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习近平关于科技伦理的"五论"是在世界新兴科技领域面临伦理失范的风险挑战、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科技伦理治理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等现实基础下产生的,其主要内容包括:任务论、目的论、道路论、制度论、法律论等五个方面,指明了科技伦理发展的价值导向、实践路径。习近平关于科技伦理的"五论"为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思想注入新鲜血液,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指明方向,为科学规范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
应对社会突发事件,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缺乏社会危机意识常常是危机酿成惨祸的重要原因。本文试图通过对伊犁州各类突发事件成因、类型的分析,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社会危机的高度重视与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近年来,虽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生态环境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如空气质量令人堪忧、水资源短缺、能源安全存在隐患、土地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等。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态道德意识、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原因,也有行政管理体制、制度体系方面的原因。因此,要想在短时间内确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发展利用高新技术、整合机构职能、完善制度体系等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被列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当前我国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同时,其具体落实也必须依靠制度建设。从"河长制"的运行情况来看,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制度建设需要从完善"河长制"的相关配套制度,尤其是要加快建立考核制度等几个方面打造"河长制"升级版。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有着丰富的背景:实事求是的思想背景;改革开放的现实背景和生态智慧的文化背景。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主要涵括国内实践与国外学习、人口数量与人的素质、环境教育与环境法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科技文明与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内容。而围绕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中国也在制度及外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在资本主义科技革命、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特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发展观应运而生。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发展观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由生产决定;其二,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物质来源是自然界;其三,资本主义科技应用造成科技异化现象。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发展观为人工智能的当代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包括强化人工智能科技生产能力、加强人工智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应用、警惕人工智能的科技异化风险,以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而推动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腐败是人们议论最多,群众最为不满和痛恨的社会问题。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揭示腐败的成因是惩治腐败的逻辑起点,腐败现象滋生的原因包括:私有制、私有观念、人性私欲的膨胀;国家权力运行的非法制化、规范化;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过程中理想的坍塌,人生观扭曲,价值观错位;立法的缺憾、执法不严,打击不力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生态文明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注重科学发展,重申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快速发展。但是,由于自然、历史和认识等方面的原因,在取得巨大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党和政府日益关注的重大问题。只有通过以制度创新为内容的生态运行机制建设,以科学的、严密的和超前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小官巨腐"是指基层公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收受贿赂获取百万甚至千万元以上非正当利益的腐败行为。"小官巨腐"的存在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小官"贪腐甚至"巨腐"的成因是复杂多样的,包括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思想观念的多元、权力运行机制的漏洞、国家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监督的缺位等。因此,防治"小官巨腐",必须净化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加强思想教育,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编织"不能腐"的制度之网;健全监督机制,形成"不易腐"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人的生态需要的状况与人及社会的发展状况是一致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生态需要具有不同的特点,反映着人的不同的发展风貌。作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新时代人的生态需要的逻辑转换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一是在人的整体需要结构中呈现出日益增长的态势;二是享受性、发展性生态需要增长迅速。基于新时代人的生态需要发展的新特点,生态文明建设应大力加强观念、法制、科技的高度统一,应努力实现生态理念与"五位一体"建设的深度融合,努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1.
秦向阳 《党史博采》2007,3(8):37-38
腐败是人们议论最多,群众最为不满和痛恨的社会问题.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揭示腐败的成因是惩治腐败的逻辑起点,腐败现象滋生的原因包括:私有制、私有观念、人性私欲的膨胀;国家权力运行的非法制化、规范化;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过程中理想的坍塌,人生观扭曲,价值观错位;立法的缺憾、执法不严,打击不力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其中,"生态文明建设"受重视程度空前,地位突出,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深化了"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相提并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被列为五大系统体制改革之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二是把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中的地位,提出要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三是丰富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把资源产权、用途管制、生态红线、有偿使用、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13.
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是促进区域公平发展、协调发展和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了对生态补偿的探索性研究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总体来看,建立生态补偿制度仍缺乏必要的科技支撑,突出体现在生态补偿的范围、期限、标准等的界定科学性不足。随着十八大精神的贯彻落实,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对科技的需求将进一步凸显,从当前来看,生态补偿制度建设迫切需要研究制定一套具有规范性、普适性、简易性等特点的技术体系,通过这一具有"工具"特征的技术体系,促进生态补偿科技服务行业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加快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4.
如何解决农业生产发展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间的矛盾和问题,是黑龙江省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由于粮食产量压力、群体利益结构、土地制度、水利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制度等方面成因,造成黑龙江省农业资源环境存在着土壤退化、水土污染、林地草地盲目开垦、生态功能弱化等问题,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改革生态环境保护体制、加快林区经济转型、科学利用农业资源环境、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进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等对策措施,实现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强化公仆意识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内在要求.新世纪强化公仆意识必须在制度和群众观念等方面要有进一步的加强.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对照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体系,以皖北宿州市为实例,以问题为导向,分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以生态环境美化为抓手,以环保制度建设为引领,以生态观念建立为目标"的"器物、制度、观念三位一体"立体建设模式,协调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参与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为社区重新介入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社区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切入点.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着手应对环境治理中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是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行动路径.生态文化建设的社区参与机制主要内容包括:构建宣传、教育机制,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构建网络、组织机制,建立生态建设参与渠道;构建制度体系,保证生态建设参与权力;构建激励机制,激发生态建设参与积极性.最后还需要注意和防止"参与失灵"问题.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议题尤其是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和推进可持续发展上的系列阐述,数量众多、持续时间长,不仅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而且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或维度。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理念基础,共谋、共建、共享是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中国致力于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等主要理论,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对全球环境治理话语与制度构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试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文明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和标志。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律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生态文明观念的支撑。生态文明观念是发展生态文明的依托和动力来源,而生态文明观念的形成又离不开生态文明观教育。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任务历史地落到了大学生的肩上,大学生理应成为护绿的卫士、环保的先锋。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对于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大学生本身全面素质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充分认识大学生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20.
加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基层党组织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执行力弱化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廉政建设方面的原因,也有自身能力方面原因,还有执行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因此,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建设必须要从这些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