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冷战后令人眼花缭乱的国际政治舞台上,有一种政治现象颇为流行,那就是全民公决。1991年苏联举行有关是否维持联盟的全民公决为世界瞩目,它是苏联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公决。随后1991年12月1日,乌克兰就共和国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90%以上的投票者赞同乌克兰独立。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丹麦人于1992年6月2日就马斯特里赫特条  相似文献   

2.
就苏联经济状况而言,8月19日的未遂政变没有带来丝毫变化,但就可能性、机会和直觉而言,形势有了很大改变。政变前的经济状况 1991年上半年,苏联经济正在迅速恶化,事实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经济在直线下降。据苏联国家统计委员会报告,1991年1至6月内,苏联国民生产总值与1990年同期相比下降10%;国民收入下降12%,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3.
1991年前苏联解体时,乌克兰是带头羊,它所持的理由是:早在1945年,乌克兰已经在联合国取得了席位,根据联合国宪章一国一席的规定,乌克兰早就是独立国家了。没想到当年斯大林向罗斯福死争活争争来的两个“额外”席位(另一席是白俄罗斯),反而成了前苏联瓦解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正>融入欧洲一体化,是许多原苏联国家在民族国家重建过程中制定的对外战略目标之一。特别是在欧盟启动"东方伙伴关系"计划之后,原苏联国家中的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和乌克兰的入盟热情达到历史高潮,特别是在乌克兰还因此爆发独立以来最严重的社会危机。乌克兰地处欧洲大陆东端,长期以来处于沙皇俄国和苏联统治下,国家文化和经济制度已经被深度"斯拉夫化"。但是,1991年乌克兰独立后却对"回归欧洲"孜孜以  相似文献   

5.
爱沙尼亚于1940年8月6日加入苏联,直至1991年8月20日爱沙尼亚最高苏维埃宣告共和国完全独立。1991年9月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承认了其独立。 1940年爱沙尼亚加入苏联后,同其他两个波罗的海沿岸国家  相似文献   

6.
1991年苏联的解体和乌克兰作为独立国家的出现,使乌克兰外国投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前苏联的诸多共和国一样,乌克兰处于从以前的中央计划向开放社会及市场经济的转轨中。面对建立大量新的法律、政治及经济制度的任务,乌克兰的立法机关也开始了其全方位的转换。一个新的相对自由的外国投资法开始生效,大规模私有化规划也已拟就,一个新的商业法体系,包括银行、贸易、税收等已经通过。在这些新法的基础上,外国投资者现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完全拥有予公司、建立合股企业及合伙等在乌克兰经济的众多领域进行投资。乌克兰制定的直接规范或与外国投资项目及商业交易相关的法律可以分为:  相似文献   

7.
乌克兰于1991年8月24日宣布独立。这是个面积为604000平方公里,拥有5220万人口的国家。独立后两年来,经济、政治形势极其严峻。通货膨胀、物资匮乏、人民生活水平明显下降。为什么乌克兰会出现国民经济处于危机边缘的局面呢?其原因大致是:  相似文献   

8.
苏联电影网和电影发行部门的所有工作人员经过紧张不懈的努力,才很勉强地完成计划。1983年乌克兰、哈萨克、立陶宛、乌兹别克、阿塞拜疆、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地完成资金总收入计划的100.1%,为观众服务计划完成100.7%,城市电影网总收入计划完成99.9%,农村电影放映站完成总收入计划101.2%。在最近这些年来,苏联和其他国家一样,电影观众日益减少。据统计1968年全苏联平均每个观众看电影19.8次,1984年则下降到15.5次。根据专家们预测到本世纪末平均每个观众看电影次数将降低到11~  相似文献   

9.
1990年12月1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了苏维埃《苏联工会及其活动的权利保障法》。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卢基扬诺夫在签署的有关“决定”中宣布,该法自1991年1月1日起生效。早在1989年4月29日,苏联《劳动报》便全文公布了1989年3月21日全苏工会中央理委会主席团会议批准通过的《苏联工会权力法》(草案),计6章36条,供全体会员和社会各  相似文献   

10.
从1991年7月1日起苏联对失业人员正式进行登记。预计失业人数达1000—3000万人。已遭到破坏的苏联经济能否承受这一面临的打击?如何减轻其后果?《论据与事实》报的记者瓦柳热尼奇就这方面的问题与苏联科学院就业问题研究所所长、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沙欣进行了交谈。瓦柳热尼奇:您认为,预计什么样的失业人数是比较现实的预测? 沙欣:1990年到就业介绍所请求帮助的有400万人,其中200万人根据国际上确定失业者的方法是失业人员。官方预计,到1991年底补充登记的失业人数达700万,目前谁也不能说出准确的数字。如果假设生产部门的规模缩减10%,那么不是所有被解雇的人将变为失业人员。某一部分人将独立找到工作,有人将变为半失业者,某些企业  相似文献   

11.
克里米亚米岛位于乌克兰南部的黑海沿岸,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1954年,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乌克兰族出身的赫鲁晓夫为纪念乌俄合并300周年,将其划归乌克兰管辖。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再提出重谈克里米亚归属问题,要求恢复对该半岛行使主权,对克里米亚可谓是志在必得。  相似文献   

