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是在对吉林省与香港经济关系各个方面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两地经济关系的现状,研究了发展两地经济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了促进两地经济关系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香港不仅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中心,同时也是国际旅游中心。1997年上半年以前,每年到香港旅游的国际游客达1千多万人次,给香港带来了1000多亿港元的收入,旅游业成为香港支柱产业之一。随着香港回归祖国,其旅游业的前景更加美好,所以加强挂港两地旅游业合作,优势互补,共谋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一、香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发展前景(-)旅游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香港以“东方之珠”美誉闻名于世,她位于珠江口东侧,背靠中国内地,面向东南亚,是亚太地区的交通中枢,也是中国内地通往世界的南大门,更是台湾与内地间…  相似文献   

3.
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与香港的产业合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自1997年以来 ,香港与广东两地所处的经济环境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粤港两地产业合作需要作出新的调整和安排 ,把重心放在着力提高两地产业组织的竞争力上来。本文的研究是在通过比较两地的产业组织结构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粤港合作在提高两地产业组织竞争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朱瑜 《亚太论坛》2002,(2):44-46,43
中国加入WTO后为香港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和新的增长点。本文拟就中国入世对香港经济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如何构建香港与内地经济合作的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试论香港转口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口贸易曾经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近年来 ,由于香港码头费用高昂、中国入世后全面对外开发、内地企业转变出口方式等重大因素,香港的转口贸易受到严重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其中的5个主要原因 ,指出香港的转口贸易将进一步转向离岸贸易 ,并成为主要贸易形式之一。香港作为贸易转口港的传统角色亦将逐步淡化。香港必须因应这种大趋势 ,采取切实措施打破垄断 ,降低费用 ,提升服务 ,以保持香港第一货柜港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二.新移民(新华侨)(一)内地前往香港的移民(新中国成立后)1.实施抵垒政策前的中国大陆移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1年期间就有要求避难和改善生活的i00万人从内地移居到了香港。二战后到1950年春大约有75万人从内地的广东、福建、上海等移居到香港。其后也持续有大量的移民从内地来到香港,  相似文献   

7.
香港经济腾飞之迷战后香港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战后初期,香港还只是一个贸易转口港,50年代期间由贸易转口港逐步转变为加工出口贸易港,60年代经济开始起飞,70年代经济向多元化发展,逐步形成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重要贸易、金融、交通、旅游和信息中心,80年代...  相似文献   

8.
自由贸易区是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之一 ,目前全球已经建立了包括关税同盟在内的135个自由贸易区协议或自由贸易区。建立自由贸易区 ,是WTO框架下更加灵活的次多边贸易和双边贸易的国际经济贸易合作方式 ,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中国内地与港澳地区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实施 ,内地与港澳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已提上议事日程。那么 ,建立内地与港澳自由贸易区 ,对中国内地以及港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基本依据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 ?内地与港澳的自由贸易区存在着哪些基本特征 ?应如何建立内地与港澳的自由贸易区 ?这些都…  相似文献   

9.
1997年7月1日香港己回归祖国,这必将对台湾省与祖国大陆之间的经贸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因为台湾省与香港之间经贸关系十分密切,香港在台湾省对外贸易及对外投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沟通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中起着枢纽作用。近年来,以香港为纽带,两岸三地之间贸易和投资迅速发展,形成经贸上互相依存的关系。因此,“九七”之后,台湾省和祖国大陆将继续以香港为中介,广泛开展贸易、投资和融资,形成更加密切的经贸关系,“中华经济圈”必将早日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一、利用香港回归机遇,开展桂港航运合作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立在贸易繁荣基础上的发达航运业,是香港繁荣的重要支柱和明显标志.香港位于珠江内河航线、中国沿海航线和远东国际航线的汇集点上,区位优越,腹地广阔;香港维多利亚港是世界三大良港之一,港内可同时停泊150艘万吨轮;1996年,香港港口总吞吐量1.56亿吨;香港是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1996年吞吐量达1320万标准箱;目前,在香港有300多家轮船公司,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轮船进出.香港回归祖国,为广西同香港的航运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首先,回归后的香港保持稳定,继续繁荣,随着内地改革开放的深入扩大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内地推动下,香港的繁荣必将提到新的高度;其次,回归后的香港,作为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和祖国大家庭的一员,同内地的经贸关系必将更加密切,经贸往来必将更加方便,彼此了解和互相依赖必将进一  相似文献   

