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文通 《理论视野》2009,(10):19-23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是列宁的提法。但是,一方面,列宁所说的“三个组成部分”,和我国理论界所说的“三个组成部分”不一致;另一方面,列宁后来对马克思主义重新作了归结,放弃了“三个组成部分”的提法。更重要的是,“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之说,不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和本意。“三个来源”的提法不够确切,没有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和资产阶级理论之间的原则分歧和对立性质;“三个组成部分”的提法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找不到根据,和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概括不一致。“组成部分”之说凸显了学科色彩,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内在联系,贬低了马克思主义,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准确地和重点突出地概括出来。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应当回到恩格斯的“两个伟大发现”和“一个重要结论”上来。  相似文献   

2.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和组成"问题,除了经典的"列宁说法",还有一来源说、两组成说、多来源多组成说等三种说法。这三种说法都围绕"列宁说法"展开并形成两种倾向:一种倾向直接肯定"列宁说法"来自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因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另一种倾向则是对"列宁说法"质疑,认为"列宁说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自主解释和独立发挥,并认为"列宁说法"与"恩格斯表述"有根本差别。在这两种倾向中,前者没有追溯到"列宁说法"在马克思思想中的来源,后者则执着"列宁说法"与"恩格斯表述"的差别。对此问题的考辨可以从两个方面提出新解:一是从文本考据来看,"列宁说法"不仅有其"恩格斯—杜林论战"的根源,而且在马克思那里就有其最初的"来源和雏形";二是从"文本—实践"互动的解释学原则来看,理解"列宁说法"不能只看表述,更要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传播史和解释史的互动中去理解。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来源,原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有三个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社会主义,是列宁作了这样简明的概括。应该说,这一概括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又有不足之处。因为这一论断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似乎马克思主义就只有这三个来源,许多教科书上这样写,许多人也是这样理解的。根据我的查考,马克思、恩格斯从来说过自己的学说是由三个部分所组成,并相应有三个来源。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它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决不仅限于三个组成部分,它的来源自然也不限于三个,比如说,他们的政治学说、军事学说,教育理论、文艺理论等,就很难划入哪个组成部分之中。  相似文献   

4.
高放 《理论探讨》2012,(3):168-170
“始作俑者”是贬义词,不宜用指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创始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内容创始人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提法创始人,这是两个概念,不宜混同.马克思主义理论首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但是马克思从未表示过他的理论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协同马克思创立马克恩主义理论的恩格斯,有过马克思主义含有三个组成部分的思想.列宁第一次明确亮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提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十几个组成部分,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说明和表述,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有待进一步深刻阐明.  相似文献   

5.
反映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专论,及所有关的篇章,无论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还是在他们后继者列宁的著作里都为数不少。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却都习惯于把恩格斯曾说过的“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这句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二卷第229页),视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全部理论的浓缩,视为国家学说的座右铭、而竞然忘却了: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这条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哲学原理。  相似文献   

6.
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科学社会主义这一名称,也用来指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这一伟大学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互有分工的协同努力下创立起来的。现在通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不但简洁,而且也完全包含和代表着恩格斯。列宁说得好:“把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个人的名字作为现代社会主义的创始人的名字并列在一起是很正当的。”(《列宁全集》,第19卷,第562页)这“并列”两字用得十分客观和恰当。然而,视恩格斯为同马克思并列的创始人,并不为所有的人赞同。当今,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民族形成问题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提出了民族形成理论,并依据后来的研究成果不断加以完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民族形成理论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传播到俄国。列宁根据这个理论和俄国的民族情况,对俄罗斯民族形成有过深刻的论述。特别是在1913—1914年列宁和斯大林对民族形成问题作出了独特的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8.
赵曜 《党政论坛》2014,(23):4-6
科学社会主义也称科学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是同义语,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把他们创造的“新理论”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列宁也曾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时家贤 《理论探讨》2012,(1):167-170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人们耳熟能详.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三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四个或更多?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不是其他的理论?谁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始作俑者?是恩格斯,是列宁,还是马克思自己?文章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指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对时代主题把握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三个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必须站在人类社会的高度,从思想史发展的角度,去认识、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许多年来,只要一谈到马克思主义的来源问题,一般都是以列宁在1913年所写的著名文章《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为依据,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来源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注意吸取人类历史上的以及与他们同时代的一切积极的思想成果,研究了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著作,而列宁从中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最主要的直接的思想来源。他的概括无疑是符合马克恩主义形成的实际的。但是,  相似文献   

11.
《组织人事学研究》2008,(11):F0003-F0003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也使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建党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内容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2.
一、马克思的学说是永远在发展着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结合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写下了大量的理论著作,为全世界无产者与被压迫人民为全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理论财富。就现时我国已经翻译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不下两千六百多万字,列宁的著作不下一千四百多万字,可谓浩如烟海,珍若珠玑。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以及思维发展的规律的学说。它的形成,标帜着社会思想发展史上的大革命,它给人们提供了没有任何迷信、任何妥协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云南省社科院、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中共云南省委党校最近于昆明联合主办了全国思格斯哲学思想学术讨沦会。会上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所谓恩格斯和马克思对立问题进行了评论: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所谓马克思主义两大理论对立的实质西方马克思主义自我标榜的“新发现”,概括起来,就是所谓马克思主义两大理论对立。其一是恩格斯和马克思对立说;其二是列宁和葛兰西对立说。它的基调是极力贬低恩格斯和列宁,企图以马  相似文献   

14.
一、马克思的学说是永远在发展着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结合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写下了大量的理论著作,为全世界无产者与被压迫人民为全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理论财富。就现时我国已经翻译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不下两千六百多万字,列宁的著作不下一千四百多万字,可谓浩如烟海,珍若珠玑。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  相似文献   

15.
工会参政议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的重大课题,是马本思主义政党学说,国家学说,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组成部分。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并指明了工人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历史使命的同时,要求工会把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作为自己的伟大任务,提出要“使社会每一个成员……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分配和管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2页)从而科学地预见和间接论证了工会参政议政问题。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明确提出工会参政议政,是实现工人阶级群众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重要手段的光辉思想。  相似文献   

16.
正科学社会主义也称科学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是同义语,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把他们创造的"新理论"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列宁也曾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过程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列宁依据俄国社会主义实践对之进行了进一步阐发,之后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实现了中国化,并最终形成了完善、成熟的科学理论体系。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化的精华,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文化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其本身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农村文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恩格斯和列宁在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都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文章还就恩格斯和列宁的民族理论思想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并且是多年来我们没有完全搞清楚的一个问题。本文以邓小平理论包括江泽民“七一”讲话为指导,试图对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作出明确界定。 一、三种不同含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第一种含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这是狭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它来源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  相似文献   

20.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党的思想路线,这是马列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它们因产生、发展的阶段不同,所以就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一、马克思主义精髓理论的提出和发展“精髓”就是本质的东西,就是精华。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都强调过他们创立学说的基本特点——“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明确提出并阐述马克思主义精髓理论的主要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曾经反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