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童颖 《理论视野》2023,(11):19-25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考茨基民主观进行了批判,围绕社会主义民主、无产阶级专政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观点。主要表现在:批判考茨基所谓“纯粹民主”的虚伪性,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广泛、充分的民主;批判考茨基将苏维埃俄国的无产阶级专政曲解为“专横”,强调苏维埃政权坚持民主和专政的统一;批判考茨基关于民主意味着“对国家中的少数派、反对派的保护”的观点,强调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的是劳动人民的利益和代表劳动人民的意志;批判考茨基主张无产阶级通过普选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观点,强调实现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劳动人民全过程参与一切国家事务的民主制度。列宁这些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共产党面临着维护和巩固苏维埃政权,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为战胜仍然强大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并结合俄国实际进行了创造性地发展,形成了系统全面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坚持和改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保证;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核心;加强共产主义宣传教育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满足群众利益,赢得群众信任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根本。列宁意识形态安全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有完整的关于一般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定义。对于社会主义概念的运用,他们也不仅仅局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而往往泛指不同社会形态,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反对剥削压迫,要求财产共有或公有的理想和行动。列宁认为:“每个民族的文化里面,都有一些哪怕是还不大发达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化成分,因为每个民族里面都有劳动群众和被剥削群众,他们的生活条件必然产生民主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列宁全集》第20卷,第6页)。他甚至认为,空想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列宁思想随着十月革命而传播到中国,列宁的生平活动为中国思想界所熟识。在五四时期的"社会改造"语境中,列宁思想的早期传播为中国思想界提供了"社会革命"思想、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及民族与殖民地理论。列宁思想得以在中国传播并发生影响,既有中国业已存在的新式知识分子群体、五四时期"社会改造"的迫切需要及五四运动的有力推动等内因,同时也有苏俄政府发表加拉罕宣言和苏俄及共产国际帮助下建党实践的影响等外因。中国思想界在列宁思想影响下得以进一步发展,兴起了研究十月革命及学习和研究列宁的高潮,扩大了列宁和苏俄在中国思想界的影响,并且也在实践上推进了"以俄为师"道路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十月革命后,列宁带领苏维埃俄国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这一进程包含着解决民生问题的深刻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率,解决民生基础问题;通过土地改革,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完善制度,逐步解决社会主义劳动就业问题;探索和践行社会主义社会保障;扩大民主,吸收工农管理国家,保障人民生存与发展权利;发展国民教育、满足人民教育权利及教育需求。这些探索及其历史经验对于当前我国全面推进民生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9)
列宁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不但是列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列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包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需要向人民群众进行多种形式的"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利益和诉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尤其要做好党的建设这个核心工作。列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启示我党要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我们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7.
关于文艺育德的重要作用,列宁既指出了文艺育德是无产阶级伟大事业的需求,同时更充分指明了文艺育德也是劳动人民自身的需求。关于文艺育德的内容,列宁主要论述了文艺提高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与各种错误思潮斗争从而坚定无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方向,以及培育青年道德等内容。关于文艺育德的特点,列宁通过比较文艺影响人们的思想与革命理论影响人们思想的差异,明确了文艺育德的特点。关于文艺育德的实现,列宁认为文艺育德是党的事业,必须坚持党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并且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相似文献   

8.
"不忘初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使命。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形成可以从三重维度来认识和把握,即:主体维度,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凝聚的主体;理论维度,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传统中"扎根",在借鉴中发展,在总结中丰富;实践维度,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植根于中国特色实践。着力践行这一思想就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构建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更高层次认同;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在发展中进一步改善民生;坚定文化自信,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美好需要。  相似文献   

9.
苏俄非常时期,列宁对于无产阶级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就当时"和平共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必要性以及"和平共处"关系的性质,提出了深刻的思想。在实践中,他为这一思想的贯彻和执行,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研究和解析非常时期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存在众多的矛盾,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这些矛盾的存在和协调解决,构成社会进步的标志。本文试图就其中的一对重要矛盾,即社会主义条件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运行过程中,劳动者的社会成员地位及其权利与劳动者的私人地位及其权利之间的矛盾,作些初步的探讨。一社会主义新社会的建立,使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摆脱了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和思想文化上的奴役,获得了对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自主权、支配权和管理权,获得了独立自主和发展个性的根本条件。从此,劳动人民从根本上获得了解放,人民自身的价值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人民成了社会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社会公共权力的主体。一句话,人民翻身当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主人是人格化的所有权,民主化的政治权,自由自觉的劳动生活  相似文献   

