和如何攻打,在第一期已做过介绍。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被当做靶子的伊拉克,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而萨达姆,又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相似文献   

18.
虽然伊拉克已无条件接受了联合国的核查决议,新世纪的第二场战争仍箭在弦上。与上一场战争不同的是,前者是美国去打击已知的敌人——塔利班及其基地组织,后者则是去消灭可能的敌人——伊拉克。对美国为什么要打伊拉克和如何攻打,在第一期已做过介绍。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被当做靶子的伊拉克,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而萨达姆,又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为了用武力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一直在寻找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证据。自去年联合国派武器核查小组进行检查以来,美国情报部门也在多方搜集伊拥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情报。然而,时至今年1月底,美国仍未将“确凿证据”公开与世人见面。2月3日,美国政府内部传出消息,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将在2月  相似文献   

20.
美国情报部门利用黑社会及恐怖分子内幕乌江美国启用黑社会分子及恐怖分子由来已久。至少可以上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据有关材料披露,二战爆发后,特别是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海军情报处怀疑海军作战方案情报已外泄,并怀疑航行在美国第三区海域的渔船可能为敌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