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2年10月美国总统特使凯利访问平壤,美朝之间围绕朝鲜核开发计划的争执逐步升级,在朝鲜半岛上爆发了核危机.受其冲击,本来激情跃进的日朝关系正常化进程也受到了影响.日本借核危机之机提升军力、迈向"普通国家"给双边关系带来了巨大影响,加之其它诸多因素的作用,日朝关系正常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2.
李娟  杨杰 《当代韩国》2010,(1):72-79
朝鲜朝后期,小说作品数量众多,题材多样。其中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的小说占了很大的比重,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类小说用其所选取的"家庭生活"这一独特的视角,来表现作家对社会问题的探求。从根本意义上讲,"家庭小说"的这种"平凡"叙事突破了韩国古代传统的小说叙事观念,蕴含着作家看待生活的独特价值观和心态。也正是因为它能深入到具体生活中,去表现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才使得它能用忠于生活而又不照搬生活的现实主义艺术去创作。深入剖析那个特定时代的作品、人物塑造和创造这些作品的作家,能够把握朝鲜朝后期家庭小说作品所体现出的深刻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新阶段中朝经贸合作的新特点及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结束后,中朝关系经历一段磨合出现的新变化使中朝经贸合作呈现出新特点。本文通过对中朝经贸合作特点及朝鲜本国经济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深化中朝经贸务实合作的思路:依托中朝两国和国际社会持久的努力,以非市场机制手段有意识地对生产要素的流动进行调节,通过两国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使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优势互补,推动朝鲜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从而促进中朝经贸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4.
文对《朝鲜解语花史》中收录的襄阳妓和史凤姬两位妓女诗人究竟是朝鲜时代妓女还是唐朝妓女进行了辨析,并引用中国古文献,证明襄阳妓的《送别》实为唐朝襄阳妓的《送武补阙》,史凤姬的《咏神鸡枕》实为唐朝妓女史凤七首同一主题系列诗中的一首,为辨认韩国妓女文学作品真伪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朝经济合作对朝鲜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与朝鲜的经济关系进入了快速增长的新时期,对朝鲜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等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但这并不会对朝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产生决定性影响。在美朝关系得到真正解决前,朝鲜在改革开放方面做出根本性抉择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朝鲜半岛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韩国文在寅政府为了稳定朝鲜半岛安全局势,积极引导朝核问题的解决,将"无核的和平的朝鲜半岛"作为最优先的对朝政策目标,放弃了此前李明博政府和朴槿惠政府对朝鲜采取的强硬政策,保持了金大中政府和卢武铉政府的"包容政策"与"和解与合作"的基调。因此,文在寅政府强调首先解决两个最重要的课题,即无核化和改善南北关系。不仅要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朝韩关系,缔结南北基本协定,使南北关系恢复缓和,而且为了实现朝鲜半岛永久和平,以更加务实的外交方法和态度来解决朝核问题,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之后,朝鲜半岛因朝核危机的反复而不断引起世界的关注,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陷入紧张—缓和—紧张的怪异循环.本文先用建构主义理论的相关知识搭建分析框架,然后结合历史分析美朝敌人意象的来源,之后通过考察第二次朝核危机中美朝双方的互动,验证了在敌人身份下,美朝双方在危机中的政策、行为和言语进一步加深了彼此的敌意.正是这种不断加深和反复强化的敌意导致朝核危机一再反复,朝核问题至今无法妥善解决.要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化解美朝间的敌人意象尤其是美国对朝鲜的敌人意向极为重要.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的最终实现关键在于美朝两国化解敌意实现真正的和平,而韩朝关系的实质性改善可以推动消除美朝之间的敌人意象,不过这将考验韩朝两国的智慧.  相似文献   

