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十年代大学生专业选择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基于对1395名在校大学生高中毕业时的专业选择行为的调查认为:90年代大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更多考虑专业的就业前景因素,在填报志愿时有很大的盲目性并对所报专业不十分了解,入学后发现自己并不十分喜欢和适合现学专业。  相似文献   

2.
李振广 《党政论坛》2012,(20):43-43
“大学指定科目考试”,实际上就是台湾的“高考”。 台湾的“高考”起初并非“大学指定科目考试”,而是所谓的大学联考——从1954年开始实施的“台湾高等院校联合招生考试制度”。这一考试制度的主要特点是,所有大学部用统一也是唯一的考试方式招生,考生在成绩张榜后填报志愿,随后各校择优录取。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德国大学的区别,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专业的选择。在国内,高考一锤定终身,因此,填报大学志愿,是让每个家庭最头痛的事。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怎么知道将来应该做什么,什么适合自己,什么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大部分人只好按照家长的意愿,要不就是找一个看起来有前途的专业。像我还好,很多亲属都是医生,从小我对医学和生物等就感兴趣,所以想当然的报了医科,还算让自己满意。可我的同学,有的只是家里认为学医有前途、让人尊敬,  相似文献   

4.
《民主》2021,(2)
正人物名片马瑞霞,民进宁夏医科大总支主委、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202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救死扶伤在所不辞马瑞霞自幼就对解除病人痛苦的"白大褂"职业产生了深深的尊敬和向往,所以报考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她填报的所有志愿都是医学专业。"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誓词中的每一句话伴随着她的从医经历。  相似文献   

5.
郑勇 《侨园》2012,(10):52-53
每年9月开学之后,国内留学中介机构都会迎来不少刚刚入学的大学一年级新生。由于高中阶段疲于应付高考,对于自己的未来规划比较迷茫。走入大学校门之后,才发现填报的大学、选择的专业并不适合自己。因此,不少大一新生萌生了转学海外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26)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对提高社区服务能力、推进高校人才培养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具有必要性,但也存在问题,可行途径如下:加强和社区的沟通联系,增加志愿服务的途径和方式;立足社团,增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和支持机制;实施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这个发展的社会里,“发展”的意识似乎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仿佛都能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君不见,现如今找对象要选择“有发展”的人,学生填报志愿要选择“有发展”的专业,毕业求职要选择“有发展”的岗位,就连几岁的娃娃,父母在培养其兴趣爱好之时也要考虑选择“有发展”的特长。发展是硬道理。求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没有发展就不会有进步,况且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从此意义上看,求发展并无任何不要。然而,现在社会上有些人虽然讲的是“求发展”,但想的却是“求发财”。在他们眼里、。C…  相似文献   

8.
两性老年人在健身的参与度和方式选择上存在差异,从社会性别角色定位、自我认同、情感沟通途径三个方面解读两性老年人在健身活动中存在的差异,探寻促进两性老年人积极参加健身活动,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关于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关系建构,大部分研究是从宏观和思辨角度来思考志愿者的动机和角色,这实则割裂了志愿者、服务对象的认知系统与实际互动情境的整体性联系。为此,将志愿者和服务对象视为一个"共同体"的志愿服务项目成为本研究的对象,这使得在志愿服务的微观互动情境中考察二者的关系建构成为可能。笔者发现,在志愿服务项目持续进行的四年中,志愿服务双方的关系在逐步递进,它涵盖"理想自我的呈现"、"情感共同体的构建"、"服务双方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双方互为中心的实现"四个阶段。如果四个阶段的区分得以成立,那么它将成为检视此类志愿服务双方关系所处阶段的参照,有利于志愿服务的继续推进。  相似文献   

10.
谈对高考考生填报志愿的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志愿填报是关乎考生终身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是每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及其家长最为挠头、最为焦心而又必须面对的问题.它在成就多少学子人生梦想的同时也曾令多少人追悔莫及、遗憾终生!"高考志愿年年报,年年不知怎么报",我们常常会听到这种无奈和无助的感叹!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3)
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和管理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学生社团志愿服务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吉首大学依托高校学生社团志愿服务,构建专业人才培养、社会公益实践与党性教育有机结合的模式;服务武陵山片区精准扶贫,探索学生社团志愿服务、专业实践调研与党性教育有机结合的机制;积极发挥高校学生社团志愿服务的党性教育功能,创新高校党性教育。  相似文献   

