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农民工市民化"的实质是农民工争取公民权,因此"农民工市民化"是农民工争取完整公民权的基础。浙江省外省务工人员具有三大特征:文化程度、技术等级较低;生活、工作于社会底层;有着强烈的改变现状、追求未来意愿,甚至可能采取集体行动。这三大特征的内在逻辑是,"文化程度、技术技能等级较低"与"生活、工作于社会底层"相一致,并且会陷入恶性循环;"文化程度、技术技能等级较低"与"有着强烈的改变现状、追求未来的意愿,甚至采取行动"相冲突,并且一方面很难依靠个人自行解决,另一方面又很容易激化为社会矛盾。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发现存在着以下内在矛盾:外省务工人员较低的整体素质与浙江省全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建设创新型省份发展要求的内在矛盾;外省农民工"市民化"的强烈意愿与浙江省土地等自然资源、各级政府需要承担的"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内在矛盾。要防止以民粹主义的态度渲染不同利益群体间的不平等,科学处理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利益调整问题。党和政府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各项政策的提出、调整和实施,都要在广泛征求、听取各利益群体的意见的基础上做出。  相似文献   

2.
基于691个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本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五个层面表现出了不一致的现象,市民职业行为的转化程度较高,而市民生活方式和社会参与度较低。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程度、有无专业技术、工作状况、非农工作时间、收入水平、社会地位和所属群体等因素与其市民化实现水平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关联性。最后,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制订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相关政策提出了启示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广东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由于存在制度性障碍,身份认同、文化以及生活方式、自身素质等问题,农民工市民化面临重重困难。化解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必须在户籍制度、社会保障、社会公共服务管理和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4.
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是加强民生建设,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存在民生建设层次低、速度慢、情况复杂多变等深层次问题,致使农民工在城市依然处于"边缘化"的状态;挤压式农民工市民化方式是农民工民生建设滞后的原因;加强农民工的民生建设关键是要坚持社会公正,加大相关投入,解决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资金困难与分担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使所有农民工与市民公平地共享社会发展的进步成果。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民工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任务和衡量指标。当前,农民工市民化面临制度、文化和自身素质多重因素制约,这也制约了新型城镇化进程。深化制度改革、营造市民化氛围、提高农工自身素质是扫除农民工市民化障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工的主体,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市民化问题是解决中国城市化的关键。在市民化的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生活、发展、情感等多重现实需求,应引起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来逐一解决,实现社会的真正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重庆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具有市民化的意愿,并通过关注政府政策、与城市居民交往、丰富业余生活和参与城市社区活动等方式融入城市生活.但重庆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程度总体上并不高,而户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职业技能和城市生活环境等是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因素.各级政府部门应当有所作为,积极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是身在城市但尚未在城市扎根的农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先行者和主力军。山东省在城镇入口快速增加的同时,仍然存在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不足、归属感不强以及城中村等诸多问题。在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农民工群体构成已经发生改变的条件下,切实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势在必行。实际上,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不合时宜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各种长期存续的不合理政策甚至排斥心理等都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阻碍因素。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促进农民工向市民的角色转换是一项社会工程。运用社会角色理论来分析农民工角色转换的制约因素,农民工的市民角色转换受到其自身的先赋角色、主客观角色认同、角色扮演能力和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分析能为促进农民工角色转换、使之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提供新的思路和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公共文化需求调研——以东莞农民工文化生活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民工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农民工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以东莞的农民工文化生活为例,他们的身份基本是处于"不工不农、不城不乡"的状态,除了经济权益很难有充分的保障外,更为贫乏的是他们的精神生活、文化权利的保障,传统的家族、家庭结构基本解构,心灵的无处栖息。了解农民工的公共文化需求,推进公共文化建设,适应人口流动需求促进交融文化成为当前一个时代性课题。  相似文献   

11.
2013年底,中央首次召开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城镇化工作会议,会议要求,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我国规模巨大的农民工市民化是世界城市化历程中所仅有的,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当前,城市的承载能力在逐步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因此,要认真剖析农民工市民化制约因素,既要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第二代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三阶段"民工潮"的产物,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城市为坐标,意识和行为已接近于城市人,他们强烈渴望市民化,实现同等待遇。实现绝大多数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最终出路,也是促进城乡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政府和社会必须从职业生存、社会身份、自身素质以及意识行为四个层面入手,推进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3.
城乡户籍制度、农业劳动力转移区位现状使得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远低于农民工居民化的城镇化率,我国经济新常态阶段,产业转型与结构调整期间,缓慢的市民化进程将使得大部分农民工面临长期结构性失业,从而引发社会动荡。此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一方面加强了国际间的文化经济交流与联系,另一方面巩固与扩大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为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供了第二区位道路,因此,加速完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建,是加快新常态经济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必然之路,也是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之途。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是衡量其市民化程度的重要标识.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文化水平和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保障水平都对其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实证调查显示,无论消费水平还是消费方式,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都有很大的差异性,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对其消费水平正相关,教育水平、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也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行为具有抑制作用.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和强化降低欠薪风险的机制,以及全面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保障均等化制度建设,对于优化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结构和提升其市民化程度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建筑业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流动较大而欠稳定之特点。从自身因素说,这是由于他们希望提高收入、改善工作生活环境、丰富业余生活所致;从外界因素说,是由于近年建筑行业用工需求量大、农民工市民化成本高、合同约束力欠强及社会对建筑行业有偏见所致。建议有关方面从解决政策问题、规范用工单位农民工队伍管理和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等方面,采取些实际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就要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但长期受城乡二元制度、观念等的影响,农民工始终无法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因此需要从制度建设和文化环境营造入手,发挥社会各层面联动作用,构建与新型城镇化步伐相吻合的农民工市民化路径。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我国城市化战略的重要一环,就现在而言,农民工面临着收入低、就业难、治病贵等一系列问题,因而政府作为城市治理主导者,应该在解决农民工问题上负起相应的责任,发挥该有的作用,积极深化制度改革,转变管理模式,更好地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回流是社会流动的主要表现。作为历时性、空间性的社会现象,农民工回流是政府、企业、家庭、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影响的结果,与政策制度、公共服务、经济水平、技术发展、家庭功能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由政治逻辑、市场逻辑、技术逻辑与生活逻辑综合作用而成。但是,政治逻辑和市场逻辑主导下的农民工回流更多地体现出阶段性与被动性,技术逻辑和生活逻辑的作用较为持续与稳定。要从完善农民工市民化政策体系、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实现农民工“留得下、稳得住、活得好、回得去”的政策预期。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现代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从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两个方面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外部障碍包括制度障碍、经济障碍、社会文化障碍、法律障碍等。内部障碍则是就农民工自身素质束缚而言的。在此基础上从制度建设层面、经济层面、社会文化层面、法律层面及农民工自身层面五个大的方面来系统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竟然出现了“民工荒”现象。这虽出人意料,但又有其制度因素、企业因素、农民工自身及支农政策等方面的原因。这一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运用发展经济学理论分析这一现象,结果显示:转变政府职能、企业进行转型或转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使农民工享受市民待遇是缓解“民工荒”问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