12.
1.俄罗斯通货膨胀的成因研究 1991年底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通货膨胀率已高达168%,现金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9%,工业产值下降8.1%,农业生产下降5%,各种基本建设投资的拨款下降15%。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以激进的  相似文献   

13.
从1991年正式独立至今,伴随着宪法的不断变化,乌克兰政体也出现过多次反复。其根源一方面在于宪法未能体现总统、总理、议会和司法之间的权力制衡;另一方面在于乌克兰国内亲俄、亲欧力量的分裂,使得任何一部宪法都没有稳定的民意根基。分析乌克兰不同宪法框架下的不同政体存在的问题,尤其是2014年2月乌克兰重新恢复2004宪法框架下的总理总统制的理论及现实问题,有利于深入认识乌克兰国内冲突的制度因素,以及合理地展望乌克兰宪法和政体变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原苏联领土上最近发生的危机解释为1989—1991年开始的社会转型的延续。苏联的民族地域联邦主义将各个族群的认识政治化和原生化,最终在苏联经济改革后期造成了激烈的民族冲突。普京以他的历史观发起了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其基础是对乌克兰历史的泛俄式的理解。这种对历史的政治化让我们想起了苏联后期的分离冲突是如何开始的。当时,一些自治单位希望从所属的苏联加盟共和国中分离出来,留在苏联境内。然而,国际社会无条件地支持母国(前加盟共和国),要求分离国(自治单位)回到母国,并通过“占领地保有原则”(uti possidetis juris)的国际法原则将母国的这一提议合法化。一些自治单位已经成为不被承认的国家,而其他自治单位(例如克里米亚)则积累了不满情绪。具有象征意义的是,2008年后原苏联地区的所有战争都是晚期苏联分离冲突的重现。克服分离冲突最流行的外交方案——联邦化——几乎没有效果,而另一方案——土地换和平——也没有取得突破。被激怒的冲突各方倾向于转向单边甚至军事方案:使未被承认的国家成为保护人国的保护国(2008年的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由母国重新征服(2020年的卡拉巴赫),以及由...  相似文献   

15.
《新民周刊》2012,(38):97-97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于9月25日服役。此舰系从前苏联委托乌克兰制造的"瓦良格"号航母改装而来,其建造工程自1983年在黑海造船基地开工,至苏联解体时尚未完成,为此工程一度中断。1995年,俄罗斯以偿债名义将"瓦良格"号交付给乌克兰,后者于1990年代后期将其出售给中国。"瓦良格"号从黑海运送到辽宁大连港的行程波折丛生。仅...  相似文献   

16.
历史的车轮带着震荡通过了1991年,而苏联历史的车轮却在1991年底嘎然而止。1922年建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经过了69个春秋已不复存在,统一、完整、强大的苏联已正式告别国际舞台。1991年,这是多么不同寻常和影响深远的一年! 1991年,如同动荡、剧变的国家社会政治一般,苏联整个国民经济已深深地陷入全面危机之中。这一年苏联最高苏维埃就经济问题制定了不少法律,政府为了扭转不断恶化的经济形势也制定了不少计划、发布了不少应急措施。年初担任苏联政府总理的帕夫洛夫针对苏联当时的社会经济危机状况,提出了《反危机纲领》,希望通过这一纲领的实施,能够克服苏联  相似文献   

17.
<正>(一)乌克兰冲突的定性与爆发原因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乌克兰发生的是冲突危机,但笔者认为,目前乌克兰处于真正意义上的内战状态。乌克兰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力量在东部地区发生了战争,应该从这个角度来观察问题,而不仅仅是把它看作一个局部的冲突。乌克兰内战的爆发有诸多原因,其中内部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乌克兰在根本性问题上犯了颠覆性错误。首先,苏联解体本身就是一个非理性的过程,而乌克兰是苏联解体的最后推手。乌克兰的政治精英对其独立缺乏充分的准备,以至二十多年来基本上都在做"无用功"。可以说,乌克兰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发  相似文献   

18.
由于沙俄长期的殖民统治和苏联数十年的中央集权统治,遗留下大量民族问题。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从法律上宣布苏联作为一个国家已不复存在。继而出现的15个新国家的民族情绪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高涨。鉴于苏联时期俄罗斯处于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地位、俄罗斯人占据总人口的大多数、解体后仍  相似文献   

19.
1982年10月在基辅举行了全苏《社会主义社会的人口政策问题》学术会议。会议的发起单位是苏联科学院“人口的社会—经济问题”学术委员会、莫斯科大学人口问题研究中心、乌克兰科学院和乌克兰国家劳动委员会“人口与劳动的社会—经济问题”学术委员会及乌克兰经济研究所等。出席会议的代表有人口学者及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主  相似文献   

20.
1991年12月25日,原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总统办公室,通过苏联中央电视台和美国有线新闻电视台,向全国和全世界发表他最后一次作为苏联总统的讲话。他说:“鉴于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之后的局势,我停止作为苏联总统的活动。”同日19点38分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至此存在了74年的社会主义国家,存在了69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