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当前航班延误赔偿司法认定面临延误界定困难、延误原因复杂、延误补救义务模糊、延误赔偿标准缺失、合同特殊性认识不足五方面的现实困境。承运人并非对所有延误都负责赔偿,有争议的航班晚到和机械故障所致延误赔偿,应归责于承运人,但因救治病发旅客可免延误赔偿。延误赔偿的认定需法官对延误、过错、损害、因果关系四要件进行相应的自由心证,依法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延误致旅客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赔偿限于直接损失,但旅客因自身原因意外死亡或扩大损失的赔偿,不予支持。延误赔偿的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选择前者居多,但延误的精神损害、律师代理费的赔偿和赔礼道歉一般不被司法支持。  相似文献   

2.
温馨  翁里 《法制与社会》2012,(24):273-274
当前我国的航班延误现象屡见不鲜.由于现行法律对航班延误的定义不明晰、举证责任难,航空公司和旅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旅客的合法利益难以保障.本文拟在阐析我国合同法和民航法中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建议一方面应明确航空公司的责任范围,另一方面应依法界定赔偿额度及方法,以平衡双方利益,构建攻守兼备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3.
事件回放 2016年12月19日夜至12月20日凌晨,严重雾霾导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航班大面积延误,退改签机票的旅客排成长队.2017年元旦期间,中国北部再遭遇严重雾霾,导致航班延误或取消,让不少乘客被迫在机场跨年.截至1月1日下午,有媒体统计,首都机场进出港航班取消126架次,天津机场进出港航班取消309架次,因天气原因对于航班正常准点率的影响达到29.53%.那么,在极端天气下,因雾霾导致航班延误无法出行,乘客能否要求航空公司赔偿呢?我将对此展开分析,期冀对读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杨惠  吴桐水 《河北法学》2005,23(8):65-68
在航空运输中,由于多种原因,航班延误难以避免,因航班延误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现行的民航法及相关法规对于航班延误的定义、承担延误的责任原因、承担责任的方式、延误赔偿限额等问题或者没有规定,或者规定太原则、笼统、不统一,缺乏可操作性.时至今日,关于航班延误的诸多问题仍然不能"依法解决".有关部门应当尽快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航班延误的处理工作步入法制化的轨道,依法解决航班延误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欧盟在2004年通过了(EC)No?261/2004条例(以下简称第261号条例),旨在发生航空公司拒载、航班取消或航班长时间延误的情况下建立一般规则,以使旅客得到赔偿和获得协助。但是该条例自通过以来就饱受争议,并引发了大量诉讼。而中国关于航空旅客权益保护的立法目前尚不完善,保护水平较低,执行力度不够。因此中国的相关立法应当予以完善。欧盟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无疑值得中国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试析我国有关航班延误的法律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航空运输以其快捷便利的优势已成为国际间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而被人们普遍采用。但是,航空运输也因航班延误、旅客人身伤害、行李货物的损害等一系列问题而备受非议,特别是其中的航班延误问题。近年来,因航班延误而造成的旅客与航空公司之间的恶性冲突已有多起,而航班延误补偿也已成为全球民航业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建平 《法学家》2006,(5):123-129
国际民航公约规定,航班延误后,航空公司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定义务,即对旅客提供关怀或者帮助的义务.我国《民用航空法》没有规定航空公司的这一法定义务,中国民航总局《航班延误经济补偿指导意见》虽对相关义务作了规定,但该指导意见失当之处颇多,已成为旅客不当维权一个大因.与此同时,航空公司缺乏我国《合同法》第60条规定的附随义务观念,其行为遭致了"冷漠航空"的社会评价.从《中美航空协定》的公约义务,从我国航权开放的角度,将航班无责延误后的地面服务设定为法定义务,并列为特殊侵权的情形,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庞冲 《法制与社会》2012,(16):289-292
航班延误实际上是乘客选择民航运输这一交通方式之后,必然会出现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民航运输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多种不可控因素影响,因此,每当航班出现延误以后,无论是何神情况造成的延误,航空公司都应该在第一时间内,充分向乘客通报航班延误的状态及预计延误的时间,并采取及时有力的服务保障措施,以示充分尊重乘客的索赔权、选择权、知情权,让旅客感受到航空公司的诚意和行动,但是,往往在现实情况下,一旦出现航班延误,大部分情况下是整个机场大部分航班都同时出现了大面积延误,这时候由于服务资源、现场人手有限,往往很难同时满足现场所有旅客的诉求,航空公司常因此陷入被动.  相似文献   

