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是我省三化协调、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举措和路径,与中央强调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内涵一致。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在支持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切身感受到,开发性金融与"三集"高度契合,大有可为。"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型城镇化表现形式为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人口比重的增加,其实质是产业、要素、人口在空间的高度集聚。我省是人口和农业大省,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近10个百分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促进经济集约增长,实现人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下,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黄金结合点,是新旧动能有序转换的重要支撑。一、我省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目标和挑战(一)总体目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解决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在此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3.
刘庆斌 《前进》2014,(6):58-60
<正>《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公布。《规划》的最大亮点就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规划》中明确提出,应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到2020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我们党对城镇化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升华,从十六大"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到十七大"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到十八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推进",再到今年三月十六日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党和国家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定位不断提升,愈来愈细。新型城镇化建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6,(2)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调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这是中央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也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可量化的质量指标。随着"户籍城镇化",农村转移人口将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解决好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二是解决好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的全覆盖问题。城镇化是中国发展最大的潜力所在,  相似文献   

6.
<正>农业转移人口是在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从农业分化出来的主要从事非农生产和经营,生活来源主要为工资收入但又与土地保持一定经济联系的群体,与中国国情紧密相连。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着重解决好现有"3个1亿人"问题,包括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实  相似文献   

7.
数字     
《人民公安》2014,(6):5-5
1亿人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日前正式公布.公安部副部长黄明介绍户籍制度改革时指出,《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目前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将尽快报党中央、国务院审批。公安部会同国家统计局对户改的政策进行了研究预测。1亿左右的人落户城镇的目标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决定正式将新型城镇化建设纳入下一步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内容中来,对推动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事业如何适应发展,让城镇化的新型居民享受到更高的医疗卫生保障水平,也是我们医疗卫生管理者以及全  相似文献   

9.
张友良 《传承》2012,(2):62-63
城镇化是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产业结构城镇化、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的综合化。我国城镇化存在着"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实际有效城镇化率低";"城镇化质量不高,‘伪城市化’";"大城市无序发展,小城市和中心城镇规模扩展但留不住人,有城无市"";城镇化建设过度依赖土地扩张"";城镇资源环境条件恶化"等问题。要深入理解城镇化内涵,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内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刘福林  朱雪华  何巨 《群众》2014,(6):52-53
<正>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重要任务,是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全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会议提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并强调"把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5,(8)
<正>府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徐州实际,提出构建"1530"新型城镇体系,努力形成以徐州现代化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为龙头、5个中等城市为骨干、30个中心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在新型城镇体系中,我们把中心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中心镇创建达标活动,目前初步建成了30个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新型中心镇,走出了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新型城镇  相似文献   

12.
正青政[2016]76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全面贯彻国务院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加快推进青海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我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131"总体要求,深入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  相似文献   

13.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同于以"物的城镇化"为核心的传统城镇化,要求农村公共性与城镇化公共性对接、并轨,保障城乡居民公平、公正地享有同一、统一的公共性。解决城镇化发展中"人"的问题的公共性诉求在于:加速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优化城镇化发展的"人—物"结构;弥合城乡公共性断裂,努力让居村农民、进城农民和城镇市民都能享有均等化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籍于此,新型城镇化发展除了从拓展公共性空间和培育多元公共性两方面着力建构城乡一体化公共性外,还需要全面推进城乡政策、治理、服务和居民权益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制约因素及其思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新型城镇,是工业化强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应有之义。在新时期新阶段,绍兴县主动顺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经济发达、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建设目标,并启动了首批五个镇的新型城镇建设试点。这是立足县情实际,应对竞争挑战,事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举措。因此,研究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动力、制约因素及思路对策,对于从理论上廓清新型城镇建设中的思想认识问题,进而提供决策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通过对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SWOT分析,论述了河南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加快河南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一是优化城乡结构体系,形成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二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的承载力;三是理顺农民进城的渠道;四是统筹"三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世纪行》2017,(3)
<正>城镇化对于提高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城镇化,从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到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调查发现,已经进入城镇、希望落户城镇的农村人口是城镇化的主动力。他们认为:眼界,  相似文献   

17.
王树华 《群众》2014,(5):53-53
<正>城镇化离不开城镇建设,可是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并不是根据本地经济实力和产业发展基础来推进城镇化,而是片面追求城镇建设的规模和速度,盲目建新区、造房子。这种"有城无市"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往往容易引发农民难以转变为市民的"半城镇化",沦为靠水泥砖块堆砌的"伪城镇化",并最终催生了"鬼城"在各地频频出现。城镇化要建设的远不止城镇本身,其更为核心和关键的内容是人的城镇化。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更便利了: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部署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意见》指出,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近年来多地出台实施措施,推动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包括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推进居住证制度等,免除了农村转移人口的"后顾之忧"。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国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2015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2016年全年就业目标已超额完成,全年城镇新增  相似文献   

19.
一、给定资料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周叶中 《人权》2014,(1):24-27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仅是解决目前经济困难的重要政策,更是我们党在提高人权发展水平问题上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只有发展好了新型城镇化,才能真正提高人权保障的水平。重视新型城镇化的人权保障功能,发挥小城镇建设的人权发展价值,应是新型城镇化有效发展、常葆活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