11.
列宁围绕思想、组织和作风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建设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制度设计,通过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反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来保持党的思想纯洁;通过严格党员标准、严肃党内纪律来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肌体健康;通过反对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和反腐败来强化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列宁关于党的纯洁性建设的理论架构与制度安排,为当前中国共产党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任务提供了积极有益的经验指导。  相似文献   

12.
十月革命后列宁提出,苏俄小生产占优势尤其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状况决定了它必须以特殊措施向社会主义过渡;由于其无产阶级只占总人口的少数,因而必须以特殊措施向社会主义过渡;由于苏俄整体的文明程度比较低,所以必须采取特殊措施向社会主义过渡。列宁选择的特殊措施主要是:实施国家资本主义,启用旧社会过来的科技专家和生产管理者,改善农民生活和支持农民经济发展,允许自由贸易和发展商业,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因素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展对外贸易工作。列宁思想的现实启示体现在:各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是共产党人始终需要坚持的思想;共产党人必须善于选择适应本国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对列宁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徐善广,居继清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十分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他对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过许多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成为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  相似文献   

14.
列宁的人民自治思想是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建立和发展时代的中心思想之一。列宁把自治视为历史上富有新的社会活力的组织形式的一般共产主义原则。社会管理发展的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社会主义人民自治和第二阶段——共产主义社会自治,是与统一的共产主义形态的两个阶段相适应的。同时,由于建立和巩固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阶段的实际需要,列宁特别重视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自治这一最高管理形式。苏共二十七大考虑到当前阶段的特点——加速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在人民群众的生机勃勃的创造能力成为实现党的紧迫计划而解决成熟问题的必然条件时,丰富了列宁的社会主义民主和人民自治观念。苏共中央政治报告着重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尤其是在目前条件下,管理不可能是极少数职业家的特权。我们不仅从理论上,而且从自己多年的实践中懂  相似文献   

15.
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成为了俄国的执政党,处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地位.它的党员很多人担任苏维埃政权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机构的负责工作,他们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了较大的权力.为了使这种权力真正为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服务,防止和消除各级党的委员会及党员滥用在党内和苏维埃中的职权现象,保证党的决议得以顺利地贯彻实施,列宁认为,必须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进行严格的监督;同时,由于革命的胜利,许多抱有各种目的和动机,各种政治立  相似文献   

16.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与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致的。党的民生观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民主革命时期是以"人民解放"为主旋律的民生实践;进入社会主义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生存状态、保障各种权利的实践,由此形成了党的民生观。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深化改革,对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进行了创新,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民生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集体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发展的意愿。集体主义思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社会公德的反映。集体主义思想是历代劳动人民在历史实践中所传承的美德,它不能脱离社会的实践而独立、抽象存在。集体主义思想宣扬为大多数劳动人民负责的整体精神。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公有制经济基础要求社会主义道德体现集体主义思想,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要求发展经济和社会和谐的意愿。  相似文献   

18.
在党内政治生活实践中,如何处理党内权利和权力、民主与集中、纪律与自由、发展党内民主与反对派别活动等关系,直接关系着党内政治生活的健康发展。列宁围绕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有大量思考和精辟论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主张。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打破了“大锅饭”,时间值钱了,再也不能象十年动乱时期那样可以随时抽出大批人来没完没了地开会、搞“政治运动”了。在这个情况下,一些政工干部就认为没有时间做思想政治工作了。主要原因是一些同志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时空看得很狭隘,习惯于把思想政治工作时间与劳动、休息时间分离开来,对立起来。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文化程度的提高,人民思想活动的时空越来越广阔了,我们再也不能拘泥于狭隘的时空中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了。要占领更广阔的时空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必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3,(35)
任何科学思想的提出,都离不开当时一系列的背景条件。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是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中吸取精华并取得重大突破;面临着沙皇倒台给苏俄留下的诸多问题,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被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政治孤立,经济凋敝等国内局面以及国际局势出现的新变化是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列宁从理论和现实两大方面深刻剖析了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的重要性,并逐步提出了"和平共处"思想。历史见证了列宁这一思想的科学性和远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