12.
公共冲突管理中的第三方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祖迎 《理论探索》2011,(2):103-106
第三方干预是帮助冲突双方实现冲突平息和冲突和解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促进冲突双方的有效沟通、提高双方对冲突方案的承诺和满意程度,权威性是第三方干预的基本前提。其干预方式包括制造"缓冲期"和"冷却期"、建立或改进对话渠道以及直接裁决。第三方干预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取决于第三方是否能够坚守中立和公正、是否拥有较高的公信力以及是否选择了恰当的干预时机。  相似文献   

13.
志愿服务与政治效能感在理论上有密切联系,但在实践中志愿服务类型丰富多样,志愿者体验千差万别,志愿服务在一般意义上对政治效能感究竟有无影响,如何影响,这一问题在政治文化视域、志愿服务视域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都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对P大学本科生的问卷调查和回归分析,发现从事志愿服务有助于提升内外部政治效能感,赛会志愿服务的作用尤为显著。志愿者在服务中获得的政治认知、政治信任、参与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在不同影响路径中发挥着中介作用。上述发现丰富了人们对政治效能感影响因素和志愿服务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姚犁 《学理论》2014,(11):223-225
这项调查研究意在了解学校大四学生在面临毕业这个大环境下社会支持状况,以及他们更加偏向于采取何种应对方式来应对压力,探讨他们的这种应对方式的选择和社会支持情况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以期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增强适应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提出宝贵意见。采用国内学者肖计划编制应付方式问卷和肖水源(1987)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得出结论一是社会支持在专业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在性别维度上差异不显著;二是应对方式在性别和专业维度上均有差异;三是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江苏对高考招生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其中之一便是改变以往高考志愿设置的模式,实行平行志愿。即首次在普通类院校的各录取批次分别设置一个“平行院校志愿”加一个“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其中提前录取批次和本科各批次的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三所院校,专科各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D、E五所院校,每所院校志愿中含有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有没有权威的高校排行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排名或许有时并不代表什么,但有时却很有参考价值,比如你要在高考后选报志愿,比如你要挑某专业深造,比如你的大学要吸引捐款资助以及推销毕业生,比如你的部门要选择有特殊专长的人才,比如国家要根据市场化的大学排名决定投资取向等等。○在国外,每年的大学排名见诸许多新闻媒体,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而在我国,迄今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大学排名发布机构,以及得到社会认可的大学排行榜。有关专家指出,建立一个客观、公正、全面、动态、透明的大学排名评价指标体系应当是可行的。近段时间的网络上,由国内一些机构进行的种种“大学排名”频…  相似文献   

17.
《侨园》2016,(8)
正不同国家的专业强项各有不用,比如,如果你想学商科,首推美国的大学,如果你想学艺术,欧洲的大学是不错的选择,至于热衷于移民的小伙伴,那当然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更好了。那么,对于艺术留学来说,热门的几个留学国家的专业强项分别是什么呢?1美国艺术生选择美国留学,艺术范畴很广,包括雕刻、编制、绘画、设计、插画、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动画、摄影、电影、珠宝设计、媒体设计等。美国设计研究生艺术类专业留学门槛不高,对申请人语言能力的要求不如其他专业严格,只要具有基本的沟通能力,就可边学专业课边攻语言关。  相似文献   

18.
志愿服务连结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使各个教育环节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并协同一致,使狭义化的教育再次回归开放的现代大教育体系目标。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能力,逐步转化为内在的精神需求和价值追求。培育志愿文化,充实了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内涵,提升了育人成效,为提升高校软实力开辟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迅速但总体水平仍较低下,志愿精神匮乏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作为公民人文素质核心内容的志愿精神,从来未能列入大学生的培养方案。培育大学生的同情心、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继而引领社会志愿精神的觉醒,应成为大学教育的必然追求。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中同质群体的大学毕业生,在沪、蓉两地的薪酬标准有很大的差异,工资标准从整体上呈现出沪高蓉低的特征,;不同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工资标准有非常明显的分层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