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一出现就是一种社会改良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开始对它们及其在工人运动和工人政党内的社会改良主义变种就作了严肃的批评和斗争。19世纪中期欧洲革命的失败,宣告了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的破产。伯恩斯坦主义是社会改良主义的大杂烩。科学社会主义同民主社会主义在民主观和社会主义观等方面是根本对立的。  相似文献   

2.
在前一段关于民主社会主义追根溯源的讨论中,不少文章涉及到19世纪西欧社会民主主义。有些同志认为,民主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本是同一概念,它们产生于1848年革命之前,在当时就是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后来的分歧、分裂只是斗争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和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3.
民主社会主义是由20世纪社会民主主义逐步演变而来的.在漫长的起伏沉浮过程中.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民主社会主义有了发展.它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欧美发达国家的范围,逐步向亚非拉第三世界扩展.在探讨民主社会主义产生、战后发展的原因的基础上,得出其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从而使我们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4.
社会民主党与社会民主主义起源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主义概念起源于英国,最初用来称呼欧文合作学说的信徒,它不仅指一种政治思潮,也指这个思潮所追求的社会制度.社会民主主义起源于1848年革命时期的法国和德国,反映了革命把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结合起来的愿望和要求,并呈现一种含义多元化的局面.马克思恩格斯努力划清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的界限,但由于社会民主主义概念的流行,19世纪后期西欧无产阶级政党普遍采用社会民主党名称,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这个概念,并努力充实其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使之在特定历史时期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同义语.  相似文献   

5.
民主社会主义是由社会民主主义演变而来的。19世纪40年代欧洲革命时期,“社会民主主义”一词被广泛使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民主党,是法国以赖德律——洛兰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党与以路易·勃朗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党合并而成的。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风云变幻,令人目眩神迷的今天,客观现实又把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关系这个老问题重新提上了理论思考的日程。客观地考察和审视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特别是揭示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对于我们冷静地思考问题,坚定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主社会主义既是一股思潮,又代表一支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它是现代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和工党思想体系的统称,它与第二国际时期的社会民主主义如出一辙,只是颠倒了  相似文献   

7.
列宁在批判第二国际后期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时,针对着把民主同科学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的企图,曾经指出,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对于社会主义的概念不需要下任何补充定义,没有也不可能有民主的或非民主的社会主义,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已经有机地包含在社会主义的根本特点之中了,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因此,民主社会主义的概念是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剖析民主社会主义的反科学性质。  相似文献   

8.
"非洲科学社会主义"是非洲社会主义流派之一,先后有6个非洲国家宣称要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走社会主义道路。"非洲科学社会主义"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宣称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非洲6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措施,使本国经济社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非洲科学社会主义"思潮逐渐衰退。  相似文献   

9.
这个命皿说得更准确一些应该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这个词在马克男)主义产生前早已存在,马克思、息摇斯的心洪产党宣言》已提到许多种"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封建社会主义娜。后来,又陆续出现了费边社会主义、圣象社会主义、合作社会主义、龟家社会生义以及民主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原则界限之一:改良还是革命?改良能不能变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分别渊源于国际工人运动中的革命派和改良派。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改良主义思潮,这在社会民主党内也是公认的,如奥地利社会党的领袖克赖斯基说,“社会民主主义不是传统观念中的革命势力,而是一场高标准的改良运动”。他强调德国社会党人弗里茨。塔尔诺在1931年莱比锡党代会上  相似文献   

11.
试析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绿党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河南师大牛先锋科学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绿党社会主义在名称和形式上都承享着"社会主义"的美誉,但它们之间并不是没有真伪之别、科学和非科学之分的并列关系。以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来剖析民主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费天晶 《学理论》2014,(7):50-51
伟大的"中国梦"中重点提到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这八个字的含义入手,分析了社会民主主义的民主观,接着指出社会民主主义追求的民主是悖论,分析了社会民主主义追求的"否定阶级的‘纯粹民主’"、"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经济民主"、"缺乏基础的‘空想民主’"、"割裂社会主义与民主"这四大悖论,从而揭露其虚伪性,侧面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1516年《乌托邦》发表到19世纪40年代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乌托邦社会主义历经300多年的发展,其内容越来越丰富,理论越来越完善,对现实制度的观察与批判越来越深刻,对理想社会的构建也越来越接近科学的形态。社会主义从乌托邦发展到科学的过程,是一个空想色彩日渐淡化、糟粕成分不断被剔除、科学内涵越来越充实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乌托邦社会主义的批判、扬弃与超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生形态,促成了社会主义由乌托邦到科学的飞跃。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1847年6月刚刚建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党纲《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民主主义到"第三条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茜 《党政论坛》2004,(12):32-34
吴茜的“从社会民主主义到‘第三条道路’”一文指出,随着20世纪资本主义由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再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转变,社会民主主义经历了三次重大历史转型。总的趋势是,社会民主主义在资产阶级思想影响下不断向右倾斜,走阶级调和、阶级妥协路线,不断后退。当代西欧各国的社会民主党已从深受科学社会主义影响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政党转变为被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所俘虏的资产阶级政党。  相似文献   

15.
张惟英 《团结》2002,(4):47-48
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勃兰特曾说社会民主党成功的前提是“成为一个没有世界观的党”,这其实是对社会民主主义多元世界观的形象表述。多元主义是社会党确立人道主义伦理价值观后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民主主义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薛长胜 《求知》2011,(12):15-16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实现了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性变革,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人类历史发展趋势和自身历史使命的科学世界观,是无产阶级改变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也同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7.
西方国家的社会民主党人认为,1989—1991年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仅标志着资本主义战胜共产主义,也标志着社会民主主义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胜利,使社会民主党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唯一力量。那么,社会民主党的思想体系即社会民主主义究竟是怎样的?它的社会主义观又有什么特征呢?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以来.民主社会主叉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表现出一种盲目乐现的态度.当代"托派"对20世纪民主社会主义运动进行了反思和批判:首先时现代伯恩斯坦主义者进行批判,并分析现代伯恩斯坦主义的本质;其次对民主社会主义实践及其后果进行了反思,认为在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民主社会主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它却越来越显示出脱离传统工人运动的倾向;在对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进行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时民主社会主义的未来提出了不容乐观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庞大,来源众多,但一条主线却始终贯穿始终,即以伦理为本位兼容并包,把伦理原则视为判断政治现实的准则、衡量社会价值的尺度、进行实践活动的指南.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以自由、公正、互助等为内涵的基本价值观中,也从其资本主义观、社会主义观、历史观、国家观等方面表现出来.因此,要深入了解民主社会主义,就不能不考察其伦理世界观;要搞清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就更离不开对其伦理原则的梳理和评判.  相似文献   

20.
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工党在现今奉行的一种社会主义理论。近年来,这一理论已扩展到了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外的地区,成为当代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非科学社会主义流派。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工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都是推行社会民主主义理论的。1951年重建社会党国际时,通过了一个叫《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