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远坤 《求索》2008,(9):74-75
从生态文化视域来看,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生态系统有内在关联性。乡村生态系统的形成是一个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不断交互作用的累积的过程,乡村旅游开发不能重自然生态而轻人文生态,不能无节制地过度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在当今城市(镇)化的进程中,要注重保持和延续乡村生态内层的文化根性和价值特色。欠发达地区发展乡村旅游要注意保护自身的人文生态,要注意尊重和维护乡村旅游经济中村民的主导地位和经济利益,并且注意克服乡村旅游给当地人文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统一战线》2013,(1):11-11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工商联商会执委,株洲新时代输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英说,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生态环境方面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我们中小企业切实转变发展方向的指导性理念,也是当前政府要切实考虑的问题。我们不能止于追求产值和利润,政府也不能单独过于追求GDP的数值,而应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要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3.
李正彪 《思想战线》2023,49(1):9-21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我国发展中所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放在突出位置,这意味着共同富裕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的重要目标。共同富裕不能缺少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需要。生态是一种福利,而生态福利是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上的共同富裕,也是生态上的共同富裕,而生态富裕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为此,本文探析了新时代生态文明与共同富裕之间的相互关系,厘清了二者的共同终级目标,探寻了生态文明推进共同富裕的滞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生态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研究结果表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是共同富裕的驱动力,实现人民群众幸福是二者的终极目标,但是生态矛盾问题依然突出,这无疑是推进生态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最大阻碍,基于此提出了新时代生态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全球问题空前凸现的大背景下,生态问题也越来越意识形态化了。随之在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生态运动的巨大洪流,并由于生态运动的政治分野产生了独树一帜的生态社会主义。与此同时,生态问题也使现实的要实现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巨大的挑战。对工生态问题,我国学者通常着重从生态本身的发展来加以分析,而忽视了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本文试从生态问题对于社会发展影响的角度,对生态问题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做一些初步的探讨。一、从生态问题、生态运动到生态社会主义由于人类为了物质生产总是要从自然中获得“工具性价值”,但…  相似文献   

5.
改进文风确有必要,但是为了迎合网络情绪,而采用网络体却有商榷的必要。中国的电子政务发展一定要去伪存真,不能为了迎合互联网上的情绪而采用特殊的表达方式,不能为了媚俗而哗众取宠  相似文献   

6.
世界警察种种生态警察奥地利有一个独特的警察局,警察不是为了维护治安,而是同环境污染作斗争。他们巡逻在街道、公园等公共场所,制止生态领域中的违法行为。滑冰警察德国汉堡市警察局规定,不会滑冰的人不能当警察,因为汉堡一带河流纵横,每到寒冬,河水结冰,警察须...  相似文献   

7.
百家论萃     
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缺陷1.可持续发展观的出发点和侧重点,即为了实现未来发展的持续功能而协调现实的有序发展结构,难免带有以未来指导现实而非以现实指导未来的病态逻辑。2.发展既可以改善环境,也可以破坏环境。发展能够对生存起完善和促进作用,但一旦超过一定的限度,发展则会构成对生存的威胁。因此,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将不是物质的持续进步,而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创新。3.可持续发展并没有真正摆脱人类的自我中心化。保护环境、改善生态说到底仍是为了人类本身,即为了持久地满足人类需求,必须保护和加强地球自然资源基地,而…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中运用幽默,对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实效有很好的效果。但在具体运用幽默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幽默的“五适”。一适时。幽默要选准时机。或为了激发兴趣,或为了引发思考,或为了引起注意,成为了易于理解,或为了强化记忆,总之都要因事因时,因情而生,都是为了教学服务,而不能为了幽默而幽默,这样就有哗众取宠之嫌了。二适合。幽默要有三适合:一曰适合学生,要针对学生的年龄、性别、程度来确定幽默的方式和内容。二日适合教材,幽默要为教材服务而不能离题万里。三日适合教师的身份,不能为了片面追求…  相似文献   

9.
黄春英 《传承》2013,(9):125-127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为了探索苏南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经验与启示,通过对江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践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硬约束”必须要从加强生态法治建设、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和严格落实生态责任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童建中 《今日浙江》2010,(20):53-53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作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常山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立足县情实际,牢固树立"经济欠发达,但生态文明不能欠发达"的理念,作出了推进"绿色发展"的战略决策,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努力开创常山科学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陈天会 《政策》2010,(2):52-54
开栏的话: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为了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本刊特开设《生态建设》栏目,欢迎各地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12.
宋晶 《前沿》2013,(10):197-198
目前,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生态文明建设变得十分重要。在这种情况下,生态道德方面的教育也受到了足够重视。为了将生态理论更好地付诸实践,对学生进行高校生态教育不但能使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而且还能推进生态文明的发展。高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体,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不仅是为了顺应时代,也是为了承担责任。高校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祖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战略人才,从而实现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宁德市屏南县是中央、省重点扶持的“国家级贫困县”。前些年由于大量生产食用菌,造成天然林锐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失衡。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屏南县提出走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保护型、循环经济型的发展道路,确定了“发展山区特色经济、构建生态旅游强县”的发展思路。县人大常委会以此为目标,  相似文献   

14.
沈璟 《今日浙江》2013,(23):44-45
去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后,浙江省检察院高度重视,把贯彻实施新刑诉法作为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全面提升执法办案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契机。在推动新刑诉法的贯彻落实中,省检察院强调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死刑案件,一件也不能错”。而为了这“一件也不能错”,全省检察机关作出了很大努力。  相似文献   

15.
我们要努力争取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的目标。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增长而增长,更不能在统计数据上做手脚  相似文献   

16.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评级生态城市阶段性发展成效、明确生态城市下一步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特殊性,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客观准确地适用于该地区的生态城市评价。本文从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遵循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基础之上,提出了一套能够反映出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通过对现有评价方法进行改进,还提出了一种更加简洁有效的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法和更加先进的相对可变权重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鲁薇 《北京观察》2015,(4):62-64
我们既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也不能认为只要是改革就万事大吉,因为任何事业归根到底都是人的问题。如果改革没有成为绝大部分官员与人民的共同事业,而只不过是沦为口号,那么,“新常态”就有可能成为中国衰退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是维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涉及到我国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为了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必须要同步实施司法创新,全面落实生态发展方针政策。为了补足现行生态司法体系的缺陷,生态司法应着手改革传统司法理念,加大诉讼与审判改革力度,全面提升生态司法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宫希魁 《群众》2013,(9):I0015-I0015
城市的建立和发展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建什么样的城市,不仅受制于地理、气候、生态、资源、人口分布等自然因素,还受制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宗教等社会因素。只有主观决策符合客观条件和规律的要求,这个城市的建立和发展才能长期持续并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否则,使用强权命令违背规律建起的城堡、城市、城市设施、城市局部区域,只能存在于一时,而不能存在于长久。  相似文献   

20.
陈建华  李凯 《小康》2012,(10):91
正严格保护生态,发挥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绿色经济发展,是普洱的发展思路。而以人为本的绿色发展道路,最终目的是惠及百姓《小康》:生态普洱的最终目的是惠及百姓,那么普洱在生态文明和绿色文明的推进过程中对百姓有哪些具体惠及?沈培平:第一,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很多具体项目会推动起来,例如为了建设绿色生态文明,我们实施生态移民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