9.
金艳 《法制与社会》2010,(31):81-81
航空业的发展使航班延误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但由于缺少统一规范,航空公司与旅客之间关于航班延误的问题不断。本文试通过分析相关国外公约以及国内法律法规,结合本国的实践,寻找有利于解决航班延误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民航领域的航班延误问题成为旅客和媒体关注的焦点。来自民航总局的统计数字称,国内航班每年有1/5不正常,每10个航班当中就有两个延误。每年全国约有1000万以上的旅客遭遇过航空延误。造成航班延误的因素很多,有天气等自然因素造成的延误,航空公司为保飞行安全,只能晚点起飞,也有航空公司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延误,如飞机出现机械故障、飞机调配出现问题等;还有空中流量饱和,空管对飞机起飞进行控制。很多时候航班延误是人为无法控制的,但在遭遇航班延误后,如何给乘客一个“说法”和安抚赔偿制度却是人为可以提供的。本文的作者在国外和国内遭遇航班延误的不同经历,反映了国内外航空公司不仅在硬件设施,更是在服务意识和职业精神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根据本案所适用的国际公约的规定,由一家航空公司出票并实际承运部分航程、另一家航空公司实际承运另一部分航程的航空旅客运输,该两家航空公司并非航空法上的连续运输关系。旅客追究实际承运人所承运航程的责任时,可以选择起诉对象。被起诉的一家航空公司申请追加另一家航空公司参加诉讼的,法院可以根据审理案件的实际需要、诉讼成本、旅客维权的便捷性等因素决定是否准许。旅客支付了足额票款,航空公司就要为旅客提供完整的运输服务;旅客购买了打折机票,航空公司当然也可以相应地取消一些服务。但是,航空公司在打折机票上注明"不得退票,不得转签",只是限制购买打折机票的旅客由于自身原因而退票和转签,不能剥夺旅客在支付了票款后享有的按时乘坐航班抵达目的地的权利。当不可抗力造成航班延误,致使航空公司不能将换乘其他航班的旅客按时运抵目的地时,航空公司有义务在始发地向换乘的旅客明确告知到达目的地以后是否提供转签服务,以及在其不能提供转签服务时旅客应当如何办理旅行手续。根据《1955年在海牙修改的华沙公约》第十九条、第二十条(1)款规定,航空公司不尽此项义务或者不能证明自己已尽此项义务,而给换乘旅客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空闹"事件的成因机理和规律,基于2012~2015年4年间国内68起"空闹"事件数据,采用案例研究法和统计归纳法对"空闹"事件进行分类和分析。通过初步分析,57%的"空闹"事件是在航班延误的情况下发生的。针对航班延误这一主要发生环境,提出航班延误所致"空闹"事件成因模型,对航班延误所致"空闹"事件原因进行深层次分析。结果表明,旅客缺乏对民航法律法规及安全常识的认知所占比重为27.41%,工作人员缺乏沟通技巧、服务质量差所占比重为25.00%,航空公司及机场应急处置机制不完善所占比重为24.04%。为此,应通过加强民航法律法规、安全知识的传播,增强旅客守法意识,以提高民航服务品质作为解决"空闹"事件的根本,并且规范航空公司及机场应急处置程序来预防"空闹"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面对不断升级的航班延误赔偿之争,当务之急,是希望国家民航总局能够及时制定出向乘客赔偿的最低标准,并以此作为民航企业的准入门槛,用必要的行政手段、新的"游戏规则"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4.
根据本案所适用的国际公约的规定,由一家航空公司出票并实际承运部分航程、另一家航空公司实际承运另一部分航程的航空旅客运输.该两家航空公司并非航空法上的连续运输关系。旅客追究实际承运人所承运航程的责任时。可以选择起诉对象。被起诉的一家航空公司申请追加另一家航空公司参加诉讼的。法院可以根据审理案件的实际需要、诉讼成本、旅客维权的便捷性等因素决定是否准许。旅客支付了足额票款,航空公司就要为旅客提供完整的运输服务:旅客购买了打折机票,航空公司当然也可以相应地取消一些服务。但是。航空公司在打折机票上注明“不得退票,不得转签”。只是限制购买打折机票的旅客由于自身原因而退票和转签,不能剥夺旅客在支付了票款后享有的按时乘坐航班抵达目的地的权利。当不可抗力造成航班延误。致使航空公司不能将换乘其他航班的旅客按时运抵目的地时。航空公司有义务在始发地向换乘的旅客明确告知到达目的地以后是否提供转签服务.以及在其不能提供转签服务时旅客应当如何办理旅行手续。根据《1955年在海牙修改的华沙公约》第十九条、第二十条(1)款规定,航空公司不尽此项义务或者不能证明自己已尽此项义务。而给换乘旅客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各地出现了一系列乘客扰乱航空飞行的事件,有的乘客在机舱内大吵大闹,有的乘客在经停时拒不下飞机,甚至有的乘客因为航班延误而闹到了机场跑道上,严重影响航班的安全。近日,我国又有多家航空公司的航班接到虚假信息威胁,致使航班返航、备降或推迟起飞。针对这些扰乱航空的旅客行为,国际公约中已有相关的规定。本文即是对这些内容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海上人身伤亡案件受害人有权选择请求加害方承担违约或侵权责任。违约或侵权行为是否构成应根据民法通则、海商法、合同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确定。违约责任以严格责任为一般原则,海商法规定承运人对旅客承担过错责任不合理。一般侵权行为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而特殊侵权行为为无过错责任。现行的关于海上人身伤亡赔偿的法律、行政规章和司法解释对赔偿范围、损失计算、责任限制的规定标准不一,相互不协调,应予修正。  相似文献   

