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腐败现象是困扰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而腐败现象最极端的表现就是职务犯罪。如何有效地控制职务犯罪 ,把一个公正、廉洁、高效的中国政府带入 2 1世纪 ,这是当今政治家们面临的艰巨使命 ,也是学者们苦苦思索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关于腐败问题及其反腐败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 ,是公共权力的孪生物。自公共权力诞生后 ,公共权力异化———以公权谋取私利的腐败现象就来到人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为从根本上消除公共权力的异化 ,铲除腐败现象奠定了制度基础。但腐败并未根除 ,而且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社会政治 ,经济生活的活跃 ,腐败现象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 ,社会主义政权面临严峻的挑战。从世界范围看 ,政治腐败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害。腐败问题超出国界 ,跨越世纪 ,成为全球性、跨世纪的严重问题。一、腐败现象及其表现类型。腐败问题极为复杂 ,腐败现象极为广泛 ,很难用一个简明的定义表述清楚。大体…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大变革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世界瞩目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春潮涌动,在我们党内和社会中某些腐败现象也在滋生和蔓延,并渗透到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腐败现象的产生,具有很大的危害性。第一,腐败现象侵蚀党和国家政权的健康肌体。任何腐败现象都是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与群众离心、离德的,也是群众深恶痛绝的,因为腐败现象的滋长,势必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影响党群,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因此,坚定不移、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是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政权建设的一项战略性的任务。 一、当前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 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封建特权观念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是腐败现象滋生的思想社会根源。我国是一个封建专制制度历史很长的国家,缺乏民主传统,等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逐渐滋生蔓延的腐败现象,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严肃对待的一个重大问题。机制建设是反腐败的 根本出路,这就要求我们从思想建设、法制建设、制度建设、监督机制建设等多个方面建立和完善反腐败的机制,从根本 上遏制住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腐败现象呈现多发高发的态势,大案要案频发。对此,官方与民间不约而同地发誓要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温床。但是,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温床”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社会上盛行的潜规则与各种腐败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滋生腐败的一个“病原体”。  相似文献   

7.
党内腐败现象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既有思想根源,也有制度或体制根源。又因为腐败现象的特征是权钱交换,所以,更有利益根源。我党执政后,多次进行了反腐败斗争,但未能重视腐败现象的利益根源,不注意从消除党员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矛盾的方面入手整治腐败,而是把腐败现象的思想根源及克服这个根源的思想斗争方法绝对化,其结果并没使所有党员都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为此,本文兹提出消除党内腐败现象利益根源的六项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反腐廉政建设是热门话题,我们的党员的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腐败现象目前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严重阻力,本文分析了腐败现象藏身蔓延的原因、认识根源和历史因素,提出了加强反腐廉政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腐败现象本质上是权力的蜕变,是权力在行使职能过程中的一种非正常行为。当前腐败现象的新特征是集体腐败。集体腐败既是腐败的一种重要类型,又是腐败的一个总体特点。由于集体腐败是一种集体行为,其规模大,组织化程度高,因此,它的危害性更强,治理难度更大。分析集体腐败现象产生原因的特殊性,将使治理集体腐败的措施更具针对性,从而达到彻底治理集体腐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寻租理论视野下的腐败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制止腐败现象的发生,过去学术界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官员的思想品德上,认为腐败是由于政府官员的道德品质败坏导致的,缺乏对腐败产生的制度因素分析,从而不能准确地找到腐败的根源。寻租理论的出现,为我们研究腐败现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为解决腐败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反贪贿实践与反贪贿高级检察官的培养构想薛东发生在政府机关、经济领域以及司法机关内部的腐败现象,是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保持清正廉洁,打击贪污、贿赂等腐败现象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经济迅猛发展,各种经济活动日趋活...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成因与类型分析姬金铎我国当前腐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有历史原因,社会文化原因、体制原因、经济发展原因等等。当前的腐败现象乃是这些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上述原因在腐败现象产生中的作用力度及方向的不同,就使腐败现象呈现出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腐败是一个社会毒瘤,它严重侵蚀着社会主义国家健康的肌体。尤其是在新旧体制交替的特定历史时期,两种体制共存并相互碰撞,为腐败现象的孳生提供了可能的空间。要想真正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和蔓延,就必须从源头抓起。首先要从体制上和制度上遏制;其次要正确处理反腐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再者还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抑制腐败现象孳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4.
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制度缺陷是导致腐败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及其消极影响对共产党人和广大干部提出的严峻挑战,是腐败现象滋生的不可忽视的原因。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等剥削阶级思想的侵蚀,是腐败现象滋生的思想根源。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必须对症下药,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5.
腐败现象的经济学思考郭毳,董玉梅反腐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方针和行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另一方面开展反腐败的斗争。但这些年来,腐败现象却有增无减。如何取得反腐败斗争的胜利?经济学的分析和思考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一...  相似文献   

16.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党内腐败现象日趋滋长蔓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因此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党内存在腐败现象是一个客观事实,但不是普遍现象,要有恰如其分的科学估量。反腐败斗争是长期的任务,也要有阶段性的目标。要依靠群众和法律法规,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贺军 《理论前沿》2001,(18):18-19
党的先进性与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是格格不入、根本对立的。但决不能因为腐败现象的存在就认为党已丧失先进性。党领导的反腐败斗争 ,正说明了党的先进性决不允许腐败现象的存在 ;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也正是为了保证和维护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始终存在腐败与反腐败的尖锐斗争。当前,腐败现象存在于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严重地侵蚀着党和国家的肌体,阻碍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毒害着社会风气,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正如江泽民同志在1993年8月中纪委二次全会上所说:“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大业。”因此,我们必须对腐败现象的严重性有一个深刻而  相似文献   

19.
对领导干部实施监督,是遏制腐败现象蔓延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施监督过程中,自我监督是基础,班子内部监督是关键,制度监督是保障,群众监督是主体。  相似文献   

20.
权力腐败的产生不仅是制度设计问题,还是一个文化问题,任何腐败现象都有其政治文化背景和根源。我国现阶段的权力腐败也渗透着某些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官本位”意识和权力崇拜观念,以情代法、情大于法的权力远行逻辑,道德自律的德治主义传统,公民权利意识和公共意识的缺乏,政治信仰危机和政治价值迷失等落后政治文化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促发了权力腐败现象的产生。利用政治文化的方法可以透视腐败现象背后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