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少文 《南风窗》2010,(24):72-74
在目前这种高投入、参与投资的发展模式下,房产税是解决不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冲动的。而一个现实的难题是,在目前财政预算透明度不强的情况下,如何确保税收返还于比如廉租房、医疗、教育建设等公共利益支出?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我国职务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消费规模急剧膨胀,财政不堪重负.目前我国有关职务消费年总规模的各种统计数据不一,没有一个确切和权威的说法,社会比较公认的是,全国每年公务接待、公车配置和使用、出国考察和以公务消费为名义支出的通讯费、礼品费、娱乐费等项费用之和,大致是9000亿元,大约相当于全年财政支出的30%.从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用支出所占比重看,1978年只有4.7%,1990年上升到13.4%,2006年已占到18.7%.这一比例不仅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25%.而在行政管理费用支出中,职务消费又占了大头,1978年至2006年不到30年间,我国职务消费规模增长了140多倍,而近年来这种膨胀势头有增无减.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行政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3.
四、消费模式、泡沫破灭和未来经济绩效积累制度既需要由生产类型变化带来的生产率的持续增长的支持 ,也需要持续的需求扩大为长波上升阶段提供基础。在美国是否存在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制度保证长期的经济繁荣呢 ?如果将GDP按照所包含的不同需求组成部分进行分解 ,那么 ,在 2 0世纪 50年代和 60年代的长波上升阶段和 2 0世纪 70年代到 90年代的下降阶段之间 ,需求的组成结构发生了两个主要变化。第一个是由政府开支向私人消费支出的转变。私人消费支出在长波上升阶段 (2 0世纪50年代到 60年代)的 1 0年中占GDP的年平均百分比为 62 %— …  相似文献   

4.
临近岁末,著名经济学家吴敞琏警告“中国经济片面重型化有危险”,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新一轮争论。其核心是“继续与重化工业共舞,还是大力发展服务业”,这是关系到整个国家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问题。切实地理顺和解决政府与市场、中央和地方、国企和民企、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等关系,调整和建立政府的指导、规范和监督机制,推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转移财政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工作重心,形成产业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多方动态一致性,完全可以使2005年的新产业政策制订和执行成为加强我党执政能力的突破口。实际上,200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对2005年的经济发展模式作出了重大调整:即大力推动消费而不是一味发展投资,优化投资结构,调整投资与消费关系,才是中国经济长久而平稳的增长之道。  相似文献   

5.
在短期,按照主流的宏观经济理论,需求是影响经济的主要因素。凯恩斯强调拉动有效需求,其主要渠道是通过财政政策,一方面减税拉动私人消费;另一方面,加大政府支出(公共消费)。而消费者信心是影响消费行为的关键前置变量。目前在我国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背景下,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作用日趋凸显。  相似文献   

6.
面对如此诱人的庞大公共支出计划,不排除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考虑,舍弃短期难以见效的民生工程,转而投资成效快的建筑工程,也就是常说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如何选择新的投资项目,将直接决定4万亿投资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运行成本是地方政府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所发生的各种耗费的总和,包括政府本身运行需要的支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支出以及其他支出。政府财政支出是政府治理在资源配置上的体现,善治(良治)的政府在成本的比例与结构问题上,必然选择高比例的公共服务支出与适当比例的政府自身支出,而且在公共服务支出中不仅要支付公共服务提供者的报酬,还要大量投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政府自身支出中,力求用最少的公务支出办最有效率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策划人语为应对本轮经济危机,中国施行积极财政和宽松货币政策的力度前所未有,在出口与消费短期难有起色的情况下,更为倚重投资拉动。尽管对于经济刺激计划,高层在不同场合曾数次表示"不差钱",但今年前4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9.9%,同期支出则  相似文献   

9.
李北方 《南风窗》2007,(4):54-57
让没有消费能力的人有能力,让有消费能力的人有信心.这是中国转变发展模式——进而让内需代替投资和出口、让内需在中国经济舞台上唱主角的必出之策。不过,现在只能说,距离消费拉动中国经济的时代还有不短的路程。  相似文献   

