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香港问题是怎么形成的?答:香港问题是当年英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之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三个不平等条约造成的。1842年8月2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关于结束鸦片战争的《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60年10月24日签订《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中国领土。1898年6月9日,英国乘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和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再次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地专条》,“租借”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及附近200多个大小岛屿…  相似文献   

2.
宋淑玉 《党建文汇》2007,(11):40-40
1954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序幕。12月2日,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在华盛顿签订,这一条约企图将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合法化”,中国政府对此予以坚决反对。1955年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密切配合,干净利索地攻克了一江山岛。台海局势骤然紧张起来,  相似文献   

3.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世纪中叶开始,英帝国主义不断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胁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1842年)、《北京条约》(1860年)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898年),先后强创、强租了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将其变成英国的殖民地,并进行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辛亥革命后,历届中国政府都未承认与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开始,中国政府曾先后习次与英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交涉(199年巴黎和会,1921年华盛顿会议,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企图在“倾斜的谈判桌”上实…  相似文献   

4.
《党史文汇》2001,(10):F003-F003
中美在上海签订《联合公报》后,两国政府领导人继续就建交问题进行会谈。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了中美建交三原则:美国政府必须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  相似文献   

5.
香港,祖国南大门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的领土.19世纪下半叶,英帝国主义发动罪恶的侵略战争,胁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1842年)、《北京条约》(1860年)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898年),强行割占、租借了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从此香港脱离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开始了“米”字旗统治下的屈辱岁月.  相似文献   

6.
万县怒吼     
正1924年秋,苏联作家铁捷克在执教北京大学时,创作了著名话剧《怒吼吧中国》。该剧取材于1924年6月发生在四川省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的一次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真实事件。列强炮制万县事件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西藏问题”的字眼频频出现。事实上 ,本无什么“西藏问题”。所谓“西藏问题”,完全是由逃亡国外的达赖集团和西方干涉势力一手制造的。达赖集团捏造历史事实 ,一再向世人鼓噪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独立的 ;1951年和平协议 17条是被迫签订的 ;共产党在西藏实行的民主改革是对西藏人权的侵犯等等。西方干涉势力与此遥相呼应 ,并竭力为其提供施放谎言的舞台 ,试图把所谓西藏问题国际化 ,从中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事实究竟如何 ?让我们拉开历史的帷幕 ,从头说起。 雅鲁藏布江与黄河雅鲁藏布江是藏族的摇篮 ,黄河是汉族的摇篮。雅鲁藏布…  相似文献   

8.
1943年1月11日,中美签订了《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的条约》。同日,中、英、印共同签署了《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这两个条约宣布  相似文献   

9.
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 香港问题是由19世纪后期英国强加给清政府的3个不平等条约所造成的。英国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先后于1842年、1860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和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  相似文献   

10.
《辛丑条约》是90年前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强迫清朝政府订立的又一个条件极苛的丧权辱国的条约。1900年,8个帝国主义国家发动了旨在镇压义和团和瓜分中国的殖民战争。7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天津,8月14日,攻入北京,义和团遭到残酷镇压。1901年(农历辛丑年)9月7日,清朝政府与英、法、德、俄、美、日、奥、意、西、荷、比11国驻华公使,正式签  相似文献   

11.
林木 《党史博览》2005,(1):28-29
1894年是清光绪二十年,农历甲午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史称“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等。虽然由于俄、德、法等国的干涉,日本谋取辽东半岛的野心最终没有得逞,但其他条件足以使清帝国这个“天朝大国”的形象一落千丈,并由此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日本出动的军队最多,达2.2万人。为谋取在中国东北的利益,1904年,日本在中国的领土上发动了对俄战争,居然要求清政…  相似文献   

12.
1951年5月23日,《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订。张经武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担负实施《协议》,和平解放西藏,实现祖国大陆统一的伟大重任。8月8日,张经武辗转香港、印度、东亚,抵达拉萨。10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宣布西藏和平解放。就在这个时候,西藏少数分裂主义分子与帝国主义勾结,制造了一场妄图把西藏从祖国的大家庭分裂出去的武装骚乱。西藏处于——  相似文献   

13.
正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开始侵略辽东半岛。最早侵入的是英帝国主义,紧接着,沙皇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也入侵东北。日俄为争夺在辽东半岛的利益,于1904年爆发了日俄战争。俄国战败后,双方签订了《朴次茅斯条约》,日本夺取了长春至大连  相似文献   

14.
正19世纪五六十年代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远隔重洋,却时刻关注着被英、美、法、俄等帝国主义侵略、欺凌的中国。他们以尖锐的笔锋、幽默的文字,无情地揭露英国殖民主义者连续发动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美、法、俄、日紧跟其后趁火打劫,强迫中国与其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事实。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先后撰写了9篇与中国有关的评论,其中马克思写了《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  相似文献   

15.
辛丑条约     
1900年,英国、俄国、德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地利等八个帝国主义国家联合组成侵华联军,血腥地镇压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彻底压服了清政府。1901年9月7日,它们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骇人听闻的卖国条约。因为这一年是中国夏历辛丑年,所以这个条约就称为《辛丑条约》。  相似文献   

16.
首先,帝国主义通过军事征服向中国勒索了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的财政困难。1840年英帝国主义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迫使中国赔款白银2100万两。1858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中国赔偿两国银元600万两。1860年英、法侵略者又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强迫中国赔偿英法两国军费白银1600万两。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强迫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条约签订后,  相似文献   

17.
两个世纪之交的中国,是天壤的对照。 上个世纪之交: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全军覆灭;爱国名将邓世昌等殉难;1895年,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加重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1898年,康有为等发动了戊戌维新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仅100多天就失败;1900年,英、法、俄、德、意、日、美、奥八国联合组成侵略军,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从此,中国完全沦  相似文献   

18.
一、福建新民主革命的历史背景中国经历了三千年封建社会。自一八四○年六月,英国侵略者入侵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后,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从此,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压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们中国的经济文化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这决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领导创造成的,最根本的是历史原因,即资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掠夺所致,在中国近代100多年的历史中,由于当时中国政府腐败、经济技术落后,在抵制外国侵略的历次战争中,几乎屡战屡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致使帝国主义各国向中国勒索了十分惊人的巨额赔款,弄得中国国不成国,处于巨大的灾难之中。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帝国主义通过《南京条约》勒索赔偿军费、鸦片费、商款等.共折银约1500万  相似文献   

20.
首先,我们必须对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阴谋和活动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作好长期斗争的准备。对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培植、支持、收买所谓“持不同政见者”和反对派组织,挑起民族矛盾、制造民族分裂、策划和支持反革命动乱的活动,以及打着维护“人权”的招牌干涉社会主义国家内政的活动,要给以及时的揭露和坚决的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