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ZHANG KUO 《今日中国(英文版)》2006,55(10):78-79
Agrand ceremony was held on May 31 this year to mark the opening of the China Qingyuan Recy- cling Resource Demon- stration Base in Guangdong Province’s Qingyuan City. The base was established after winning approval from the Stat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the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 tion and three other relevant ministries. It re? ects China’s efforts in constructing a recyclable economy. The base is also a provincial-level demo… 相似文献
2.
LIU QIONG 《今日中国(英文版)》2009,(9):28-30
LI Yue, a Beijing resident, intended to upgrade various electric appliances to coincide with the redecoration of his house three months ago. However, all the recyclers in the district could only offer RMB 20-50 for each machine. "I felt pressured to sell them though the price is low, since there's no room in my house for storage," Li said, frustrated. 相似文献
3.
Lan Xinzhen 《北京周报(英文版)》2012,(28):10-12
正Steering the country away from highly polluting and energy-depleting model in favor of the circular economy China National BlueStar Co. Ltd., a member of the state-owned giant China National Chemical Corp. 相似文献
4.
ZHANG XIAOGUO 《今日中国(英文版)》2009,(11):68-69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has swept most industries in China since the end of 2008; of course we assume the media business couldn't escape this nightmare. It has certainly been a blow to many media outlets inChina that survive mainly or partly by relying on advertising income. According to CTR Market Research, advertising spending in China edged up only two percent year-on-year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09, the smallest increase in ten years. 相似文献
5.
DANG XIAOFEI 《今日中国(英文版)》2014,(5):52-53
THERE has been a major en- vironmental change in Ziya, between the metropolises of Beijing and Tianjin. The townused to suffer heavy pollution from lo- cal recycling industry. The soil became deadly to crops and water was too toxic to drink. 相似文献
6.
7.
高新民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4)
构筑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是政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在执政条件下,执政党及其领导下的公共权力,其运作的各方面各环节,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党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王学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5):37-39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主要问题有:一是规定过于原则,缺少实施的细则和可操作的基本手段;二是覆盖面不够;三是缺少新的手段。要建立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有两种模式,一是先制定单行法,最后再制定基本法,其缺点是不利于各个法之间的协调;如果先制定基本法有利于法之间的协调,但是出台可能会旷日持久。 相似文献
9.
深化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学界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大多是从循环经济的表象出发的。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也应该从循环经济功能的角度进行,循环经济的功能在实践中会表现出4个方面的功能:即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因此,可以将循环经济的实质界定为一种生态发展模式、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一种社会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观察与思考》2018,(2):5-13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17年,浙江人均GDP达到13634美元,已迈入高收入经济体1.26万美元的门槛。在民生改善方面,浙江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但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转型发展阶段的未来趋势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浙江要继续以“率先”冲刺发达经济体、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着眼未来、着力当下,从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难”问题突出,且居民消费比重日益增加的领域入手,切实把“民生难”转化为经济增长点,形成以服务业发展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主动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循环经济立法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循环型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发达国家开始重视改革现有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促使本国经济朝着循环型经济发展.本文通过介绍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点,总结国外循环经济法的立法经验,对比德日两国与美国的循环经济立法,透视我国相关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循环经济法的建立健全与配套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如果没有人介绍,不会有人相信上海世博园里这些灰色的休息椅是用我们吃过的牛奶利乐包加工而成的.当记者来到国内第一家利乐包彩板加工企业时,眼前的境况并不乐观.因为搬迁,北京赛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停产了,厂房外堆积了大量的废弃利乐包.这些利乐包有新有旧,新的是利乐公司生产的边角料,是企业免费送来的;旧的是社会回收来的废弃物.当记者问及何经理一个月这里回收多少原材料(废弃利乐包)时,他回答是600吨到700吨,以社会回收为主,工厂来料占30-40%.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促进循环经济的立法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的立法与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必须大力加强。当前应抓紧创制循环经济社会的基本法《循环经济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生产、分配、消费和技术支撑等环节中促进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4.
汽车垃圾是城市重要的污染物。文章综合介绍了国外汽车垃圾资源化途径,提出了对我国汽车垃圾再循环利用的建议,以达到汽车垃圾污染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的新制度经济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是在资源与环境约束下追求有效经济增长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中国已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与制度安排。文章首先归纳了现有经济增长理论的不足,之后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了剖析,并概要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6.
王如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5):29-34
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的俗称,在当前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的大好局面下,一定要走出循环经济认识上的几个误区,促进产业转型。对北京而言就是要进行生态整合,建立大北京经济圈,扬长避短,开源控潜,变筑巢引凤为联巢育凤,努力提高决策领导层面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公众参与: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的参与。但是,我国公众在参与意识和参与理念上与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在参与主体上相对单一,民间环保组织参与不足;在参与内容上过于狭窄,公众参与权有限;在参与方式和参与途径上亦难以有效满足公众参与的要求。因此,亟需加强对公众参与意识和环境保护理念的培养和教育,促进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并充分发挥其在公众参与中的积极作用,扩大公众参与的权利,并不断拓展公众参与的方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视为"蛮夷"之地和文化的边缘地区,明代以来在国家政治进一步一体化的过程中,边缘的云南文化在汉文化的改造、重构下被整合进文化主流中。作为云南地方文化承载者的妇女人群也成为这场文化改造运动的重点塑造对象,其结果,就是在明清云南地方志书中出现了包括节妇、节孝妇、贞女、烈女、慈母在内的数以万计的"列女群"。这一特殊社会人群在云南历史中的存在,被赋予了深远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物质循环理论是在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其具有了生理学、生态学的科学含义。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他第一次把劳动作为人与自然的中介,使劳动过程同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循环过程实现了本质的统一,马克思把它称之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循环)。21世纪人类进入生态时代,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已成为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命题。在这一历史条件下,重新探讨马克思的物质循环理论,尤其是站在循环经济的角度对这一思想深入研究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废弃电子产品富含许多珍贵的矿产资源和有机物,若处置不当,不仅不能有效回收利用这些资源,还会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明显受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若能充分回收利用废弃电子产品,无疑是缓解资源、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该文对中国加快回收利用废弃电子产品的动因及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梳理了国外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体系建设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该文尝试构建适于中国的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体系,并指出实现该体系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