9.
朝鲜半岛是日本的近邻,自古以来就是联系亚洲大陆文化与日本文化的"通道"和"中轴","中国文化通过韩半岛传播到日本","在现代史上,吸收西欧文化发展起来的日本又通过韩半岛传播到中国"①二战结束以后,在日本的主导下,日韩双方就正常关系化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伯夷叔齐就因在中国被称为忠于"节义"的"贤者"而广为人知,而另一方面,古代朝鲜朝文人同样也对伯夷叔齐具有深厚的感情。韩国著名的"燕行录"中有诸多关于"夷齐"的记录,这表明当时的朝鲜朝文人真诚崇尚伯夷叔齐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本论文主要以"燕行录"中的有关伯夷叔齐的记录(包括日记和杂录)为研究对象,从历史文化的视角深入剖析、解读明清时期朝鲜朝文人对"夷齐"的认知态度及其变因。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在客观理解"夷齐"的文化价值和意义以及古代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状况上都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何新华 《东南亚研究》2011,(1):79-83,94
清代东南亚国家有向中国进贡驯象的惯例。这些驯象进入中国境内后按照固定的线路行走,到达北京后,由清廷专设的驯象所进行管理。居住在宣武门内的象房里的大象,得到管理人员的精细照顾,主要被清廷当做礼仪大象使用。19世纪中后期,随着越南、缅甸被西方国家占领,东南亚国家停止了向中国进贡驯象。  相似文献   

12.
明初中越关系史值得研究的一位人物——黎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5世纪前期复杂多变的中越关系史上,黎澄(胡元澄)的一生和其官宦生涯历经变故,跌宕起伏。他先是越南胡朝王子,官居高位,后降于明朝,因献"神枪法"、督造火药兵器,为宣宗和英宗器重,以明朝廷臣终其生。他为仕颇有政绩,也是火器专家、文学家,著《南翁梦录》传世,对中越两国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诸多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封建社会,王族婚姻不仅具有一般的社会意义,还具有政治上的意义.本文通过梳理缅甸最权威史书<琉璃宫史>中所记载的东吁王朝王族婚姻状况,对当时的王族婚制、后妃身份、婚礼、婚姻观念等进行文化意义上的分析,由此揭示王室婚姻对政治和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丽末期著名学者李穑入主成均馆之后,积极推广朱子学说,研读、讲授《论语》等经典。他还为国王讲授《论语》,并创作了富有特色的《论语》"经筵诗",他的其他诗文也大量引用了《论语》,理学意味很浓厚。由于李穑的这些努力,《论语》的传播随着性理学的发展而呈现出了新的面貌,其在高丽末期政治、文化生活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陈朝时期越南与周边国家的"亚宗藩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陈朝是越南历史上较为强盛的时期.随着国力不断增强、民族意识的勃兴,加之受中国文化的长期影响,李陈朝也极力将周边国家如占城、真腊、哀牢等变为其藩属,构建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宗藩关系",我们可称之为"亚宗藩关系".李陈朝统治者充分利用这种"亚宗藩关系"逐步加强自身的实力,使越南的封建社会走向繁荣时期.  相似文献   

16.
西安及其周边地区乃汉唐都城长安辖区所在,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由于唐朝与朝鲜半岛国家保持有十分紧密的来往关系,入唐新罗使者、僧人、商人、留学生等纷纷来到这里,成为唐朝与周边民族国家友好交往的典范。本稿对“万年宫碑阴题名”、“乾陵六十一蕃臣像”涉及的唐朝与新罗关系问题试作论述,认为万年宫碑阴题名中应该是“左领军将军臣金仁问”,而非此前一些论著所误释的薛仁贵或刘仁轨;乾陵六十一番臣像东南角的石像应为新罗人没错,但将其确定为具体的某人就有问题。  相似文献   

17.
黄遵宪作为晚清的著名外交家,为维护海外华侨的利益,加强海外华侨社会与祖国的联系,为清政府改变华侨政策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黄遵宪深受广大华侨的爱戴,被誉为当时保护华侨利益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8.
近代大批犹侨与韩侨来华,他们在宗教活动、组建社团、创办报刊、文化教育及海外联系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然而因各自民族特点,在具体奋斗目标、建国方向与反法西斯方面又存在差异.本文拟就四个部分对此异同做一探讨.文章认为尊重多样文明,相互团结与合作,兼容发展将能达到各民族共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安南属明时期建立的交趾布政使司在沿用陈、胡朝府、州、县旧制的同时,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政区名称的更改,然学术界对此鲜有关注。本文通过系统梳理这一时期政区及地名的更改,以及通过对政区通名的研究,进而探寻这一时期政区改名的背景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清一口通商时期,暹罗潮州籍华侨积极参与暹罗对广州和潮州的直接贸易,并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特别是暹罗潮州华侨通过潮州“中转”,参与暹罗对广东以外沿海各省的贸易活动,这种贸易表面上为“合法”的国内贸易,其实质是“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