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红东 《政策》2004,(2):52-52
“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答案;不同的答案又代表着不同人安身立命之根本。 浙江省临海市尤溪镇武装部副部长、51岁的黄小堂,把一腔热血全都献给了拥抱着他的莽莽大山,献给了大山里的父老乡亲。尤溪镇44个行政村,从七八十岁的老人,到六七岁的孩子,几乎人人都知道有个“黄部长”。当他殉职  相似文献   

2.
正"开国之功未敢忘,后人犹自说孙黄"。今年正值孙中山诞辰150周年,黄兴逝世100周年。说到孙中山与黄兴,有一个日本人的名字是必须要提到的,他就是宫崎寅藏。宫崎寅藏,又称白浪滔天,是孙中山和黄兴的诤友。宫崎寅藏促成孙、黄二人相识,促成他们合作创建同盟会。同时,宫崎倾力支持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事业,至死不渝。宫崎与黄兴的友谊,被毛泽东赞为"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而且两家的友谊一直延续着。  相似文献   

3.
正"久久不见久久见,久久见过还想见。"今年4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在演讲开头他引用了海南经典民歌《久久不见久久见》的这句歌词。《久久不见久久见》是一首用海南方言演唱的歌曲,创作灵感来源于黎族聚居区的民歌,词曲婉转、深情,在琼州大地广为传唱。每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歌曲《万泉河水清又清》的旋律也时常回荡在会场内外。"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一家亲  相似文献   

4.
《求索》2015,(0)
淅川和尚岭M1出土的克黄方壶、克黄鼎和玫茵堂藏克黄锜(应盗自和尚岭M1)等"克黄"所作器年代均为春秋晚期后段,器主"克黄"并非《左传》宣公四年(公元前605年)所记载的楚(?)氏(若敖氏)之箴尹克黄,而是薳氏(楚叔之孙)之克黄,他就是和尚岭M1的墓主;和尚岭墓地是淅川东周楚薳氏墓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天网     
黄飒爽像往日一样踏着晨光,早早来到路中手机店。当她启开卷闸门时,屋内一股异味和狼藉不堪的景象让她抟骨悚然,她壮起胆子跨进里屋,屋里空荡荡的,平时值晚班的老板卢雄伟不见了。她取出手机速拨卢雄伟的手机,手机关闭;接着找卢雄伟之兄卢雄亮,告诉他店里被盗,卢雄伟不见了。几分钟后卢雄亮赶到。当卢雄亮将里屋床上蒙得严严实实的被子掀开时,令他心胆俱裂;他的兄弟卢雄伟已躺在血泊中,死未瞑目。  相似文献   

6.
编辑这期"代表之声"时,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已闭幕多日,回想会议期间编辑们相约去驻地看望代表的情形,至今仍历历在目。有几位代表是这次大会的新闻人物,采访他们的记者走了一拨又一拨,但他们仍抽出休息时间和"代表之声"栏目的记者就如何履行代表职责交谈到很晚很晚。我们还忘不了在江苏代表团看望姜德明代表时,这位架着双拐,癌症已在体内扩散的代表,兴致勃勃地跟我们谈政府工作报告,谈他的农技推广,谈他的代表责任。在谈到他刚刚在《人大工作通讯》第4期"代表之声"栏目发表的文章时,他满面放光,激动不已。他说这是他战胜病痛的极大动力……我们被深深地感动了。由此,我们感到了责任,沉甸甸的,惟有更加努力地耕耘这块园地才对得起代表,才能聊以自慰。我们希冀着代表们在此对国策民情发表己见,对改造职责畅谈体会、倾诉心曲,让我们共同来办好这个栏目。  相似文献   

7.
他乐当媒体的"通讯员"、襄阳的"宣传员",他是人大会议精神的宣讲员。大家都说,他的"航天专家"和"马代表"两个称谓都响亮。马国富是一名优秀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在他的工作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四十二所,有着一个很响亮的称号———"航天专家"。可无论是在所里、行业内,还是在市里、省里,"马代  相似文献   

8.
李明 《创造》2021,29(8):83-84
1279年,南宋灭亡,元朝建立.元代废除了科举制度,取消了画院.除了一些活跃于宫廷的画家之外,部分士大夫都隐居不仕,过着书画自娱、闲情雅逸的自在生活,这无疑促进了文人画的兴起.自赵孟頫提出艺术必须"托古改制"后,崇尚"古意"、摒弃南宋画法而学北宋、上追及唐的思想,左右了整个元代文人画的情感和趣向.继之而起的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被统称为"元季四大家",他们的绘画萧散简远、逸笔草草,又湿墨繁笔、枯润各异,散发着一种对人世生活的超脱之感,代表着元代绘画的整体精神.黄公望是四人中最年长者,无疑也是元四家之首.  相似文献   

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增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效性就要正确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形势与内容的关系、轰轰烈烈与扎扎实实的关系,努力解决创建活动中存在的“见物不见人、见形式不见内容、见声势不见效果”等方面问题,切实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见人、见内容、见效果,不断增强创建活动吸引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学界关于孔子问津故址之说,见仁见智,各持所论,或曰问津之地"在黄",或曰问津之地"在叶"。经过考证,可以肯定:孔子使子路问津之地,只能"在黄",而不能"在叶"。而过去之所以有人误为"在叶",那是由于今本《史记·孔子世家》错简所致。  相似文献   