10.
陈和午 《南风窗》2013,(9):39-41
楼市改革最重要的是"去投资化",使房地产回归居住消费属性,楼市改革必须跟土地制度、财税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进行联动。对于新一届政府而言,楼市毫无疑问是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上一届政府楼市调控的最后一棒"国五条",现实中正遭遇地方政府的"软抵抗"。尽管3月底的大限已过,但地方版"国五条"细则却并不给力。北京等10多个城市出台了不同力度的执行细则,但多被指缺乏实质性内容,而更多城市却是犹抱琵琶  相似文献   

11.
袁剑 《南风窗》2010,(3):62-65
财政的"增收增支"不仅不利于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启动,反而会成为政府在经济低迷期"扩权"的工具。在现实的经济状况下,中国不仅应该大幅度减税,而且应该控制政府财政支出,防止大规模赤字的出现,从而推动国内财政运行的机制向"公共财政"转变。  相似文献   

12.
王馨颍 《法制博览》2015,(7):126-127,12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我国的经济增长已经由投资推动逐渐转向为消费推动,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者,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不仅极大的提升了我国人民群众自身的生活水平而且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当前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体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从民法保护机制的角度出发,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实际,对消费者权益的民法保护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当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扩大内需作为2002年政府八大工作之首时,可以预料,内需的扩大将成为各级官员今年奋斗的主要目标。 所谓内需,即国内消费和投资。在国际经济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依靠内部需求增长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小过,在千方百计扩大其总量之前,各级政府应冷静思考各种经济需求在价值和意义上的巨大差别。 从《政府工作报告》和代表们的讨论发言中可以看出,现在有3个方面的内需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孔懿 《法制博览》2023,(24):106-108
近年来,为解决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发展领域面临的财政压力、提高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实现社会资本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PPP模式在我国发展迅速,前景广阔。但是目前我国PPP运作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在运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法律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在我国的发展。本文旨在结合PPP在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从法律层面提出对策和建议,探寻PPP在我国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晴 《法制博览》2024,(7):115-11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预付式消费合同经营模式进入大众视野,在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存在的法律问题也日益凸显,消费者难以在此问题中维护自身权益。本文从保护消费者利益出发,对预付式消费合同概念特征进行介绍,基于预付式消费合同的立法状况,提出加大我国对预付式消费合同的监管力度、加强国家监管的方式,对我国关于预付式消费合同的法律规制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并总结了关于预付式消费合同的法律经验,希望能够有助于加强对于预付式消费合同的监管,以及建立健全消费者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6.
1995年至2007年,西班牙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3.5%,经济的快速增长掩盖了过度消费、过度负债及生产缺乏竞争力等问题。2008年次贷危机席卷全球,2009年至2012年西班牙经济持续衰退。为了刺激经济发展,政府依赖加大公共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却又使西班牙深陷债务危机。透过久远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声音     
《南风窗》2013,(7):14-14
1"要让人民过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李克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时称,未来财政收入再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不大可能,但民生支出是刚性的,不能减,只能增,那就需要削减政府的开支。2房价今年一定会往下走。——住建部部长姜伟新称,"国五条"一定要严格执行,同时各个地方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建设和分配(经适房),并允许取消(经适房)。  相似文献   

18.
陈和午 《南风窗》2011,(22):72-75
降中回稳的中国经济可谓冷暖气流交织,经济增长虽无近忧,但却有远虑。消费增速相对比较平稳,但实质是名升实降。楼市清冷,高利贷泛滥,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远没有到位,外部环境又呈衰退之势。经济凉中带暖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总体延续了二季度轻踏"减速板"的态势。数据显示,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有所下滑,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不同程度放缓。  相似文献   

19.
唐路福 《法制博览》2022,(4):145-147
预付式消费是以市场经济信用机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消费模式,随着这种消费模式在我国的快速普及,预付式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现象也呈现出多发之势.因此,本文通过梳理预付式消费的含义、法律性质,分析预付式消费的合理性基础、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更好地保护预付式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股票泡沫帮助制造了其他泡沫,特别显著的是房地产市场和消费支出泡沫。泡沫的继续存在对经济扩张的持续构成威胁。很有理由相信地产和消费泡沫不久就会破灭。如果是那样,美国在未来几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