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线     
生命线刘坤赤张金平这是一个关于手相的故事。袁大头喜欢干两件事,一是神侃,二是看手相。他一开口,这砖厂的几十位工人都伸直脖子单听他一个人的了。侃着侃着,他总忍不住抓过一位工人的手,凭翻了几天相书的底子,指指点点,眉飞色舞地数说一番。被抓住手的人听他说得...  相似文献   

2.
“袁大头从班房里出来了!”消息像一阵风吹遍陈榨村,两千多口人的村子开了锅。人们说,祸害回来了,大人小孩要遭殃了!袁大头是浑号,真名叫袁玉华,从小父母管教不严,在学校里就是个叫、闹儿”,辍学后更没人管了,打架斗殴,打群架伤了人,数罪并罚,判刑7年,入狱时对岁。等他服刑期满,已经是个28岁的光棍了!他回到村里,家家紧闭大门,人们像躲瘟神似的躲着他,仿佛他是个烧杀抢掠的日本鬼子。小伙子受不了啦,在村里只呆了一天,草草收拾起行装,准备来个远走高飞。“浑小于,你给我站住!”村口,一个高出他一头的大汉拦住了去…  相似文献   

3.
摇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你既可以教孩子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公正的人。有这样三位母亲:第一位母亲拿回几个苹果,红红的,大小各不相同。他的两个儿子看见了,都想要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弟弟抢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位母亲听了很不高兴地瞪了他一眼,并责备了他。  相似文献   

4.
他走了,如烟如云,留下许多念想、留下许多传奇、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胡海如(胡茄)先生,是一位可亲可敬又带几分传奇色彩的人物。凡是接触过他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他个头很高,黑黝黝的瓜子脸镶嵌着一双略小的眼睛,却炯炯有神;衣着朴素稍显些土气,走起来略有些虎气,保持着一种军人风度,言谈中却被文人气质所掩盖。八十五年的岁月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就人生旅途而言不算短暂,他的足迹涉及了中华民族最苦难的时代,也迎来了新中国的日出,他经历了抗日烽火和解放战争的洗礼,他从弃笔从戎开启了戎马生涯;他又从硝烟弥漫中走出,登…  相似文献   

5.
正来宾市象州县智力残疾农民工覃兰欣怎么也没想到,仅到恭城瑶族自治县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一次,不仅追回老板拖欠他的1000元工资,还争取到在工作期间负伤的800元医疗费和1200元误工补助。事情要追溯到2015年6月,覃兰欣在广州火车站被恭城某砖厂老板骗到恭城,上车后他的证件都被老板扣留。在砖厂搬砖过程中,他的脚被砖砸伤,老板不但不给他治伤,还将他赶出砖厂。举目无亲,身无分文,万般无奈之下,7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政》编辑部:我是一人苦份子,有过一段“盲流史”。我是江苏人,从小过继给伯父。伯母压根儿讨厌我,怕我得家产,另外过继了她的亲侄儿,把我扫地出门。我象一只断线的风筝四海飘流,流到山西,素被太原市收容遣送站挽救,在砖厂劳动几主,改了身上的坏毛病。砖厂厂长吕焕柱,真心拉我,耐心帮我,扶我走上了正道。我打回老家闹革命,当过菜农,当过木工,后来干了榨油专业户,娶妻生子,过上舒心的日子。远隔千山万水,忘不了我的再生之地,忘不了疼我爱我拉我帮我的目大哥。这样好的站,这样好的人,该在报刊上登一登,这样能教…  相似文献   

7.
潇潇 《文明大观》2003,(12):45-45
有朋友通风报信说,加拿大最大的一家电器零售商正在招兵买马,销售代表的职位恰好是个空缺。我一听精神大振,一秒钟都没耽搁,急急写好了简历,也根本没等通知,便径自找上门去。仗着自己在国内干过两年销售,心中有些底气,逮住销售经理一顿猛侃。这个经理是一憨厚的印度人,英语似乎还不如我好,不过数分钟,就被我侃晕,忙不迭地点头。  相似文献   

8.
黄金旺 《现代人事》2000,(10):42-42
有一位大学毕业生参加一次招聘公务员的面试,自我介绍后,主考官就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请回答1+1=?”这位毕业生稍加思考便十分自信地回答:“你需要它等于几,它就等于几。”结果他被淘汰了。有一位企业的老总在招聘部门经理时也问过“1+1=?”的问题,其中一位应聘者的答案与这位毕业生的答案一模一样,结果这位应聘者被录用了。  相似文献   

9.
我使劲睁开眼睛,看到的是一片素白:白的人影,白的墙壁,白的床单。我意识到这是医院。我想挣扎着坐起来,一阵巨痛又使我昏迷了过去。朦朦胧胧中,我觉得我和两位战友在阴森的山野中飞跑,两旁不时走出几个手举火把、青面獠牙的野鬼,他们拖着阴沉的怪调:"地狱欢迎你们。"恐怖的声音令人毛骨悚然。几个魔鬼伸手拉住我们,我拼命地左冲右撞,上衣被撕破了,鲜血直流。我瞟见两位战友被魔鬼团团围住,我猛一使劲,撞倒一个恶魔,他手中的火把落在地上,不知点燃了什么东西,一声巨响,我被炸得飞了起来,又从悬崖上跌落下来。我惨叫一声,惊醒过来。  相似文献   

10.
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突然提出要退学,他的理由很简单,没有一个老师表扬过他,哪怕仅有的一次。望着他那失望的眼神,我无话可说,拉着他回到了教室,开始了我的政治课。 第一次提问他,内容很简单,简单到只读本框题的大黑标题,我表扬了他。 第二次提问他,内容也比较简单,简单到 只复述几句话,我又表扬了他。 几天后的一节政治课上,我讲到作为中学 生,应如何赡养扶助父母时,同学们纷纷举手,只见他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目光中有几分自卑,把手举得很低很低,几乎让人意识不到他在举手。我微笑着走到了他的桌前,用手轻轻拍了一下…  相似文献   