11.
《创造》2014,(3):4-4
正在全国"两会"期间,有一天笔者和朋友在昆明坐公交,见车上的电视新闻正在播出某地代表团的发言,几个代表委员在谈论民生等问题,声音很洪亮且有几分激昂,道理讲得好颇有些说服力。环顾车內不多的人都在仰望着电视聆听,全然不顾公交车行驶中的颠簸和嘈杂。这情景令朋友也颇受感染。他低语道:"代表们可不要辜负老百姓啊!"  相似文献   

12.
安东 《台声》2011,(4):90-91
导演的话: 在《第四张画》中,我想表达的不只是失踪儿童“不见”的议题。在主角小翔的心中,他如何理解并面对生命中许多人、事、物“不见”的状态。四张画代表了小翔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人际关系及所面临无名的困境,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独立和坚强生活的过程中,他最后如何看待自己。  相似文献   

13.
《世纪行》2016,(11)
正明阳兄:见信如晤,所寄著作均已收到。甚谢!甚谢!经年不见,兄之创作成果颇丰,可喜可贺。欣闻明阳兄将于今年金秋十月来夷陵采风,弟当作全程导游。兄在信中问及夷陵乡村哪里最出胜景,在此,弟极力推荐吾乡"全国文明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之官庄。官庄位于东方水电之都宜昌城市的后花园,宜昌城市饮用水源保护核心所在地,是夷陵区所辖的城郊村。此村乃青山绕城郭,碧水润家  相似文献   

14.
正友人敬兄回乡教书后,乐于栽花养草,清闲度日,颇有"散人""居士"之风。我和众友人到他家中小聚,见楼顶已被辟为"空中花园",花花草草多得数不过来,株株青翠挺拔,花色纷纭;尤以盆景为多,造型奇特,极具匠心之妙。远处恰有一抹青山含黛,置身于花草间,人也似乎领略了几分陶令采菊东篱、悠然见山的清趣,大家都笑他是"拈花惹草"的高手。  相似文献   

15.
捡收姑娘插下的拐棍, 长成了艾洛山的遮天树。 日月星辰不见了, 大地漆黑一片, 哈尼不知了日月年…… ——哈尼族史诗《十二奴局》 每一个哈尼人听见这首古歌,都会对艾洛山生发出一种由衷的虔敬之情。不管他置身在世界的哪个角落,艾洛山都会像掩埋他胎脐的圣地,久久地攫着他的心。 艾洛是云南黄连山东部的一个枝杈,这是一个典型的分水岭,又是两个县的交界。这里分冒出12恒水(恒:哈尼族对水流的专用量词),流向岭岗四周分属  相似文献   

16.
不管是站在高高的窑炉上,还是奔走在乡村的小路上,他的骨子里始终浸透着一个字——"爱",他用博大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心系人民群众,真情回报社会,演绎了一曲动人的代表之歌。他就是浠水县人大代表、湖北中兴窑炉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程冬兵。执著创业见真功2004年,程冬兵在一家效益非常好的公司当副总经理,后来,在原浠水中兴窑炉公司法定代表  相似文献   

17.
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是一个人的安身之所、血脉之延、精神之依,是连接个人与社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家教是凝结了长辈宝贵经验的教诲,是道德养成的基础。家风代表着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是社会风气的晴雨表。以家庭教育为着力点涵养道德品行,应紧扣育人主题,使家庭"育新人"支流汇入公民道德建设"育新人"主流。  相似文献   

18.
科学、创新与求异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清醒、理智的人,任何一个祟尚科学的人,都不能把思想、把认识只停留在响亮的口号上,停留在激昂的号召上。人们首先要思考,要探究的最实际、最本质的问题是: 创新的本质性意义是什么? 创新的思想源泉、精神力量是什么? 创新的困难、障碍是什么?真正的"拦路虎"是什么? 创新人才能普遍涌现的机制是什么? 从本质意义上说,创新的含义是指,在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一切领域,一切层面上,能先于他人,见人之所未见,思人之所未思,行人之所未行,从而获得的人类文明的新发展、新突破。 "见人之未见,思人之未思,行人…  相似文献   

19.
徐丙垠,1991年伦敦大学博士毕业。1991年至今任山东科汇电气公司董事长,1994年开始被聘为山东理工大学教授、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全国青联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国家发明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全国首届青年科技创业奖、山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有着"山东归国创业第一人"之称的徐丙垠,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由他创建的山东科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坚持"博采众长、  相似文献   

20.
近代湘籍思想家和外交家郭嵩焘之所以称为湖南人"独立之根性"的典型代表,是因为浸润着湖湘文化元素的家风和地方风气培养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精神,影响着他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以湖南人特别独立之根性读书、为官、做学问。特别是他继承和发扬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实学精神,最早将中国传统实学与西方近代科学结合起来加以理解,提出向西方学习不仅要"师夷之长技",而且要师夷之根本政教制度、民情风俗的见解,大大超越了前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和湖湘文化向近代化的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