11.
CEPA对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11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在赴京述职期间,正式向中央领导人提出两地建立“类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并得到支持。鉴于自由贸易区多为国与国之间的互惠安排,在“一国两制”下香港与内地之间的这种商谈的结果只能叫作“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CloserEconomicPartnershipArrangement) ,CEPA之名由此而来。CEPA于2003年6月29日由内地与香港双方签定,从2004年1月1日起,273个内地税目涵盖的香港产品,只要符合原产地规则,都可享零关税优惠。另外,也开放管理咨询等17个服务领域,并在2006年之前取消对香港产品的所有关税…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与澳门两地人员往来逐渐增多,经济合作不断发展.随着香港的顺利回归,再过两年多的时间,即1999年12月20日,澳门也将回到祖国的怀抱.在澳门后过渡期以及回归以后,内地与澳门的经贸关系已经并将更加密切,从而有助于澳门的平稳过渡和长期保持繁荣.上述新的发展势态,要求广西和澳门的经贸合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档次、扩大规模、上一个新的台阶.(一)香港回归,给我区的对外开放带来了一次难得的机遇,包括桂澳合作的发展机遇在内.香港回归,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它已经开始对澳门产生了积极影响和示范作用,据外电报道,“香港已圆梦,澳门盼归切”,澳门居民对“一国两制”充满信心.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从桂澳两地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做好有关工作.其中,从思想认识来说,部分人头脑中的“不重视桂澳合作”的倾向应予纠正.我们认为,近年来的桂澳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还“不尽人意”,还大有潜力可挖,两地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重视并逐渐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在独联体国家中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它在促进独联体国家经济贸易关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其他独联体国家间的贸易比重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商品贸易结构也没有明显的改善。尽管俄罗斯与这些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在不断发展,但是相互间的贸易制度仍然停留在十年前双边贸易协定上。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之间贸易关系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金融危机后,作为独联体国家中主要成员的俄罗斯,更加认识到独联体内部经贸合作的重要性,采取了更多的积极措施,力图促进与独联体国家的贸易关系发展。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远东地区近年来出现了地区市场脱离俄罗斯市场体系而独立发展的新趋势。它开始逐渐摆脱同俄罗斯内地的长时间形成的相互依赖关系,同时同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关系却明显加强。这种新的经济关系改变了远东地区的传统贸易结构和市场关系,为吸引外资以及发展同毗邻的中国东北地区、朝鲜罗津─—先锋地区乃至日、韩等国的国际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远东地区的市场独立化发展为海参崴自由经济区同中国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接轨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远东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环境,决定了它同东北亚各国的合作,首先是同图们江地区各国的合作,具有客观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美国在香港的经济利益和经济政策谷文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一、美国在香港的经济利益。美国认为,美国在香港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美国在香港有巨大的贸易利益。香港已成为美国第13大贸易伙伴,每年双边贸易额约250亿美元。进...  相似文献   

16.
泰国华侨华人经济发展的特征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泰国华侨华人经济发展的特征战后以来,泰国华侨华人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变化,其表现有如下几个较突出的特征:(一)进出口贸易带动工商业规模扩大。1、从传统的汕头、香港和新加坡区域性贸易扩大到国际市场。泰国向为农业国,华侨华人早期经济亦仅以农林副渔产品为大宗出口,以换取国内紧缺物品。早期成立的同业组织“汕头郊公所”和“香功郊公所”亦以香港、新加坡和汕头(台湾后来取代)为华侨华人进出口业的传统地盘。二次大战后先是美国和后是日本跃居泰国对外贸易首位,台湾在1988年亦曾跃居第一。国外市场扩大到世界三十多个国家…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不仅解决了香港问题,也为和平解决复杂的国际争端提供了新的思路。在香港成功地实现“一国两制”,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内涵,也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树立了榜样。“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将长期执行的基本国策。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香港当地又涌现了大批热爱祖国、热爱香港、具有管理能力的人才,这一切保证了“一国两制”必将在香港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2007年8月20日,中俄两国几乎同时正式推出了东部地区发展战略,把加强和扩大两个相邻地区,即中国东北和俄远东及西伯利亚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提高到了战略高度,这标志着两地的经济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了推动我国东北与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经济合作与交流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以货物贸易为主的合作模式,实现从贸易互补向战略合作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智利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智利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贺双荣一、历史及现状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20年里,中国与智利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但两国的民间政治、文化交往和经贸往来已经开始,其间的经贸关系以民间贸易为主,且多为间接贸易,贸易额很小。1965年中国在智利设立商务代表处后,中智...  相似文献   

20.
九七后香港经济发展的产业方向侯若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九七之后,我对香港政策的总原则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制约下,实施对港政策的总原则必然要求香港与内地具有两种不同的经济结构,实行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