11.
半个多世纪以来,爱泼斯坦一直是一位标志性的人物。他是从抗日战争之初就同情、帮助中国革命的外国人之一,也是今日中国杂志社的传奇人物。因为他的平易近人,老同事都亲切地叫他“艾培”,年轻一辈则称他为“爱老”。在爱老去世的前三天,他的病情牵动着杂志社里上上下下每个人的心。去过医院的人都被拉到大家中间,尽可能详细地叙述他所能听见看见的一切。“去世前几天,他还兴致勃勃地和我谈了一下午犹太人在中国的历史。”一直守候在爱老病床前的今日中国杂志社社长宫喜祥说,“他的思维很活跃,聊天的话题很广,他谈到这几年西藏的巨变,还谈到国亲两党的大陆之行。他说如果这次能健康地从医院走出去,他最大的心愿是去西藏和台湾看一看。在最后的几天,他一直对生活满怀激情、充满向往。”  相似文献   

12.
几天前,在微博上看到一则既让人感动又唏嘘不已的消息:一位年过天命的公交车司机谢师傅,在行驶过程中突发脑溢血,他在清醒的最后时刻,猛打方向盘、踩好刹车,把车停在路边,然后就不省人事了。全车上的二十多名乘客安然无恙,而他却被送往医院抢救。那最后一脚刹车,是他本能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难忘的旅游     
去年夏天的一次旅游,使我们这些老年聋人至今不能忘怀。 夏天出门旅游避暑是件爽心惬意的快事,可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聋哑人却很少有这种机会,这次几个老友在一块儿七“手”八舌地谈着也想出去走一遭,并且推我牵头。这些老友年纪最大的已70余岁,最小的也年过半百,长途跋涉去旅游,能否保证安全?我与老马、老韩两位老友商量,决定找一家旅行社代办交通住宿等事,腾出手来,我们三人共同照顾好大家。 一行12人,顺利成行,玩得很开心。有的人没出过远门,甚至连火车也没坐过,这次走出京城,什么  相似文献   

14.
遇见美好     
郭雪涛 《人民公安》2010,(13):60-60
<正>斑马线上走过来四个人:一位女盲人,其余三位不用问,肯定是一家三口。小女孩儿三四岁大,被爸爸抱在怀里,孩子妈妈用手拽着女盲人没拿竹竿儿的那只手臂,打算一起过到马路对面去。再普通不过的场景了。肯定是女盲人要过  相似文献   

15.
陈用 《台声》2010,(11):40-40
从踏出舱门的那一刻起,他轻快的脚步就路带着几分焦急了,右手紧紧拉着老伴纪慧瑜的手,向着机场出口走去。天空湛蓝如洗,偶尔觏过几朵白云。我想他的心情也许和这天气一样好,而飘在他心里的一定是故乡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6.
谭成知  林墨 《公民导刊》2008,(11):45-46
在重庆市奉节县,杜兴发老人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不仅因为他是一位资深老中医,一位老人大代表,更让人难忘的是他的拐杖人生——几十年来,使用过他亲自制作的拐杖的人难以用数字来精确统计。种子杜兴发老人1927年出生在奉节县青正乡。杜老说,少年时期,他就喜欢上了拐杖。追溯原由,小时侯他在当地一所公办小学——保国民小学念书时,从书本上获悉革  相似文献   

17.
1985年,殷明从湖北医科学毕业。转眼间,他在普外科医生已18个春秋,治好的患有上万人。由他率先在襄樊功开展的腹腔镜胆囊切除微术,为数千名患者解除了传开放手术的痛苦。为此,他在行中深受尊敬。他在病人心中享有“一把刀”的美誉。最人感动的是,他虽是一位身重症的医生,却把满腔的情爱倾注给病人,不顾个人的危,去拯救别人。他那种生命息、追求不止的奉献与牺牲神,诠释着对病人的爱。2001年3月,正值年富强、事业蒸蒸日上的殷明患肠癌的消息震惊了院内外。位从襄阳区农村赶来的病李大婶拉着他的手含泪说:您为我们这些人一站一天不手术台,是累…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银屑病、湿疹等,是一类病程旷久,顽固难治的皮肤病,被人称为“第二癌症”。医学界,自古以来就流传着“内科不治喘,外科不治癣”的说法。为了彻底根治银屑病等皮肤顽症,为患者解除痛苦,许许多多的医务工作者开始了探索之路。一位上校军官脱颖而出,他以精湛的医术、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这一世界医学疑难杂症的克敌。他,就是被誉为“金手良医”的忻州某部队皮肤病专科医院院长王金良。  相似文献   

19.
华北区多数建筑单位,对学徒工的培养较普遍的存在着程度上不同的盲目性,未能根据建筑业的生产特点及需要,拟定出培养学徒工的计划,因之培养出的徒工某些工种剩余和某些工种不足。徒工和壮工对于完成生产任务的责任上区别不很清楚,有的徒工随着师傅工作的改变而变更学习对象,延长了学习时间。还有不少的徒工已经掌握了某种技术,能够独立进行工作,而未能出师及时长级,影响学习技术的情绪。关于徒工的待遇,亦不尽合理,有的已超过一级技工及一、二级壮工。鉴于以上情况,提出几点整顿徒工的意见,希研究执行:  相似文献   

20.
台中,一幢别致的小樓內,一位年過半百的男人含淚跪在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太面前。她打量着他那灰白的頭髮,拉着他的手仔細端詳着,似乎有一種陌生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