17.
第一条 为了明确铁路运输企业对旅客的损害赔偿责任,维护旅客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铁路运输企业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铁路旅客运输中发生的旅客人身伤亡及其自带行李损失的赔偿。 前款所称铁路旅客运输中,是指自旅客经剪票进站至到达行程终点出站时止。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旅客,是指持有效乘车凭证乘车的人员以及按照国务院铁路主管部  相似文献   

18.
从个把小时到几十个小时,航班无期限的延误在不断地挑战乘客的耐性。一方面,民航局专项治理航班延误工作;另一方面,航班延误险被人忽略。被"忽悠"的延误理由近年来,随着航班延误事件的频发,民航与乘客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甚至发展到触及公共安全的地步。  相似文献   

19.
弱者的暴戾     
, 《法律与生活》2012,(9):4-4
4月11日,深航ZH9817航班20余名旅客在远机位登机过程中,有20名左右旅客因赔偿问题情绪激动不肯上机,擅入机场滑行道,冲至邻近滑行道门附近逼停飞机,造成多架飞机无法起飞。  相似文献   

20.
赵欣 《山东审判》2005,21(6):108-110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乘客与航空公司之间的赔偿纠纷也越来越多。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披露,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京津沪渝川五地消费者组织共受理航空类消费投诉700余件,涉及消费者超过1万人次,其中航班延误占66%,票务纠纷占14%,行李丢失占12%,其他占8%。2005年11月18日,中消协将基于以上数字的有关我国民用航空服务业的意见建议转交民航总局,希望有关问题可以得到尽快解决。从法律层面上来看,2004年,民航总局发布《航班延误经济补偿指导意见》,为有关经济赔偿作出了行政性规定,其中写明: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误4小时以上要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